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陈新春 | 落实核心素养,推进“三新”变革——长沙市周南中学在“三新”推进过程中的行动探索

2024/1/18 17:44:34  阅读:35 发布者:

2018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最好的发展时期”理应配得上最好的基础教育,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提醒着我们,基础教育也正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变数,我们基础教育唯有求“新”求“变”,才能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大文章。

深入推进“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进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探讨基础教育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无论是“新课程”的开展,还是“新教材”的使用,或者“新高考”的推进,这个“新”字均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意味着“探索”。作为一所具有118年历史的湖湘名校,长沙市周南中学(以下简称“周南中学”)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行动。

一、“三新”推进中的周南优势

(一)课程改革“家常事”

周南中学有着教育改革的先天基因和丰富经验。周南的创校本身就意味着改革的开始,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子绝对话语权时代,周南中学开启了湖湘教育女学的先声,并以其成功经验成就了周南中学“中华女学第一校”“中国女革命家的摇篮”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后,周南中学再次走在了湖南乃至全国的前列,早在2002年,学校就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试点。2005年,《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著名课改专家李建平女士受教育部指派,到周南中学就新一轮课程改革做了为期一周的专题采访。

李建平女士说:“我在周南中学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周南中学能高瞻远瞩,把课改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省示范校、百年名校。”当年518日,李建平女士的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发表,周南中学因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课改先锋”。

(二)走班教学不新奇

2007年,周南中学率先设立了校本课程,开设了“课程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纷纷走进了不同的课堂,在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里开始了走班学习,这样的课程发展到今天,多达100多门,全校60%以上的老师参与开课,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心三层六翼”课程体系。

2010年,周南中学体育教研组开始了体育课程“兴趣选项”的教学实验,学校采用“合格+特长”的形式开展兴趣选项、走班授课,并逐渐形成了8个体育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组建了新的学习共同体来上课学习。

(三)顶层设计有理念

新高考改革固然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但学校不应该在这一改革形势下乱了方寸和阵脚,不能丢掉学校应有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周南中学在这一方面凸显出了自己的坚守和智慧,学校提出的“一鼎三足”的办学理念能够和“三新推进”进行无缝对接。进入新时代后,周南中学在深入研究校史、重新梳理学校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更深更远处,提出了“红色、品质、幸福新周南”的发展思路。由此,形成了以“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为“一鼎”,以“自治心”“公共心”“进取心”为“三足”的“一鼎三足”办学理念,共同构建起周南中学办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这其中的“让”是一种主动追求的态度和行动,表明了周南中学在教育行动中的当仁不让和积极进取。“每一个生命”则意味着周南中学将教育的视野瞄准了“全体学生”,我们办的是大众教育,是基础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这是一种情怀,为国家为社会的未来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是我们的态度。

“精彩绽放”则意味着周南行动的有效性,意味着我们为学生发展着想的教育预期。我们所说的“三心”,学生有了“自治心”,就能认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有了“公共心”,就有了家国情怀,就能在综合素质方面有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有了“进取心”,就能在为人做事上乐观积极,在学业上笃学奋进。

“三心理念”还为学校的“三心三层六翼”课程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可以说,“一鼎三足”的办学理念,凸显出了周南中学在“三新推进”过程中的智慧和顶层设计。

(四)办学条件有底气

周南中学拥有近400亩的校园面积,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场地,100多间教室,为选课走班准备了足够的转场;300多名教职员工,为走班授课及特色课程储备了足够的师资;每个年级25个左右的教学班规模,为12种组合提供了足够的生源基数,能保证每种组合都能开班;25个特色的学生社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足够的平台与机会。这一切,都为“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舞台。

二、探索:“三新”推进中的周南行动

(一)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

学校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理应由课程来回答。课程改革不是显性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在确保立德树人总体宗旨下,学校课程要有学校自有的价值追求,应该来自育人方式的需要。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正是周南中学推进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为此,周南中学以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牢牢把握三点:一是把握好学校的课程设置权,确保课程设置与学校的“三心”办学目标相匹配;二是把握好教师的课程发展权,充分发挥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特长优势,为学校课程开发奠定人力基础,并制定了课程开发的制度;三是把握好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学校建立了学生课程选择的制度,做好学生选择课程的指导和引导工作,使学生切实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管理层站在课程文化的高度来领导周南中学课程建设,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发展性”为课程文化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三心三层六翼”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内核层为“基础型课程”:该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为学生的必备知识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周南中学选定为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4门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并根据学科性质以及学校课程特色,将基础型课程分为科技类、人文类、艺体类三大类。

中间层为“拓展型课程”:该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搭建平台。在国家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育人目标和办学实际,开设或单独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包含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也包含能力拓展、兴趣类课程。周南中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构建了“三心六翼”型校本选修课程框架。

外围层为“实践型课程”:该课程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为目标的参与体验式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包含了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劳动课程,以德育课程的活动化实施为主要路径。

(二)创新个性化课程实施

课程的实施只有根植于学校、社区这一片特色的土壤,才能发芽、开花,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全面发展的人。

周南中学经过长期的课程改革和探索,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校情、学情,以“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形式安排实施三个层次的课程,并以学校为主要课程基地,汇集教师、家长、社区和社会各界教育力量,深挖课程资源,为学生构建课程学习超市和立体化学习网络。

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分层走班等有益探索,推进基础型课程得以全面高效落实。分层走班的实施旨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和班级层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作业和考试难度都不同。周南中学除了文化科目进行走班之外,其他非文化学科,如体艺学科,自2012年以来,一直实施按兴趣分项选课走班,深受学生的欢迎;并培养了一大批在排球、网球、篮球、田径等项目上的优秀人才,在全国比赛中陆续披金斩银。

拓展型课程主要以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自2007年以来,周南中学开始开设选修课,至今共开设校本课程120多门。诸如“千古一梦聊红楼”“纳兰心事有谁知”“印象长沙·访古”“3D创意设计”“生涯人物面对面”等光听名字就很美的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三心”办学理念,对应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需求提供了多元化选择。老师们还自主开发了《化学与生活》《生活与数学》《延伸的语文》《艺术的数学》《预见》等系列校本教材,其中《化学与生活》荣获省校本教材开发一等奖。

选修课再多,也无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兴趣需求。为此,周南中学引进社会资源作为补充,先后与北京101中学、北京四中、超星公司等合作,将他们的线上课程,补充到选修课程体系中,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实践型课程中,为了培养具有周南气质的学生,不让学生输在终点线上,周南中学结合过去的德育实践,选择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抓手,形成了“一自四型”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学校以“五花社团”为主体,依托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寝室文化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五花社团”采用课程建设的模式打造品牌社团文化,都有相应的课程指导。

其中“周南朗读者”“我是周南演说家”和“国风周南·华唐雅宋”诗词大会、模块型主题班会、“风里雨里·爱心不息”淘宝义卖、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等一系列活动交给学生社团、学生会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均已成为具有周南品牌效应的特色活动课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三)开设前瞻性生涯课程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确保学生具有更多选择性,周南中学确保了全部的12种学科组合供学生选择。选课走班制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如何让学生的选择权落地是各学校在推进高考改革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周南中学主动出击,2017年投入资金300万元将原来的心理健康中心升级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中心配备专门的生涯体验室、生涯测评室、生涯指导老师。

学校通过搭建一个由“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辅导咨询—生涯体验活动”组成的三位一体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充分调配和运用校内外各方资源,协助学生具备初步的人生规划的能力。高一年级主要是通过生涯课程、测评探索、研究性学习、周南特色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涯唤醒”;高二年级主要通过生涯主题活动、研学之旅、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涯探索”;高三年级主要通过高校进校宣讲、优秀学长返校分享、专业大学咨询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生涯决策”。

(四)打造情境化素养课堂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关于“任务群”和“活动”的编排设计特点,以及新高考对“情境”的重视,提出了周南中学课堂教学的大概念:情境化素养课堂。在这个概念中,“情境”是载体,是途径,是手段;“素养”是目标所向,是价值所归。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

要养成这种素养,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己的品格。因此,我们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是人和真实生活情境之间持续而有意义的互动,在推进“三新”过程中,情境设计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核心教学专业素养。

首先,要走出自己原有的“知识认知”,聚焦大概念,从知识的迁移应用出发,要从用所学内容解释、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出发,重新定位,设计教学目标。其次,根据素养导向的目标,设计相对复杂和综合的任务,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设计能激发学生持久思考和探究的任务,设计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任务。再次,要让学生在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中,经历分析、判断、综合、评估、提问、质疑、证明等一系列深度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有知识的学习和技能使用,更有问题解决、思维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形成学科素养。

为此,周南中学各学科组、各备课组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深入探索、精细打磨,形成具有周南特色的学科教学流程,即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观点交换中促进小组交流,在成果展示中激发朋辈思考,在思维启迪中训练高阶思维,在延伸探索中培养实践能力。这是周南中学的5E课堂范式”,即课堂实施通常包含“情境创设(establishment)—观点交换(exchange)—成果展示(exhibition)—思维启迪(enlightenment)—延伸探索(exploration)”五个环节。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情境化素养课堂的教学设计评比,情境化教学片段赛,情境化命题评比,情境化素养课堂样本课展示等等,在全校掀起了以“情境化素养课堂”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热潮。

(五)优化激励性科学评价

推进“三新”的目的还是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科学评价也是促进“三新”推进的重要路径。

国家关于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实现了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提出了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打破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高考评价引导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也应作出相应变革。以前以是否高效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而高效与否又是以高考来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这种功利而短视的评价标准下,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就此,周南中学在提出了“情境化素养课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七原则:是否渗透思政教育、是否关注学科素养、是否设计情境教学、是否任务驱动课堂、是否自主合作探究、是否讲练紧密结合、是否融合信息技术。在七原则的督导下,教师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主动向新课标理念靠拢,积极探索和改变教学育人的方式,全面提升了育人质量。

周南中学制定了《周南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的评价由最初单一的成绩评价到后来德智体的三好评价再到现在的综合素养评价,真正引领着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学校每学年末有“周南之星”的盛大评比和表彰,要求参与评比的学生自己录制一个能反映自己一学年来综合素养发展的短视频,真正体现了对过程评价的强化,做到了以评价引领育人方式的变革。

增值评价是一种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以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

周南中学早在2018年开始着手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制定出台了《长沙市周南中学教学质量增值评价方案》,每个年级固定一个入口成绩,对教师的评价遵循从入口看出口、从发展看变化的方式,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进行增值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还体现在绩效考核和晋级评优上,学校制定了《周南中学教师绩效量化考核方案》,从5个维度24个子项目上量化打分,突破了“五唯”评价手段,实行综合评价方式来评价教师。这些评价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深入推进“三新”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新”教育背景下,周南中学在各个层面屡获佳绩,办学成绩硕果累累。20199月,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奖励,办学成绩获得教育部和社会的高度肯定。

三、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深入推进“三新”的进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好顶层设计,主动作为,才能抓住机遇,勇立潮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三新”推进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行走在变革与转型的路上,周南中学愿与新课改同行,与新高考同行,与素质教育同行,在深入推进“三新”进程中,不惧挑战,不惧未来。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3/11「纵横」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转自:“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