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微信”时代,理性对待

    类别:散文 作者:新用户(ID:229539)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0/9/3 9:41:15 网友阅读:573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投稿作品

    “微信”时代,理性对待

    如今已是全面信息化社会,也是互联网十分发达,使用频繁的时代,无论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是东海之滨、西部边陲,任何有人的地方,均可见互联网和几乎随处可见的“微信”时代,生活如此的环境中,在享受便利、快捷和全天候使用等情况下,其特殊魅力令人欣赏,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发达的通讯工具和网络空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快捷、实用,也使使用者在享受现代通信的同时,有所感受微信时代,领略了非同寻常的风采。“走进‘微信’ 时代,确实令人感怀,内容丰富多彩,信息无时不在,若要享受便利,定要理性对待,善于擦亮双眼,仔细辨别利害,切勿深陷其中,否则就会拆台。”一首不够全面且深入的短诗,表达了作者对微信时代的关怀、感受和真实想法,希望与网友共勉。

    作为早已年过半百的职场人士,在如今“微信”日渐发达的环境之路,如何正确对待,全面认识,善于把握特点,做微信的主人,而不是被微信所控制,既了解特点,也分析利弊,用认知、感受分享相关内容,务求做到信息真实、准确,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而是始终保持而正确的认识,善于客观、冷静分析、对待微信时代的各类信息,分析其利弊,理发加入,而不是感性使用。特别是不因一时的喜爱而兴高采烈乃至玩物丧志,而是在全面感受微信的同时,始终不忘学习和提高自我,合理掌握微信信息的可信度、文明度和准确度、传播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因微信的信息量多而无所适从,或不辨真伪予以转发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作为微信时代的达人,面对大量的、铺天盖地的微信内容和信息,一分为二看问题,客观对待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如何在“新”字下功夫,在“需”上下功夫,在“理(性)”字上有体现,有所掌握,有所把控,有所利用,确实值得当代有识之士的思考,更值得引起他们的关注。过去,我虽然也使用经常使用互联网,经常深入其中,不仅有所掌握,而且充分应用,切身感受其风采,但仅限于一般的工作关系和学习等方面,并没有涉及其他内容,尤其是关键领域和特殊技术(方法)领域并不了解,也并未涉足,这样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确实挺好的,感觉也是美美的,但这样的感觉随着微信乃至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而有所转变,一些方面发生了实质变化,一切领域也给我带来了不一般的感触,当然感受也是多多的,深刻的。事情是这样的,毅几年的一个金秋时节,本人的几篇稿件因时间紧,内容多,需立即发送。但不知何故,原先习惯使用且一直比较正常的电子邮箱却持续无法打开,反复试验,均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令人关键,当然稿件也发不出去了。关键时刻,旁边一年轻同事善意提醒,何不使用“QQ”邮箱,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其建议之下,我通过认真思考,在了解并掌握其相关特点的情况下,决定予以尝试,次日我即有所行动,上网注册并随之开通了真正属于个人的“QQ”邮箱。不久,当我打开尚为陌生,但感觉较好,且面貌一新的“QQ”邮箱时,心情随之好转,感觉似乎有些特别,操作似乎也方便了一些,稿件也顺利发出。由此我产生了联想,也有所感慨,现代科技确实不同一般。从此以后,不论何时何地,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您了解电子化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深入其中,善于摸索,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就能轻松掌握关键点,熟悉其性能,从而为自己提供便利,使工作和学习的信心更足。通过此次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对于网络世界的“新”能量,我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更有所应用,印象更加深刻了,当然传统的思维也随之有所触动,这不仅是认识问题,而且也反应个人的适应能力和观念问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新变化,充分感受新形势、新特点,有所掌握和利用,才能迅速进入“新”领域,享受“新”体验,开拓“新”思维。但也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须有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俗话说得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此话颇有道理。

    近年来,同事在感受“e”时代的道路上有所动作,有所体验,他们为这样的“新”时代彰显豪情,击节叫好,乐意融入其中,享受“e时代”的高效、便捷和安全。比如,原先他们经常会有相关事务需要联系,传统的方法是电话通知或人工传递,此举费时费力,而且速度一般,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而在“e时代”就有所不同了。“e时代”给他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助力他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感受其风采,畅享“e时代”,与时代结合,跟时代同行,使自己成为“e时代”的一分子。尤其是通过建立“内部微信”群,有效激活了“e时代”,有了“群”,他们感觉有所不同,感受增多,许多文字、消息或工作内容通过“群”及时发布、传递,而且速度之快,范围之方,出乎意料,但仔细考虑也在情理之中,为此他们乐此不疲。由此我也联想到了一件事,那是2017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的手机上突然响了,而且是一陌生号码,稍作考虑,出于礼貌我还是接听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位高中同学打来的,他说是通过其他同学才获知我的手机号码,同时询问我是否有微信,好将我拉到“群”里,我如实相告,目前我没有使用微信,后来他不提了。其实对于我等年龄偏大,与时代节奏不完全一致的人士而言,有些事情由于诸多原因,不参与可能更好一点,即使使用或参与其中,也需要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只要有所把握,感觉良好,能够把控,不过度融入其中,合理利用,一分为二看待。况且,缺乏或脱离“微信”并非一事无成,我即使已使用微信了,但感觉没有什么特别,对个人的影响不大,只是工作上方便了一些。对此我始终保持并不刻意追求,但有机会也不轻言放弃的态度,有则合理利用,无则不会焦虑,不为此而纠结,俗话说:耳不听心不烦,许多宝贵的时间在无形中节省了下来,做一些自己更乐意,更熟悉,更喜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面对“e时代”的诱惑,主动分辨是非,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放弃,选择可用的、正确的、正能量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欣赏特点,保持独立或清醒的一面,是值得有识之士思索的。

    定稿日期:2020年08月02日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