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和初夏是淮河流域最好的季节,也是最浮躁的季节。以前冬天被冷空气围在室内的时候,总想着等春暖花开了要怎么样怎么样像Google街景车一样量过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真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了,出门一趟回来洗头洗澡又感觉十分不值。于是躲在宿舍里成了最经典最不用动脑子的选择。躲在宿舍里的状态是手机离手不能超过三分钟,可三分钟后划亮手机又不知道该玩点什么。真的是“无所事事的主儿你因哪般”。
充实和价值这些话题我们也谈,还谈的有意义、规划、爱情、理性主义和审美,如此等等,话题极其苏维埃。我觉得人一定要交几个学中文或者社会科学的朋友,他们热情而又浪漫单纯,不会扮演犬儒主义者去讥笑谈意义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愿意用书面的语言陪你聊,不觉得好笑和肉麻。倒是我,经常在未来与现实、设想与现实的立场上七上八下。有一次我们谈《中国合伙人》,对方说“人活着不能没有尊严”,这是里面的一句台词。我突然有点生气,我说以后走上社会了,活好就很不容易了,哪来那么多尊严。我又追了一句,你们学中文的是不是永远那么喜欢谈尊严价值。很久她才回过来说,我最大的自信就是关于自己无知的自信。我猜她这只是想做小小的退让,而不是对我的讽刺,因为她从来不会讽刺别人,她很认真也很优秀。我那几天确实有点乱,觉得谈什么都是空谈。
确实有时候心情会有点难说。心情不好这件事情现在是很不敢跟别人讲的。我相信很多人听了会想学文艺呢吧装腔作势,矫情,或者会用上一段我的那种姿态格调居高临下安慰几句,“天气多好啊,郁闷不值得啦!”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乱得什么似的。人就是这样,两个人遇到同一种境况,很少会我们两个人坐下来谈一谈分析分析,都是想在这种境况中表现得比对方强大,因此要么很盲目地鄙视对方,要么一棍子否定这种境况。至于在长辈面前,我妈经常给我讲做人一定要心理素质强大。她小时候是经历过饥饿乃至生离死别的。我们既没有落入底线的承受体验,也没有踩住高度忽视细节的资本,连岁月的积累都还不够,人不能空说心理素质强大。但没办法每次我还是会满足她的心理,告诉她我会好好努力的。
大学里,有书本有篮球,有音乐有电影,有道路旁的林荫和最低的生活成本,有啤酒、哥们和优雅的女孩子,有高端的话题和疯狂的戏谑,有冲动也有冷静,因为这里有密度最松的时间和空间。这里基本有了构造充实、快乐、成功人生开端的一切因素,除掉坚持、信念、勇气、清醒。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培养的,大学无法直接给我们。我们需要用它们来抑制我们的所有空虚和恐慌,去获得体验、资本,做到心理强大。
马上要进入夏天了,这可能会是在大学最低落的一个夏天,因为是渐渐失去希望的第二个夏天。第一个夏天,一切都是新的,gap一个term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好的。第二个夏天,gap的term变成了terms,信心勇气希望一点点跑掉,放出的狠话多,执行的少,一切还会好吗?还有源源而来的第三、第四、第五个夏天,我会坚持下去。我爱大学。我渴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