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竹平 | 积极思辨,解决问题:《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2024/1/10 16:53:55  阅读:34 发布者:

文本教学解读

《坐井观天》所在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选编课文,安排学习活动,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内容,并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质疑、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围绕文本中生发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经阶段。这一任务目标,教材借助单元课后思考题鲜明地呈现出来。以《坐井观天》为例,课后第二题就是典型的思辨性问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借助文本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辨析的问题。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井里的青蛙,井沿上的小鸟,一问一答,讨论起天的大小来。井里、井外,视野不同,所见各异,对事物的认识就产生了分歧。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来阅读这则寓言故事,当然马上就会站在小鸟这边,断定青蛙错了——因为在天是大还是小这件事上,学生的经验和小鸟的经验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这样一篇对错已经分明的寓言故事,思考辨析的价值在哪里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探讨青蛙为什么会错。显而易见,那是因为青蛙身处深井之中,抬头只能看见井口大的一片天。小鸟就不同了,他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自由探索,认识到了天的无边无际。判断对错,追究对错的原因,这只是思考辨析的一个角度,属于是非判断。就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和观点而言,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认知和观点,探究起来,比直接寻找对错的原因,价值更大。因为,理解了一个人对具体事物产生某种认知和观点的根本原因,就能够在有根据地做出是非判断的基础上,找到突破口,启发当事人突破自身的局限,在不同的境遇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教材课后这一思考题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思辨视角的关注。就这一视角的思辨学习而言,教材文本在文字细节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有两个细节能够促进思辨的展开与深入。

第一个是对举的细节——小鸟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和青蛙的“天天坐在井里”。“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小鸟的活动范围是是广阔的,行动是自由自在的,天的无边无际,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日常的生活体验性的认知。“天天坐在井里”,这里既有时间上的限制词“天天”,又有空间上被固定的位置“坐在井里”。“坐在井里”观天,井口限制了视野,这是导致青蛙的认知里“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原因,更何况,他是“天天”坐在井里,从来没有过别的机会和视角帮助他建构新的经验。

第二个细节是“弄错”一词。“你弄错了”“我不会弄错的”和“你是弄错了”,如果换成“你错了”“我不会错的”和“你是错了”,表达的意思就有很大不同。乍一看没有多大区别的一字之差,实则揭示了不同的认知过程和态度。“弄错”比“错”,多了一个“弄”字,也就是多了一个思考求证的过程,对话中,也提示对方,自己不是在睁眼说瞎话或者你可以换种方法换个角度试试。小鸟在故事中,是一个很会对话的智者,不直接说青蛙“错了”,而是提醒青蛙“你弄错了”,为后面的“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奠定了情和理的双重基础。

引导学生关注了这两个细节,“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这个话题,才会被引向更深入和更开阔,才会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换位思考”的基础是“换位体验”,进而联结生活实际,在与人相处和分享观点时,不停留于是非判断,而是寻找根源在理解的基础上彼此都收获新的启迪。

鉴于以上解读,在完成识字写字、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思辨”目标,学习活动可以怎样设计呢?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单元开启,聚焦任务。

1.回顾,联结:还记得第三单元学习时阅读过的故事吗?都是属于哪一类的故事?(智慧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哪种智慧?(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2.激趣,导读。

1)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里的故事,也是智慧故事。但是,这些智慧故事给我们的启发与第三单元不一样。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哪些故事。

师生一起浏览目录,说说故事题目。

2)请熟悉其中故事的同学说说,这些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个做人或做事的道理。)

3.发布单元核心学习任务:“小故事,大道理”智慧分享会。

4.讨论确定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板块二:通读课文,自主识字。

要求做到:1.标注自然段;2.识记生字条中的字;3.圈出自己准备积累的词语;4在有疑问的内容旁边做上记号。

板块三:读熟课文,整体把握。

1.读熟《坐井观天》,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分享:(1)互相展示朗读;(2)说说故事中的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3)读读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3.练习描红,挑战听写。

1)描红。(2)挑战听写: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要喝水、无边无际

板块四:复习字词,重温内容。

1.听写词语:坐井观天、不过井口大、无边无际。

2.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内容,围绕“他们在争论什么”完成板书——

 

3.围绕板书,师生合作朗读,再次体验角色。

板块五:积极思辨,运用道理。

一、布置任务,激发期待。

1.教师谈话:会学习的人,总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看看能不能通过学习,帮助两位同学解决一个问题。

2.出示任务,自读了解任务。

一天,王小天跟好朋友张明亮说:“我家的一株紫茉莉开了三种颜色的花,有黄色、粉红色和紫色。”张明亮不信,说:“你一定弄错了,是三株不同开不同颜色花的紫茉莉长在一起了吧。”王小天说:“我没有弄错,就是一株紫茉莉上开出了三种颜色的花。你不信我的话吗?”张明亮说:“我不信。我们小区里也种了一片紫茉莉,有两种颜色的,一种是紫色,一种是黄色。我天天都会去观察,但没有发现一株同时开两种颜色的花。”王小天说:“我不骗人!”张明亮说:“这次你骗我了。”两个人赌气不理对方了。

今天学习过《坐井观天》后,看看谁能够帮上王小天和张明亮,让他们俩不赌气还能有很大进步。

二、运用信息,思考辨析。

1.了解处境,理解看法。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信息依据: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

2)交流讨论,引导围绕小鸟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和青蛙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了解他们不同的生活处境和经验,理解他们看法不同的原因。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在看见这口井之前,小鸟可能飞过了……

“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这句话中的“天天”可不可以删掉?对于青蛙来说,他强调“天天”是为了什么?

2.关注用词,理解态度。

1)出示改动的句子,与课文原句比较,想一想可不可以改动。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小鸟说:“你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2)结合课文信息说说“弄错”与“错”有什么区别。

3)想象一下,后面可能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引导学生不仅让青蛙跳出井看一看,也让小鸟到井里抬头看一看。

三、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会怎样帮助王小天和张明亮。

2.演一演,展示自己是怎样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智慧帮助王小天和张明亮的。

3.评价激励。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