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年集

    类别:随笔 作者:蓬莱过客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2/1/27 14:59:09 网友阅读:552次 网友推荐:3次  字号:   

    题记:自从老家堂屋里装了摄像头,早上习惯性的会上去看看老爹在忙活啥?通常这个时间一上线就会看到老爹坐在炉子旁边喝茶。今天从八点一刻就上线直到快九点了也没看见他的影子,心里难免有点担心,于是就到公司走廊里给爸打了一个电话。很快接通了,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声音。老爹说,他在赶集,刚买完门神虎爷,正准备去买点糖瓜。心里面一下释怀。随着那嘈杂声音里越来越清晰地叫卖声,“糖瓜,糖瓜……”仿佛间自己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夏蔚集。

    夏蔚集,自然成市,每隔五天,农历的“二”和“七”是逢集的日子。自从我记事起,最兴奋地事就是跟着老爹去赶集。每逢赶集自己早早地就把那个属于自己的小座位绑在老爸那辆金鹿牌二八自行车的大梁上。平时赶集,自己充当的多是看自行车的角色。但年集就不同了,自行车一般寄存在专门看自行车的地方。自己可以随着大人一起去买鞭,买“洋花”,也叫“呲呲金”。小时候的玩伴中,过年串门时谁的手里“洋花”多,鞭炮多,也是炫耀的一种资本。

    在我的记忆里,年集的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当然这个“火药味”在年集这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是一个褒义词,它充满着人间烟火味,仿佛就像清晨山坳里弥漫的那股柴火炊烟味一样,一样亲切。

    每年的腊月二十二,是赶集置办年货的时候。腊月二十三是沂蒙山区传统的小年。在这一天是要祭祀灶王爷的,所以这个年集置办的年货中,灶王爷的木刻版年画是必备的,上面有来年二十四节气的天干地支,也有掌管一年四季风雨的几龙治水。爷爷不识字,但从年画上看出的讯息深信不疑。常常在望锅屋烟熏的黑墙上贴这灶王爷画像时,常常自言自语,要么是“今年九龙治水,又要抗旱了”,要么是“今年是一龙治水,好兆头,又会是个丰收年”。在灶王爷画像的两边是两幅配套的对称“花盆”,通常是锦鲤聚宝盆。等年三十贴对联时,一般会再加一副对联“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又是一年”,横批“一家之主”。

    但对于年幼的我,诱惑最大的却是,小年前赶集买的糖瓜。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糖,把它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粘,别有风味。小年夜围着火炉,祭祀后端回来的糖瓜在嘴里嚼的“咯嘣响“。通常不舍得全部吃完,留几块藏起来等后面慢慢享用。大多时候随着年节愈来愈近,好吃的也越来越多,渐渐就把藏起来的糖瓜给忘了,等到再发现时,它却跟包纸黏在一块了。

    “二十三糖瓜儿粘,吃糖瓜,贴窗花”。糖瓜祭灶,它不仅预示着甜蜜春节的开始,同时也体现了朴实的沂蒙山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年集的另一个印记就是,巷口挂的各种五颜六色的“萝卜钱”。萝卜钱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呈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老家的人在除夕将萝卜钱贴挂在门楣上,在门灯的映射下,微风过处,年味十足。在老家过年,每到年三十贴萝卜钱的事就是我的。我们家最长贴的的是五颜色的萝卜钱,一个门上一般贴两行。正好上面从左到右五种颜色,下面五种颜色以此错开。姐总是说,“正好一个五口之家,上下合起来,十全十美。”每次贴萝卜钱,我站在凳子上,姐在门前远一点的地方给我看着间隔是不是均匀。

    年集,夏蔚河边牲畜买卖时经纪盖在棉袄下的手语我至今还是好奇,从南峪山上挑下来新劈的松木柴还散发着松油的清香味。打锄杠鎬的铁匠们那熟悉的调子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样的清晰。

    老家的集市,从何而始,无人知晓。随着岁月的变迁,超市虽然愈来愈多。但集市,尤其是这临近春节的年集,却一直熙熙攘攘,赶集人络绎不绝。这种习惯已经融入到沂蒙山人的血脉中。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