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向超 | 回归教研本位: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和建设

2024/1/18 17:43:31  阅读:28 发布者: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研究是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出建设研究型中学的办学主张,推动“研究地教”和“研究地学”,必然要求教研组回归教研本位,着力建设研究型教研组。研究型教研组是指以教学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使命,有较强研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有一定研究特长和方向并初步形成教研成果的教研组,其实质是学科教师教研共同体。

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笔者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文献搜索及梳理。

①教研组建设方面。

胡惠闵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建立多元化专业组织的角度,结合实践个案对学校教研组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周彬指出,教研组的根本任务是课堂教学研究,只有具有研发的能力与成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现在的教研组,其实质已经退化为教学事务小组;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研组的组织缺位,可能是导致教学研究缺位的主要原因。

②教研组评价方面。

朱卓君提出了教研组评价的五个原则,即导向性、客观性、科学性、认同性、发展性。钱薇主张教研组建设评价内容包括发展规划、建设制度、建设反思、建设文化四个方面,结合学校个案提出了具体考评办法。朱雪梅从市域地理学科教研员角度,在界定教研组工作职能基础上,提出了教研组的评价原则,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工具,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开展教研组评价的过程。梁国就在分析教研组功能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教研组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特别强调了有效评价及通过评价激励建设的重要性。

③研究型教研组建设方面。

朱晓美在教师共同体理论指导下重新认识教研组及其功能,然后从构建教研组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型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型教研组的建设策略。吴爱军在确定“研究型”体育教研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托项目推进“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创建策略并提出实施建议。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目前教研组评价开展较少,对其研究更少;对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很少,针对研究型教研组评价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如何让教研组回归教研本位”成为一个亟须破解的难题。本文试图结合我校研究型教研组评价引导建设的实践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设研究型教研组的必要性

1.教研组职能的客观要求

国内外许多研究一再证明,教研不是可有可无,教研可以促进教学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事半功倍。教研组是学科教师教学研究的共同体,是我国五级教研机构中的基座,数量最多,联系着各级教研机构和一线教师。

教学是单个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个体性较强,其实施并不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因此,教研组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研究和改进教学,促进成员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教研组的职能应落在“研”上,教研组要围绕“研究”做文章,教研组长要带领组员学习研究、开展研究、改进研究。由于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研组织,应该发挥靠近教学一线的优势,多做实践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

2.教研组建设现状的急迫要求

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年级目标责任制,年级组地位越来越高,在教学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教研组日渐式微和走向边缘,针对应试的短期教学行为越来越多,教师也被各种考试和成绩排名所裹挟,教研工作日益形式化和微不足道。

随着年级班级的不断增加,文化学科教师办公地点以年级为单位的多,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少,给教研组教研开展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而许多教研组建设的现状是:教做得多,研做得少;事务性工作多,研究性工作少;教学成绩多,教研成果少;个体自发研究多,团队攻关研究少;常规工作及研究多,特色工作及研究少。

要改变教研组式微和教研普遍薄弱的现状,学校管理上要高度重视教研组建设并且适当纠偏,同时要加大评价引领力度和建立激励机制,教研组也要明确自身定位并加强研究型教研组建设。

3.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必然要求

对教师来说,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意味着新理念、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这些都要求教研组加大研究力度,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做好“四新”的落地工作。

针对学科教学来说,核心素养怎么培养?主题情境教学、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如何设计与实施?学科育人和学科融合如何实现?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如何进行?如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如何提高学生应对真实复杂开放情境下的高考试题的能力?……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学科教研组要以课题为依托,积极组织教师团队边实践边研究,将研究力转变为教学力,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科学育人。

4.研究型中学建设的特别需要

科研兴校、科研强教是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学校2015年提出建设研究型中学,更将“研究”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特色。研究地教、研究地学、研究地管是研究型中学的应有之义。打造研究型组织,培养研究型教师、学生,是研究型中学建设的主要目标。教研组为“研”而生,在研究型中学建设中更应该率先作为,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教研共同体。

二、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方法

年级组是块块,教研组是条条,两者各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年级组侧重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组织,教研组侧重学科教师培养、管理及学科教学研究。评价是促进工作发展的“牛鼻子”,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归口教学部门管理,评价也由教学部门实施,无形中加重了教研组“教”的成分。

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应该教、研并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有些方面采取增值性评价。为此,我校编制了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方案,以评促建。

(一)编制原则

1.综合性

教研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将评价内容分成了师德师风和队伍建设、常规工作和教师成绩、教研活动和教师学习、教研成果和对外辐射、加扣分五个方面。从评价主体角度,将自评、互评、专家评分相结合,每项按一定权重计算出综合评分。

2.特色性

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应突出“研究”两字,因此在评价内容及权重的确定上会更加突出教研方面。具体表现为:前四个方面有两个方面与学习、研究及成果推广有关,权重占了一半;在加扣分方面,三个加分项目都与研究有关。

3.激励性

教研组评价首先要体现基础性要求,也就是一些常规工作如出勤、资料上交、集体备课等方面要数量上达到、质量上达标。但更重要的是鼓励教研组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和在研究上有追求、有成果并且多出高质量成果。加分项内容的设置及不设上限就充分体现了激励性。研究型教研组每学年考评一次,考评结果是年度评优的依据,也是向省市推优的重要依据。

4.操作性

评价结果是年度评优的依据,评价的准确性、公平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评分标准的量化、细化是关键因素,许多地方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例如:赋分标准制定要合理设置满分标准及合适的分差;从人数上看,教研组有大小之分,如果可能的话科研成果要尽量采用人均标准。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

1.师德师风和队伍建设

与年级组相比,教研组的工作更应侧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教研并重的过硬教师团队应是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2.教学常规和教学成绩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管理组织,上面对接学校的教学教研等部门,下面面向备课组和一线教师,横向与年级组存在众多交集,是一个枢纽。教学常规与教学成绩主要体现了教研组的教学管理职能。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3.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

与教学管理相比,教研组建设过程中更容易忽视的是通过有效的教研和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型中学的建设更加要注重对教研组教研方面的考评。与教师个人自发的教研相比,教研组有计划、有组织的团队教研力量更强,效率更高,成果更大,影响也更广。“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侧重于对研究过程和态度的评价。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4.教研成果和对外辐射

教研成果是对教研效果的反映,对外辐射体现了教研组的区域影响力。教研成果侧重论文与课题的评价,论文数量与质量并重,课题更强调申报环节。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5.加扣分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评价内容还增加了不设上限的加扣分。扣分项主要是师德师风方面,如果学年度组内有老师因违纪违法、失德失范受查处,将视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程度扣分。加分项主要集中在高质量教研成果和教研组特色方面。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三、研究型教研组的建设策略

教研组长及成员是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主体,要围绕“研”字做文章,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加强特色教研团队建设。教研组长是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带头人和第一责任人。

一方面,教研组长要率先垂范,争做富于情怀、勤于学习、长于实践、崇尚学术的研究型教师;另一方面,要营造教研氛围,团结大家,打造一支乐于学习、勤于钻研、团结协作的教研团队。

1.对照研究型教研组评价方案,绘制建设研究型教研组的蓝图

评价方案是进行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标准。教研组要组织组内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对照评价办法中师德师风和队伍建设、教学常规和教学成绩、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教研成果和对外辐射、加扣分五个方面30项指标,制订研究型教研组建设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在计划和方案制订中,要强化师德师风和教学常规两条底线意识,重点抓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并且要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养相结合,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师发展,以教师培养带动教学科研。

教研组还要鼓励组内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对标对表,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教研计划,为研究型教研组建设多作贡献。研究型教研组应该是集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培养指导、教育帮扶和成果推广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本人在担任学校地理教研组长之初,对教研组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教学改革主题—课题—教研活动—教研成果—交流推广”的行动路线,每年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教研组教学改革的主题和研究课题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还主动与组内每位老师沟通交流,指导他们根据其所处发展阶段、特点和擅长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将个人的成长与教研组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2.聚焦“四新”组建教学研究梯队,走上集体研究促团队发展的道路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给每个学校、每个教研组和每位老师都带来了新挑战,是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还是团结协作抱团发展?后者无疑是更好选择。“独行快,众行远”,要开展大项目、形成大成果、培养大专家,形成核心组建团队接续奋斗是必然选择。

教研组要结合“四新”中的新课题难问题,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本学科本教研组实际,确定教研组教研活动主题及集体研究课题,开展学科育人、课程开发、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研究。

研究团队建设方面,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要带领和指导青年教师搞研究,要给青年教师压科研任务,同时也可以多向青年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从而建立优势互补、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梯队。

我校有青蓝工程、青名工程、名师领航工程、教育家孵化工程,每个教研组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将会参与相应工程,接受“修学教研评一体化”校本培训。学校大力支持各教研组申报各级课题,要求青年名师培养对象必须主持一项校级以上学科教研课题,提倡年青教师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做课题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研究型教研组的建设。

3.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扎实研究,获得系列化有创新高质量的成果

具体到怎么研究,一方面要联系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新趋势新热点新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教研组的传统和优势,精选教研组的教研重点课题和重点方向,展开文献、理论及现状调查等前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开展实践及反馈调整,最后进行成果总结、凝练及推广。

本人担任学校地理教研组长期间,先是确定了教研组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地理拔尖创新学生的早期培养与地理实践课程的开发,然后于2015年开始培训指导学生参与地理奥赛,2016年开始培训指导学生参与地球科学奥赛,继续开发与完善《玩中学地理》校本兴趣课程教材,2016年开始策划组织“跟着地理老师去旅行”暑假地理综合野外考察活动,2016年成功申报成为长沙市唯一高中地理教研示范基地,2018年申报了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科拔尖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2019年与历史组、生物组一起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劳动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全组以基地为依托,以课题为中心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众多成果。2015年出版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著作;课题“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科拔尖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以地理学科为例”顺利结题并荣获2022年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被评为长沙市唯一优秀地理学科教研示范基地;目前,我校学生参加地理相关学科奥赛共获得国际金牌2枚、国际银牌2枚、国际铜牌1枚,全国金牌23枚、全国银牌22枚、全国铜牌14枚。

学校其他教研组也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如语文教研组开展的整本书阅读研究,生物教研组开展的“三步三环”集体备课研究,体育教研组和艺术教研组开展的模块教学研究,心理教研组开展的生涯规划研究等。

4.组织参与各层各类教研交流,形成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局面

教研组还要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对外交流。一方面主动接受专家指导,向优秀学习,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另一方面,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对外辐射和推广,为区域教研和薄弱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反过来促进研究型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培训他人是对自己最好的培训”,因此还要鼓励组内教师外出讲学,从而促进组内名优教师的培养。

仍以我校地理教研组为例,教研组多次承办全国、省、市地理教研活动;策划承办了“省培计划(2019)”——普通高中新课程新高考省级骨干教师培训(S201-9);组内老师在大学附中教学协作体、长江流域地理教学协作体、省市等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多次做讲座和上公开课、示范课;《教育家》杂志2022年第9期以《假期研学旅行:让教师从实践中取得真经》为题对我校暑假地理综合野外考察活动做了深度报道,《长沙晚报》20238月也对该项活动做了详细报道。

教研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型教研组的建设势在必行。上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专业指导,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研究型教研组建设及评价,教研组更加要主动对接上级教研部门特别是接受教研员的指导,争取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主动作为,特色发展,加强学习和研究,将学科教研做强、做特、做优,达到培养更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提高学科育人效果及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3/10「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2: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大委托课题(基地专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中人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XJK22 ZDJD36)的研究成果。

转自:“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