每次看到有关父亲或父爱的文章,我就止不住泪流满面,不自觉想起我的父亲,尽管他已经去世17年了,但那满满的父爱犹如昨日。
我的父亲出生于河北武安一个清贫的农家,上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由于父母无力抚养,便把他送给同村没有子嗣的人家,养父母善良、勤劳,对他视如己出,疼爱有加。由于受到家庭和父辈的影响,父亲性格温和,对养父母和亲生父母都及其孝顺,兄弟和邻里关系和睦。
上世纪70年代末,母亲常年有病(现在来看应该是抑郁症),在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大小医院查不出病因,当时我们姊妹三个还小,父亲只得依靠种几亩薄田照顾母亲和年幼的我们,几年下来,家里债台高筑。
80年代初,母亲的病稍有好转。父亲赶上改革开放,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去山西太原务工,他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是他头脑相当灵活,什么活一看就会。很快,他瞅准机会,自己单干,当上了包工头,他带领我们村一大批青壮年人士走出了农村,摆脱了贫穷。我们家也逐渐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我们家成为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他用扁担挑回我们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以后,我发现,父亲还是个很时尚的人。在我的印象深处,父亲穿一条深绿色灯芯绒裤子,上身穿当时比较昂贵的棕色皮夹克,1.75米的个头,身材微胖,怎么看,也应该是有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后来,在有BP 机的年代里,父亲也从数字机更新为汉显,他似乎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只要父亲回家,母亲总是做一些好吃的,父亲往往把他的几个邻居大哥叫来,让他们也改善一下生活,他们在我家平生里第一次吃到鱼肉、大虾、火腿肠等等,后来,逢年过节,他的几个邻居大哥成了我们家的常客。父亲还竭尽所能,接济一下经济条件不好的亲戚和朋友,过年之前,父亲总会去送一些钱物过去,直到现在,我的邻居大娘时常念叨,我的父亲比她亲儿子还亲。村里搞傩戏演出,在当时物资及其匮乏的情况下,父亲积极捐款捐物,每逢村里傩戏演出,我还能看到父亲曾经捐出的演出道具,一次次唤起我对父亲的思念。父亲的善举深深影响着我们,我和哥哥、姐姐经常会去父亲生前接济过的亲戚、邻居家看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记得上小学时,只要父亲一回家,他便在家门口等我放学,然后抱起我转圈圈,他一放下我,我便以飞快的速度去父亲的提包里搜寻美味,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我狼吞虎咽地享受着美味,父亲在旁边一边微笑地看着我,一边说:“别急,别噎着……”。我和哥哥还经常喜欢坐在父亲的大腿上,让父亲抱着,父亲享受着子女带给他的天伦之乐,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父亲浓浓的爱意。邻居的同学看到后对我说,他特别羡慕父亲抱我转圈圈的样子。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幸福,父母的宠爱,还有哥哥姐姐的呵护。
后来,我考上了重点初中,不得不离家住校。当时,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是,在学校一定要吃最好的,不要不舍得花钱,注意身体,不要生病。可是,我仍然省吃俭用,现在想想,学校食堂的伙食太差了,但我还是不舍得吃饱,因为我深知父亲在外漂泊挣钱的不易。每到周末,我总是饿着肚子飞奔回家,尽管有十五里地的路程,饿的我头昏眼花,但我想尽早回到家,尽早见到我的父母。那段初中住校时光,深深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只有在艰苦的条件生活磨砺过,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怕辛苦,有克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当时,考上中专就可以农转非,吃上商品粮,将来还可以分配就业,为此,我和同学们挑灯夜读,争取这人生第一个走出农村的机会,最后,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远在百里之外的中专学校。
15岁那年,也就是1990年,父亲放下自己手头所有的工作(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为了送我上学,他耽误了一个预计可赚30万元的工程竞标),要亲自送我上学,那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入那么大的城市,自己的穿着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也许是离家太远,也许是出于农村孩子的自卑,刚到学校的一段时间,我每天特别忧郁、悲伤,父亲似乎不放心我的处境,隔三差五给我寄信来,我的回信也是满满的思念,太想家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父亲来看我了,当在校园里看到他,我止不住泪如泉涌,父亲以为我受到同学的欺负,赶紧安慰问我缘由,我哽咽着说:“想家!想您!想我妈!”。父亲揽住我的肩膀说:“别委屈,咱回家,不上学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不上学回家去是不可能的,因为好多同学想考都没考上,我应尽早调整心态,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父亲那次给我送来一个皮箱,皮箱里有新买的被罩、洗发露(多数人还在用洗发膏)、还有一个漂亮的镜子,宿舍的同学都感叹父亲的细心。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力士牌洗发露,我一直不舍得用,隔两天拧开盖子,闻闻香味,想想父亲,为了不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我要好好学习,适应新学校、新环境。
此后,我按部就班毕业、工作、结婚,父亲所干的工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有技术含量,从以前的土建,到以后的装修、安装等工程。
1995年,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春节期间正好赶上月底结账,因为会计行业不管什么节假日,必须按期出具报表。自己当时业务不太熟练,担心报表不能按期报送,于是,不得已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因为工作的原因,过年回不了家了。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除夕的那一天,父亲带着一辆大巴车,开到了我的工作单位,接我回家过年。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对说的话,“不要把工作想象的太难,会计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科目的归集等等”。他的言辞让我很诧异,父亲仅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吗?他怎么看问题会那么透彻,他似乎什么都懂,如果小时候有机会让他继续上学,那会是怎样呢?后来,跟哥哥在一起说起父亲,他说有一次父亲给他讲高中的物理知识,哥哥也惊叹父亲的聪慧和见识。此后,无论何时,我都会说,这辈子我最佩服的是我的父亲!
1997年4月份,我接到姐夫一个电话,说父亲病了,母亲、姐姐、姐夫、哥哥已经去太原照顾父亲。我很纳闷,父亲一向身体挺好,只是有遗传性高血压,平常感冒都挺少的,给我的感觉是高大、结实,怎么会生病呢,而且还需要照顾?难道病的严重,我不敢想,也不允许自己往下想。又过了两天,姐姐打来电话,要我赶紧奔赴太原。我慌了,我心里感觉一阵阵的刺痛,父亲一定病的厉害。是的,是高血压引发的脑溢血,已经做手术三天了,还没有醒过来。我赶到医院后,在我和姐姐的呼唤声中,父亲似乎醒过来了,他闭着的眼睛不住地流泪,似乎有很多的话想说,但说不出来,我也哭了,我声嘶力竭地喊着,“您一定要醒过来,一定要醒过来……”。半个月后,父亲因肾功能衰竭,医院无力回天,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建议我们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伴随我们的是电闪雷鸣,天空下着瓢泼大雨,老天似乎也在哭泣。那天夜里,车里特别寂静,大家都在听他如抽噎般的呼吸声,声音越来越弱,越来越弱……,就这样他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知道,父亲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完成,他计划在县城批几亩地,给孩子们建房,批地的审批手续办的差不多了;他还计划着给我哥调动工作、计划着回村里办个实业项目……。但是,天不遂人愿,他就这样带着遗憾匆匆地走了,让我们始料未及。
父亲出殡的那天,村民自发的都要来送父亲最后一程,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有位本家大娘哭着说:“好人怎么会不长命呢,如果要死,让我替他……”她一遍遍念叨,那种场面谁都会为之动容。
对于一贯生活在父亲庇护下的我们来说,父亲的离世,无疑真的是天塌了,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以后的生活,我无法适应没有父亲的日子,父亲对我来说是靠山、是臂膀、是我的避风港湾。曾经一度,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面对以后的生活,没有父亲,我怎么办?
为了不让父亲失望,我必须面对现实,重新振作,尽快丰腴我的翅膀,做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照顾好我的母亲,让九泉之下的父亲放心!
直到现在,如果有一款新的手机上市,我都会想起我的父亲,如果父亲还活着该多好啊,我们可以买先进手机、电脑,既方便又实用;还可以买部家庭用车,父亲往返太原或者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还有享不尽的美食……。
如果能给我机会,让我回馈,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