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童年拾遗

    类别:随笔 作者:上善若水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6/11/18 11:41:13 网友阅读:1026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童年拾遗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双台乡吉阳小学 许厚前

    “岁月催人老”。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天命”之年,翻开风尘的记忆,母亲的音容笑貌,言传身教,依然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儿童少年成长求学时期,几乎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风暴中度过的。在我的印象中,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红宝书等等,都是那个年月最最具代表性的名词。读小学中学都在“闹革命”,多数老师被打成“右派”“臭老九”。学校是“革命”的中心,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忙要师生支农搞生产,农闲时要参加政治运动,上课读书时间不多,上学也没什么压力。现在想起来,我们真是属于“失误的一代”人。当然,与我的父母比起来,我总算是上了学、读了书,而且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是那时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我父亲为人忠厚木讷,语言不多,母亲是个话唠,我从小接受家庭教育主要来源于母亲,不管你爱不爱听,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如何做人的“经典”之言。如果不听,便施以体罚,她信奉“棍棒出孝子”“娇养忤逆儿”。岁岁年年,年年岁岁,直到她突发心脏病离开我们。

    “爱子重先生”。我刚上学那会儿“野得很”,常领着小伙伴下河摸鱼,上树捉鸟,打仗“捉特务”。放学后我的主要任务是领妹妹、打猪草、喂猪,有时候也学着做饭,因为淘气贪玩,几乎天天责罚挨打。读小学时,来了一位新老师姓赵,挺喜欢我,对我也非常严厉。我家离学校近,父母晚上收工,时常赵老师到我家串门,把我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全告诉母亲,母亲总是热情地招待赵老师,而我则少不了训斥甚至挨打。一段时间,我非常地讨厌害怕赵老师,甚至想纠集同学给赵老师写大字报,开批斗会。母亲从小伙伴那儿知道我“大逆不道”的想法后,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凡是开批斗会、写大字报这些活动都不让我去。为了免受体罚,我在学校再也不敢惹是生非了。慢慢的,我的野性改了,在家也听话了,做事也勤快专心了,母亲夸奖我的次数也多起来。“男服学堂女服嫁”“爱子重先生”,这些俗谚俚语总在我的耳边萦绕。直到我长大成人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我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一直是敬重有加,顶礼膜拜。

    “救济一时难”。1970年秋,驻扎在白河县一个林场的地质队,一天,他们约有20多人在吉阳关采购粮食,不知何故与当地村民发生械斗,伤了约四五人,用担架抬着,途径我家歇息,为首的一位青年叔叔乞求我父亲给他们做顿饭吃,我父亲说:“队里分点粮食是嫩苞米磨的浆巴(玉米浆),那是我们一家人半个月口粮,给你们吃了我们全家咋办?”母亲见几个人伤的不轻,其他人也个个饿的有气无力,就二话没说,连忙烧火做饭。一大锅“浆巴”稀饭也没有菜,不一会吃个精光,有的拿碗,有的拿瓢,真像一群“饿狼”。饭后他们说不尽的感谢话,承诺日后一定将粮食还上。当时,母亲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素不相识的过路客,在那拿钱都买不到食物的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当真吗?当天晚上我家就断炊了,向舅舅借粮,还挨了一顿臭骂。

    两个月后,地质队那位姓秦的叔叔给我家送来一袋大米,父母感到十分意外,我也满心欢喜,那年月能吃上大米可不经常,不要菜也能吃上三大碗,赛似过年。更让我高兴的是我被那位姓秦的叔叔接去,在他们驻地玩了一个星期,顿顿吃细粮(米和面),还看了两场电影,送我回家时还给我买了不少水果糖。“好人有好报”耳边又响起母亲的话。

    “孝老要当时,莫等后来日”。我的爷爷奶奶在父亲没成年时因饥荒而饿死了。我的外公外婆离我家不远,我小时候家里穷,姊妹多,少不了受到外公外婆的关照疼爱。只要外公外婆到我家,做点米饭面饭,我们从来不在饭桌边,父母总最后吃。母亲常说“孝老要当时,莫等后来日”,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们要多孝敬他们,爷爷奶奶走的早,现在想孝敬他们也没机会了。小时候,家里来客我和弟弟妹妹也从未在桌上吃饭,都是客人吃毕后我们再吃。我有孩子后,有客也不让孩子在餐桌边吃饭闹腾。

    “穷不读书穷到底,富不读书富不长”。母亲总是拿她的经历教育我,“人穷不能志短”“争气胜过拜佛堂”。尽管我读书求学的年代不能解决温饱,但我在母亲的教育鞭策下,坚持读完了高中。上高中往返徒步一百多里,也不觉得十分辛苦。今天,我能从事教育工作,与母亲的教育、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父母是七口之家的劳动力,每天只吃两顿饭,尽量让我们吃饱健康成长,实属不易。时至今日,我爱读书、勤学习,少不了母亲“唠叨”教育的功劳。

    母亲的许多俚语俗言让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如“爱在心,勤在耕”“严是爱、溺是害”“万贯家财如粪土,孝道仁义胜千金”。这些质朴的语言,口耳相传,永远植根于我的心中,即使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也不会迷失,也不会丢掉做人的根本。

    邮编:442218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双台乡吉阳小学

    邮箱:1025375846@qq.com

    联系电话:13733536181

    联系人:许厚前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