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5岁,乌黑的头发,健壮的四肢,但嘴角却划出悲戚的苦笑,尿毒症晚期。老人在家中照顾他,老婆出去赚钱,孩子升初中,他没有成为顶梁柱,却成了拖油瓶。
他7岁,上学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兴奋的目光里闪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天真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是肠癌晚期。一家人倾注一切,但最好的药也没能治愈这个幼小的生命。
生命的珍贵在于它不可逆转。一旦得病,只能被动治疗。每个病人得知自己得了重病时,第一个闪过的念想是如果我能重活,有预防意识就好了,我就不会患病。时光是一去不返的逝川,纵使是法力无穷的魔术师也无法穿梭时光。生活就像一场现场直播,所有的错误和成功都是一次性出现,没有机会重排。
我们沉溺在生命的享受中,忘记思考如何珍惜这段生命。生活多姿多彩,机遇不断吸引我们蠢蠢欲动的心,缺乏节制让贪心的我们心跳加速;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劳动起来越来越有动力,疲惫的心因过度匆忙而不知疲惫。仿佛没有什么能使我们坚定自己生活的方向。年轻的人们兴奋呐喊:hey,敢再刺激一点!人活得很潇洒,快乐地享受着正在到来的青春,但忘记反思一点: 生活还有方向,追求有所执着。今天我想成为科学家,明天我要成为律师,后天的目标又变了,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生命的短暂决定你只能专心致志地做事。
闭上眼睛,这一秒就会流失;叹一口气,这一秒也会流失。怎么办,生命不会因为我们劳累了心烦了就为我们暂停,为我们停止这一秒的方法只有恐怖的死亡。如果我们为不小心流失的分秒感到悔恨哀愁,心灵难道不感到负荷过重吗?也许珍惜生命不是分秒必争,也许珍惜生命是生有所息。
生有所息,何时生,何时息?我站在阳台上向下探望,胡同里坐着乘凉的老人和做游戏的小孩,老人们品着茶水嗑着瓜子,小孩子玩累了就翻看连环画。工作忙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赋闲在家的老人。如果我们设想这样一幅画面:20多岁的年轻人围在一起嗑瓜子喝茶,30多岁的壮年人在一旁打牌,多么不和谐!在最能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难道打算年老时东山再起?生命的每一段都有特殊的意义,你有10年的童年,有10年的懵懂清纯,有10年的壮志宏图......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年轻有为,年老安逸,才不枉此生。年轻的我们纵使有大把青春也不要随意挥霍,不要随波逐流。因为现在的自己像这一秒一样会苍老,成长变老都迅速不可逆。
我的姥姥坐在炕头念叨:“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我们年轻的时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身的力气没处使,想赚钱养家没机会,工厂少也不招人,招工要通过大队集体生产组同意还要找关系,现在年轻人想辞职就辞职,挑了这个工作挑那个,我们眼馋白白着急。”时代虽然进步了,但年轻人的品质还有退步的,好逸恶劳,想不劳而获,攀比成风,待业啃老,令人唏嘘不已。
悲观的情绪时常主宰我们的心情,我多么难过,多么寂寞,没有什么能让我快乐。其实是我们主观放大了自己的痛苦,事实没有那么悲观。“我找了很多工作,但没有一个适合我,失业在家我也很痛苦”,是你的技能与工作不符,还是薪资与你的能力不符,是你恃才傲物还是另有他因?女人爱哭,比男人更倾向于夸大事实。比如说,男生与女生做了一个约定,但男生因为工作实在是没空脱身,女生可能会提出分手并说,因为你不爱我,我没有工作重要。男生是爱女生的,但女生却喜欢把男生的行为赋予爱的强烈程度,因而制造了自己的悲观情绪。
斗志昂扬的人也会有悲观情绪。热爱生命的人常为自己立志,“我要让劳动高效,让生命有价值,让生活奋斗不息”。豪言壮语鼓舞人心,莫嘲笑他年少轻狂,他是珍视人生的,虽然有时也没有看透真实的人生。面对一道题,第一次尝试花了1小时碌碌无为,第二次尝试花了30分钟ok。作为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当他回忆时,多么希望生命能清空那一小时的无效尝试,再重给他崭新的一小时,他可以创造更有价值的成果。我相信,睿智的人早已知道这个希望有令人绝望的答案所以一笑而过。这就是多余的希望,就是你后悔时一闪而过的天真想法,对改变现实无济于事,类似于“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那么做了,我真后悔”。让悲叹的时间短暂一点,让思考的时间多一点,你才能从中受益。后悔可以让人痛苦,思考才会让人觉醒。
生活的第一次排演就是生活本身,生有所求,生有所息,生有所思,为生命创造价值,让生命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