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程核心概念解析(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业质量标准、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

2023/12/29 10:10:42  阅读:67 发布者:

来源丨《新课程关键词》一书

01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描述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概念工具,是指一门课程独特、关键且共同的育人价值,同时也是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语境下,每门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是该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体现,常表现为3-5个概括化的词或短语进行表述。

培养“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整合和提升了“双基”与“三维目标”所反映的教育目的,不仅有助于教师确立教书与育人统一的观念、帮助教师推进大单元教学,还能充分变革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

02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一般是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为义务教育的每门课程所定义的育人价值的具体体现,常以3-5个词语或短语来描述,每门课程所需培养的核心素养如下表所示:

课程

对应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语文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历史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数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地理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科学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化学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生物学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信息科技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艺术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劳动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03

课程内容结构化

课程内容结构化强调以学习逻辑整合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重组学习经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课程内容结构化要求教学者以结构化的视角理解教学内容,并以此解决当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强调学习经验的结构化,并探寻学习者、学科知识、学习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回应的是“谁在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等问题。

04

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过程具有指导作用,是用以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总体刻画的结构要素。它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学业成就的综合表现,能够正确反应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成果。学业质量标准为课程教学实践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和评价三个方面。其中,学业质量标准可以让素养核心落实“看得见”、让教学目标“看得见人”、让标准参照的素养测评成为可能。

05

大单元

大单元,就是由高阶位的素养目标所统领的、超越单个课时来实施教学的课程单位。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整合时间、目标、内容、情境、任务、活动和评价等要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事件,最终指向素养目标的达成。运用大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06

单元学历案

大单元教学的本质在于建构有组织的学习经验,因此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要从“期待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体现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六大核心要素: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大单元教学设计保证了不同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与逻辑性,能够保证学习过程要素的完整。

07

跨学科主题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素养培育为指向,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念、思维方式与方法等去学习主题,考察与探究主题之下问题的一种兼具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特定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并将所学应用于新的情境,以更有效的方式学习,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08

“教--评”一致性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要“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评’有机衔接”。从教学的视角看,“教--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围绕学习目标,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的程度。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指导活动,学是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评“是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以监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