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拉完肚子之后一定会便秘一样,长途旅行回来之后就极不情愿出门也无心去整理途中的东西,除了必要的朋友聚会之外待在屋子里一个月不想出门。每天睡到自然醒,大多时候也只是捧着本书在阳台边吃东西边晒太阳,等着看夕阳映红每一面墙每一块砖每一片叶子每一张脸每一双眼,下雨天也只是坐在窗前听听歌看雨水打在窗台的灰尘上,溅得到处泥星点点,剩下无非是看剧看电影这种打发时间的行为,这些在多数人甚至两个月前自己眼里也真算是意境幽远的生活状态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长途旅行后遗症,不过引人深思的效果拔群。
读过老舍先生那篇《小病》的应该都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畅快感才是,它给我们苦逼的学生生涯做了多少次指路明灯,真是一篇终生受用的生活指南,长大后才明白他用极具幽默的文字道出的其实是个人自由的追求。
我们的生活里,精神世界的小病不再是两种小药——阿司匹灵与清瘟解毒丸能解决的能力圈内了,人人迷茫人人梦游,散漫与混沌,更多的人要远行要放逐来找寻自己,聆听自己,有一部分人做到了,另一部分人在远行中更多的只是孤独感倍增,远不及碌碌无为的生活带来的饱实感,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是“xxx到此一游”。很多人是非常谴责到此一游的,而很多东西却是潜移默化的,旅行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它应该像生活一样慢慢影响改变你的心性,行遍世间大山大水,也能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且至明过了度,忽然烧断,如百烛电灯泡然。"就像老舍先生说的,虽然我也愤恨过诅咒过那些碌碌无所为的日子磨灭我们两眼的光芒,但没人能避免生活的碌碌无为。而远行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梦想是一种生活,它没有目的,所以不要问我归来时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心,甚至于有没有放下放不下的,可能旅行回来并不是容光焕发形神俱佳,甚至于是怅然所失的。
我想能证明这趟云南之行最触手可及的大概就是这双黑白分明的脚丫子了, 至少目前如此,就好像从来不曾出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