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新书推荐 :《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

2022/12/1 10:37:40  阅读:379 发布者:

新书推荐

NEW ARRIVALS

《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

写在前面

聚焦科研,追寻美好教育真谛。

分享智慧,点亮理想教育人生。

记录教育点滴,记载生命历程,捕捉生活瞬间……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是中小学教师真实有效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常态化研究方式。

01

图书简介

书名:《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

定价:50.00

作者:胡远明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02

作者简介

胡远明,河南商城人,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余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师》《教育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多部教育教学著作,专著《手把手教你做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广受中小学一线教师好评。

03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回答了老师们关心的“教师需要多样化研究方式”和“多种研究方式的联系与区别”两个问题,让老师们明白多样化研究方式的重要性,了解多种研究方式的联系与区别,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等几种常见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融入了大量来自于一线教师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与可读性。

04

本书亮点

(1)重点突出。每一章节的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主要回答了一线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或难题,即各种研究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老师们做科研的思路更加清晰,操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案例丰富。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需要,本书中融入了大量的典型案例,而这些案例全部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中小学教师,可信度高,非常接地气。

(3)实践性强。本书每一章节的内容既有理论性知识的阐述与解读,也有大量案例的分享与评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广大教师真正做到“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4)针对性强。本书的读者群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他们都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性研究工作,促进自身的科研素养提升和专业成长。

(5)可读性强。本书文字朴实无华,语言浅显易懂,案例典型,评析到位,还引用了大量专家学者的科研观点。正如某教师读完部分章节后这样评价:“读起来很流畅,一气呵成,感觉特别好。”

05

推荐语

走进《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这本书,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科研并不神秘,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相信我们也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研究“高手”,有思想地成长。

——宋君,中原名师

胡远明老师长期关注中小学教育科研,深入基层学校进行科研指导,本书就是他指导过程中凝练的科研成果,因为它来自于实践,一定会给热爱教育科研的老师以实践意义上的启发。

——张五敏,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读胡远明的书,如见其人。胡老师是专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把一线教师的经验提炼升华,很有见地;胡老师是一位接地气的草根研究者,每天坚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和教师,获取大量一手材料,用研究者的思维,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深受校长和老师们欢迎。相信胡老师又一力作——《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将会启发有追求的教师过上有意义的教育生活,爱上反思、叙事、案例和随笔。我们也相信,越来越多的教师会更爱研究,更愿分享,更懂教育,让教育更加有滋有味,让学校更有品质内涵。

——张天佑,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校长

时值仲春,终于等到了胡老师的新作《科研可以这样做》。这是继《手把手教你做科研》之后胡老师奉献给广大一线教师的又一力作,相信很快就会掀起又一波科研热潮。

文如其人。认识胡老师这么多年,一直被他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折服,这部新著正是他这种科研精神的又一次完美呈现。在这本书里,胡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用平实和细致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等常见的研究方式,同时在书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大量一线教师的典型案例。通过阅读本书,广大一线教师在解决自己日常教学问题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步入教育科研的神圣殿堂。这本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广大一线教师手边的工具书。

胡老师在教育科研领域执着追求,不断奋进,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一次次科研饕餮盛宴。在此,我们感谢胡老师的倾情付出,更期望这本著作能给读者带来对教育科研的全新感受。

——王松波,河南省名师

《科研可以这样做》这本书打开我们的思维之窗,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讲述教育故事,怎样记录美好的生命瞬间,怎样让平凡的教育变得不平凡……这本专著不仅是金,更是奉上了“炼金术”。本书每个章节既有方向、理论的引领,又融入了大量来自于一线教师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与可读性。本书内容是立体的,写作思路是亲民的,似乎就是站在了一线教师的身边告诉你要怎么发现素材,怎么思考与提炼。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需要多阅读这样的好书,从中汲取激情、自信和能量,奔向研教合一的诗和远方。

——郑晓艳,中原区淮河路小学校长

揭开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走出课题研究唯功利化的思维盲区,破除对研究工作的误解和迷信,深耕自身教育教学的实践沃土,捕捉每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契机,或思考、或品评、或研讨、或实验、或行动……用点点滴滴的积累、孜孜不倦的钻研和精益求精的追寻,走在真正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之路上,去塑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砥砺教育智慧,滋养教育情怀,成就教育梦想……《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就是这样一本著作,它可以帮你走上真正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之路。

——郭淑琴,二七区教研室教研员

如果说《手把手教你做科研》是教师做科研的导航图,《科研可以这样做》这本书就是教师科研实践的工具书。认真拜读了胡老师的最新力作——《科研可以这样做》,收获颇多。这是一本说科研的书,也是一本说教育实践的书,更是一本说教师成长故事的书。

——陈娟,二七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科研?中小学教师常用的研究方式都有哪些?《科研可以这样做——写给中小学教师》用生动详实的案例进行了解答。本书收集了中小学教师做科研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呈现了一线教师常用的五种研究方式——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本书就像一艘小船,可以作为驶向目标的工具常伴在我们身边。研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教师了解并掌握植根一线的科研方式,喜爱教科研,痴迷教科研。

——赵锦,新密市政通路小学副校长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对于做科研的教师而言,《科研可以这样做》就像身边的良师益友一样,以真实鲜活的案例与研究者共鸣,在共鸣的袅袅余音中,使研究者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开展方式。与许许多多做科研的教师一样,我曾深深受益于作者胡远明老师的科研讲座,更是《手把手教你做科研》的忠实读者。当我把《科研可以这样做》与《手把手教你做科研》放在一起阅读时,不由得拍手称妙――如果把《手把手教你做科研》称作研究型教师的孵化指导手册,那么《科研可以这样做》就是研究型教师的养成指导手册。正如胡远明老师强调的那样:“中小学教师的课题一定是基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本新书正是应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学会做研究而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生动案例读起来不仅趣味盎然,而且代入感极强,降压解乏之余,恰又润物无声地使人对如何做科研心领神会,在心领神会的同时竟又不由自主地对课题研究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能有如此功效,这究竟是科研的魅力,还是此书的魔力呢?

愿以《科研可以这样做》为媒,与科研路上同行的您一起探讨。

——李斌,郑州市第45中学教师

从《手把手教你做科研》一路追随,终于再次拜读胡老师的新作《科研可以这样做》,俨然已成为了胡老师的粉丝。科研只有做课题研究一条途经吗?中小学教师还有哪些科研方式?看了这本新书,相信一定会让您茅塞顿开!走上科研幸福之路,就从此时此刻开始吧!

——周丹,高新区外国语小学教师

继《手把手教你教你做科研》后,胡远明老师的又一力作《科研可以这样做》终于问世了。如果说第一本书是带领你走进科研殿堂大门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带你步入科研殿堂里自由地遨游。

我们要想做好课题,只知道套路还不行,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精雕细琢,需要静下心来进行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研究过程,丰盈研究成果,提升教育效果。那么,这本书就是教会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在研究、实践和反思中成长。

 《科研可以这样做》这本书可以说凝聚了胡远明老师相当多的心血和汗水,从大到谋局构篇合不合理,封面设计是否美观,小到一个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内容是否生动形象等,他都反复琢磨,多次推敲,甚至还不断征求了大家的意见。

书如其人。当你仔细品读这本书,你就会充分感受到胡远明老师的为人。他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者精神,他那种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刘永江(郑州市第47高级中学教师)

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我们一线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俯下身来实践;面对未来的教育挑战,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潜下心来学习,扎下根来研究。那么,如何能快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呢?我们可以在胡远明老师的《科研可以这样做》一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相信大家读过胡老师的第一本著作《手把手教你做科研》,他以平实而明快的文笔,以接地气的方式引领大家做课题研究。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热烈追捧。

 为了让更多教师专业成长受益,为促进教科研的持续发展,胡老师坚持笔耕不辍,终于又完成了一部专著《科研可以这样做》。此书是《手把手教你做科研》的姊妹篇,它涵盖了教师的多种研究方式: 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便、读书笔记。该书层次分明,鞭辟入里,是一线教师做科研的行动指南,也是一线教师自我成长的教育宝典。愿你能在此书中汲取精华,感悟科研魅力,在教育中砥志研思,探寻教育本质!

——孙琳丽(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教导主任)

06

内容节选

第三章

教育叙事——讲述我们自己的教育故事

第一节  初识教育叙事  让教育充满灵性

一、案例分享   

案例1:           

我们学校趣事多

一、保

我们班的小伙子们虽然一提到学习就抓耳挠腮,可是出了校门个个仪表堂堂、能说会道,有的还是打架高手呢!要不是“特别出众”怎么能来九十九中呢?

每次带他们去活动,学生总是不自觉地霸气侧漏。走路时让我走在马路里面,帮我背包拎重物,很有男子汉的风度。记得有一次班级外出活动,一个路人骑自行车不小心碰了我一下,其实没什么大碍。但是学生看见了,拦住那个人,非得让他给我道歉。我赶紧拉着学生不让他们惹事,最后那个人还是不情愿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弄得我好尴尬。那种感觉,就像是唐僧看到正义又蛮横的孙猴子,又爱又气。

二、这是个秘密

一天下课,班里的王旭博同学非得追着问我的年龄,还问我结婚了没有。于是我随口调侃了一句:Its a secret。”

他一脸迷茫地看着我:“老师,你欺负我英语学得不好是不是?”

我坏笑着说:“你不会的话,可以请教其他老师!”

他急匆匆地跑出教室,找到数学老师,问:“鲁老师,鲁老师,‘Its  a  secret’是什么意思?”鲁老师淡定地回答:“这是个秘密!”

“好,老师,你居然不告诉我!”于是他很快地跑去找其他老师,无奈的鲁老师自言自语:“这是个秘密,没错啊。”

王旭博问陈老师:“信息老师,你快给我说说,‘Its  a  secret’是什么意思?鲁老师和赵老师都不给我说”。

“这是个秘密啊,多简单。”陈老师说。

王旭博听后都快哭了,无奈喊道:“为什么你们都不告诉我?这真是个秘密?”

此时,我们三个老师已经笑得肚子疼了,看着学生在走廊里跑来跑去。鲁老师把他叫过来正式告诉他:Its a secret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是个秘密’,明白了吗?”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老师们每次谈起此事,还会笑得合不拢嘴。

三、小小“男朋友”

一天,班里的胖孩壮壮发了高烧,需要立即回家看病,但是他的妈妈在店里很忙,没有时间来接他,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收拾好书包,我便带着他到校外拦了一辆车,壮壮上车后,我交代司机他家的地址,然后给了司机50元钱,司机把他拉回家了。这事过了好几天,壮壮的妈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上面是这样说的:美女,那天你送壮壮上出租车,司机以为你是他的女朋友,还对壮壮说:“你女朋友长得真漂亮啊”。壮壮告诉我以后,我快笑死了。

看见微信后,我也乐了半天。壮壮才15岁,我一直想知道是我太显年轻还是壮壮太老相呢?

四、“校长,你吃了没有?”

学校每年都会带学生组织一次外出烧烤活动。每次烧烤前,学生都会兴奋得几天不好好吃饭,就为了那一顿大餐。我们的学生只要一出去,就会闹一些小笑话。

比如这次吧,学生吃完烧烤去上厕所(厕所条件相当简陋),谁知正好碰见了校长,估计学生想跟校长打个招呼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随口而出:“校长,你吃了没有?”校长一愣,心里嘀咕:这是说吃了还是没吃呢?说吃了吧?这个场合不太合适,说没吃吧,就说谎了。弄得校长好生尴尬。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说话从来不分场合,随心所欲,有时候做老师的也跟不上学生的思维节奏。

五、窥窗者

作为班主任,我们总喜欢在教室外面,透过窗子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有时候对于过度兴奋、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也会当场把他揪出教室。于是学生慢慢变得很机灵,学会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应对我时不时的侦查行动。

一天,我收到一张纸条,谁给我的已经忘记了,上面写着:“喜欢趴在窗户上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壁虎,一种是班主任。”这纸条上的内容让我情何以堪,学生讽刺老师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

六、陈晶“虎”

学校的历史老师叫陈晶,七年级新来的一名学生叫陈京虎。有一天,历史老师去上课,班上的学生嘈杂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他(陈京虎)骂你,他骂你!”历史老师问:“他怎么骂我呀?”

“你看,你叫陈晶,他叫陈京虎,他天天都在骂你虎。”

(本文作者赵晶,郑州市第99中学)

案例2:     

放下你的情绪

那天,我特意搬了把椅子,坐在那个调皮的孩子面前,默默地看着他订正错题。他用修正带改正错误的答案,虽然动作很慢,但是看得出来很认真,他用不坚定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能对他的思考结果给予回应。我告诉他,“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然后他慢慢地使用修正带,缓缓地将正确答案写了出来。

那一刻,他是多么乖巧的孩子啊!根本不是课堂上那个容易走神、动不动就有小动作的孩子,也不是那个妈妈眼里“丢死人”的孩子。

他默默订正错题的样子,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另一件事。

上学期末,我说:“孩子们,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谢信吧,他们那么辛苦地养育我们,我们也应该有所回报。你们也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期末考试的小目标,如果实现了,算是给他们一个惊喜。”

可是,那个孩子却说:“我才不写呢,万一实现不了呢?那我妈又该说我了。”

后来期末考试,这个孩子本来理解能力就比较弱,再加上考试时紧张,一些题目没读懂,结果真的考砸了。他妈妈得知成绩后的第一句话是:“真是丢死人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难过。

我的内心有一些声音在回荡:孩子的成绩不是你拿来炫耀的资本,也不是你攀比的筹码。碰到这样的结果,你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如果平时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能及时给予帮助,那该多好啊,也不至于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

犹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写日记,他完全不会写。每次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他都回家急得直哭。我慢慢地坐到他旁边,告诉他一些写作文的方法:不要担心你写得好不好,只管写下去,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出真情实感就是一篇好作文。慢慢地,他开始写“快速作文”,开始会写作文,虽然现在写得也不是特别好,但再也没有因写作文急得哭了。

有一次,他的考试成绩不是特别好,我就坐在他旁边,看着他慢慢订错,慢慢分析出错的原因,类似我和调皮学生那天的情形。因为我想知道他哪里错了,我需要在哪里辅导他。我的安静等待,换来的是他的认真学习。

现在,经常会看到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暴跳如雷的情景,我不知道家长为什么要把那么多负面情绪带给孩子,有没有想过这会给弱小的心灵带来怎样的伤害?如果你真的想辅导孩子,那就请放下手机,放下你的情绪,耐心地看着孩子,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认真的孩子。

多么希望:你的关心,只是关心。你的辅导,只是辅导。不要把你的焦虑和负面情绪都带给孩子。请在辅导孩子时,跟自己说一句:放下一切,只是关心你。

(本文作者夏春艳,郑州市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

二、案例评析

案例1中,年轻漂亮的美女赵晶老师和班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发生了很多生动有趣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郑州市第99中学,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工读学校,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各个学校管理困难(老师不管,家长管不了)的调皮捣蛋“学困生”。但是,这些孩子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坏,只是在个人的习惯养成或者学习方式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如何与这些“问题”学生“打交道”?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考量着一名教师的智慧。案例1中的六个小故事,都是作者捕捉到的平时发生在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故事虽然都比较短小,但每一个故事都很生动、有趣,甚至是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激发我们对教育的点滴思考。

案例2中,夏春艳老师面对一个调皮且成绩比较差的男孩子,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细心和耐心进行多次作业的辅导过程,从而与部分辅导作业时暴跳如雷的家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点明了主题:不要把你的焦虑和情绪带给孩子,多关心、耐心对待孩子。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事件我们似乎已经稀松平常,见怪不怪了,而在作者的笔下,却写出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和哲理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感同身受。这就是教育叙事的价值和魅力体现。

在校园里,学生和老师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趣事,或喜或忧,或喜出望外,或啼笑皆非。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彩的、回味无穷的、刻骨铭心的,都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在校园里、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发生着,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拥有一双“慧眼”,精彩纷呈的故事就会不断涌现出来。案例1中的赵晶老师和案例2中的夏春艳老师,就是用一双“慧眼”和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记录了一个个妙趣横生、有滋有味的教育故事,让我们看到一群稚嫩、活泼、调皮和“受伤”的孩子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些许温暖和深度思考。

通过讲故事,我们中小学教师可以把日常司空见惯的平淡教育生活变得不平凡,变得有意义,变得生机勃勃、兴致盎然。让每一个故事都成为了一个经典,让我们教师生活充满了乐趣,让教育充满了灵性和温情,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和产生强烈的共鸣。

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善于讲故事的人,更应该成为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的人。人生的旅途漫长而美妙,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由自己创造和书写。你将要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怎样的故事呢?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用大爱情怀及生命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事实上,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应成为会讲故事的人,而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如此,成为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的那个人。

教育充满故事。

故事需要叙写。

07

目录节选

第一章 教师研究方式多样化

第一节 教师需要多样化研究方式

第二节 多种研究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教学反思——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第一节 感知教学反思 打开思维之窗

第二节 明晰教学反思 实现自我唤醒

第三节 撰写教学反思 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第四节 案例精选

……

第六章 读书笔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对话

第一节 初识读书笔记 静听心灵的问候

第二节 领悟读书笔记 向心灵深处漫溯

第三节 叙写读书笔记 镌刻恒久的记忆

第四节 案例精选

写在后面

教师成长的路有很多条,但做科研是一线教师成长最快的那条路。“老胡聊科研”播下了一粒粒科研的种子,希望能助您成为一名理性的、善于思考的教师,成为一名快乐幸福的科研人。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