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冷漠回忆苦难,体味点点温情

    类别:随笔 作者:陈晓婉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9/6 10:07:45 网友阅读:1031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冷漠回忆苦难,体味点点温情

    ——读《活着》有感

    余华的小说《活着》,开头便是以福贵的口吻倒叙展开,讲述一个充满苦难与死亡气息的他自己的故事。余华在书中提到他对福贵的看法“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相反,众多的乡间老人“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福贵是平凡的,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他又是特别的。

    有资格回忆苦难的人

    我惊异于这样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却仍旧清晰地记得一生的点点滴滴。并且肯无条件也无傲慢之态,坦然地讲给一个路人听。我听出了他的辛酸却听不出他的埋怨。

    有人说,《活着》本身却是一部死亡史。福贵,这个既无福也无贵的人,仿佛就是传说中的“不祥之人”,亲人一个个死去,直到只剩下他一人。

    命运向福贵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给了他殷实的家底,亲爱的家人,却一件一件地收回去,让他措手不及,当他对未来充满美好朴实的希望时,当他以为从此脱离苦海时,另一桩苦难又来袭。简直是灭顶式的悲剧式的苦难!

    汽车大亨约翰•艾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只有当你战胜苦难,并远离苦难的时候,别人听到你的讲述,才不会觉得你是在念苦经。”

    福贵就是那个已经摆脱了众多苦难的人,有资格有权利诉说自己苦难的人!当我们听他讲述自己的苦难史时,我们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敬畏与感动之情。那些曾经生活中的苦难,仿佛是福贵生命之河中的一艘艘船,船过无痕,苦难过后还是要好好地活。但是,苦难不会那么仁慈,它会给你留下后遗症,它会夺走你所拥有的,毁了你所钟爱的,你的心会受到重创。怎么办呢?不要摒弃它们,不要用“往事不堪回首”来作为遗忘的借口。找一个心灵的角落来安放,即使尘封,也不要刻意去勤擦拭。但要记着那个角落!记住你曾经的迷惘与挣扎,记住你曾战胜过它们,你是有资格去回忆它们的。你已无所畏惧!

    那个坐在草地上回忆苦难的老年人,让我想到两句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只为活着

    一个人,一头牛,耕耘在生命的黄昏。福贵这样说过:“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他经历了多少痛苦,才到达只有一头牛为伴的生命的黄昏!

    福贵给他的牛取名“福贵”,福贵不是他自己吗?他是一头牛,他在反刍。坐在人生的黄昏,寂寞无聊赖地反复咀嚼。

    咀嚼曾经的苦难。也许他有考虑过为什么当初就不会想死? “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他只提到过一次想要去死。那是在输光之后,他对自己说:“我想我拿根裤袋吊死算啦!”那只是一个初识愁滋味的纨绔子弟慌乱时赌气之言。那之后,他再没提过要去死的话。“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这不是消极地要赴死,只是他已历经人生的苦难,“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命运无情,制造无穷苦难。福贵早已认命,无所谓抵抗不抵抗了!他只是默默忍受,只是想要活下去,只是不放弃生存的希望。活着,忍受着,就算被说成是苟延残喘,他只要活着。记得那个口口声声:“老子死也要活着”老全,隔天便死了。死了还怎么活?可谁又能否认他这句话的准确性?准确地描述一颗渴望活着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活着,是人的本能,是生命最卑微也是最隆重的需求!活着,造就福贵英雄的刚毅的人格。

    他是一头“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的牛,只是他还有能与死神争取主宰自己生死的权利,而不是“就要被人宰了吃掉”。他坐在草地上细细咀嚼,咀嚼着昔日点滴温情。

    体味点点温情

    是什么给了福贵活下去的勇气?该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该是强烈的责任感吧?

    对于家人,我们总想着要奉献出最好的,同时,不舍得牵累家人。福贵的老母亲是这样,“我娘心疼我,也跟着我下地干活,她一大把年纪了,脚又不方便”,她不管自己半残疾的脚,只想着帮助劳累的儿子。家珍亦是如此,当知道自己的软骨病治不好时她还说:“治不好才好,哪有钱治病!” 她死时该是得偿夙愿的“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

    懂事的女儿儿子给了他温情,福贵又怎忍得下心放弃?为了凤霞和一家人都过得好,他狠心将她送人,却又在最后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有庆为了不磨破家珍纳的鞋,赤脚提鞋跑着去上学,冬天下雪也如此。当福贵喊他:“那是鞋,不是手套,你给我穿上。” 时,谁不动容?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只要还有家人在,就想活着,即使不能使得对方的苦难也由我来承受,也要在家人忍受苦难时默默支持。更甚者能做到“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

    福贵麻木了吗?不!他还有点点温情,滴滴与亲人相互扶持的美好回忆!这些,将支撑着他继续活着!活下去!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