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2篇丨杨向东: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考试命题变革与命题设计(附案例)

2023/12/29 10:00:59  阅读:32 发布者:

来源丨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

分享 |杨向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指导组核心成员

导读:

为有效推动新课标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2日至4日,由上海现代新课程研究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翼鸥教育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新教学、新评价、新技术”论坛在上海举办,高校专家、一线专家、全国教育系统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123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指导组核心成员杨向东以“育人方式变革下的考试命题变革”为题进行了分享,深度解析了素养导向下的命题理念、命题设计思路以及等级评分标准的研制。

论坛更多内容可点击阅读:

1篇丨崔允漷:新教学模型——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01

从案例中看传统与素养命题的不同

先看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选项中有4张图片,题目问的是“左边图中哪些植物通常生长在热带雨林?”

现在大量考试题目都是这种类型的题,这个题目想考什么?老师们可能会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研究的是评价,所以更多站在认知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这个题目考的是概念的识别。

“热带雨林”就是一个概念,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过了什么叫热带雨林,这个题目就是想看一个孩子知不知道热带雨林的定义,然后找4

里哪张图的特征符合热带雨林这个概念。

同样的图片,题目换了一种问法,B图和其他图中的植物有哪些特征上的区别?在这些特征中,哪些是关键性的区别?”

它的转变是,不是让学生回忆什么叫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定义性特征是什么,而是从现象入手,问这些植物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有什么区别,哪些是本质性的区别。

在现实世界中,学科专家做科研的时候,都是从自然现象出发,研究这些现象到底有什么特征,特征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些特征是表面的,哪些特征可以从根本上区分这些现象。当找到了能系统把不同的对象进行区分的特征,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性特征”,把这些本质性特征综合在一起,能系统、完备地界定事物种类的时候,就形成了概念。

这个过程就是学科实践的过程,在现实中不断观察、体验、反思,在想法和实践之间不断互动。因此,这道题不是在考察一个概念,而是在考察有没有像学科专家那样通过观察、反思,在观点和事实之间互动,形成对事物深刻和系统的认知。

02

核心素养与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

OECD给出的对素养的定义,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OECD (2005)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第一部分讲到的第二道题的命题思路,和素养导向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一道题只是考察有没有识别一个概念的定义,不是我们今天想要的。

OECD的定义基础上,为了和一线老师更贴近,高中和义务教育的每个学科都提炼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和OECD提的核心素养,本质上是通的,只是把OECD的思想和老师们熟悉的三维目标做了整合。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境、任务或挑战时,如果能够灵活、综合地运用在各个学科里获得的三维目标,去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改善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种综合性的品质就是今天要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

过去老师们会分析,XX是知识,XX是技能,XX是方法,XX任务指向知识,XX活动指向方法,XX练习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割裂的。“综合”不是反对分析,而是分析完之后,要通过整合的任务、现实的挑战,让孩子明白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以及如何整合。只要把这个思想渗透在大单元教学和评价里,就做到了符合素养导向的教学和评价。

要测评核心素养,需要:

1)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

社会生产或生活实践(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全球)

要让孩子能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来应对生活中真实的任务和挑战,而情境就是连接学科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

2)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或问题

任务或问题具有超越评价的现实价值

解决问题所需的学科内容

除了情境,还要创设任务或问题。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日本人向海洋排放核废水,这是一个情境,依托这个情境,马上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日本人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对中国沿海的渔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即便学校里不考这个题目,沿海的渔民也要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这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出这道题不是为了评价学生,而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这个需求。沿海地区的很多渔民,一辈子都没有念过书,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核废水对渔业的影响。而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去学习在各个学科里形成的文化经验。

3)解决问题所需的学科内容

学科知识、技能

学科观念(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科实践(思维方法、探究模式)

我们要让孩子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实践模式、知识技能,形成看世界的眼光。学生要思考,日本把核废水排入了什么海,中国临什么海,两片海域是如何连通的。他们要收集资料,分析这些资料提供了什么信息,如何整合所有信息,对问题有清晰的理解和判断之后,再思考如何去应对这个问题。

经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超越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居民,建立在更高的人类文化经验基础之上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和严谨性。这里面渗透的就是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

过去的命题都是指向知识技能的,教完一个单元之后,先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技能点拎出来,然后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交叉,XX知识点考理解,XX知识点考应用。(拓展阅读: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而在素养导向下,老师们需要从现实中去寻找各种现象、事件、场景,依托情境,创设有现实意义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学生用到广义的学科内容,既包括原来的知识技能,也包括今天倡导的大观念和学科实践。这个任务是复杂、开放、没有固定答案的,需要创造性地整合已有的资源形成适合这个陌生问题的新方案,这就叫创新。不是机械照搬知识技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重组、创造整合。

素养都体现在任务里,需要老师能讲清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心理过程、思维路径,据此制定评分标准。

03

素养导向的命题设计思路

既然要测素养,就要理解素养。比如地理学科中有一个素养叫“综合思维”,课标中这样描述:

综合思维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

1.能够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要素或局部发生变化,会使其他要素或整体发生变化。

2.能够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影响,并对地域系统的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问题做出简要的地方性解释。

3.能够综合时空,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下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的。

理解这个素养的含义之后,就要去找情境,情境要包含某种潜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理解里面有哪些人的因素,有哪些地理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以及如何随着时空发生变化的。

举例:

为什么这个场景适合测试综合思维?因为它有人的因素(飞机传送信号),有地理的因素(洋流的影响)。专家建议的搜救范围,不是紧邻着信号发出的地方,而是隔开了很远的距离,就是因为受到了洋流的影响,它还有时空变化的影响。除了命题,做表现性评价也要找到这样好的场景。

找到好的场景之后,如何设问也很关键。还是这个图,还是这些素材,如果按照下图右边的三个问题来设问,就不太合理。

比如问题1,很明显测的不是综合思维而是知识点。而且这道题根本不需要左边这幅图,学生们都很厉害,不看这幅图也知道答案是什么。

从解决现实问题的立场出发,可以这样问:“你觉得当时专家的建议是否合理?请解释并论证为什么?”而且要把洋流删掉,让学生自己用地理的眼光和思维找到这些依据,综合各种要素,从时空变化的视角理解这个场景。

我想强调,不是有了开放性的情境就能测素养,也不是有了好问题就能测素养。大家真正要理解的是,在情境化的任务中,素养是如何起作用的,起作用的过程是什么。要把这件事想明白,最好的方法是,先去找文献,看有没有人把它(比如综合思维)的框架讲得很清楚,然后再深入具体案例或者具体情境里来思考。

上图是美国在2000年给出的一个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框架,其中提到,任何科学探究活动都有五个关键要素,学习者研究科学问题、学习者回答问题时突出证据、学习者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学习者联接解释和科学知识、学习者交流和论证解释。

右面四列是四种不同的场景。第一列是最宽泛的,创设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决定什么是证据,如何去找,自己通过证据形成解释,自己决定解释跟什么科学原理有关系,自己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逻辑性的论证来交流解释。最右边一列,学生研究的是老师、教材给的问题。一旦学生的问题是被给定的,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不在考察场景里。其次,这种变式不只给学生问题,还给数据,那么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也就无法体现。老师要给出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和要测的素养之间的关联是什么,老师们对此要有非常系统的认识。

以昆士兰科学探究任务为例,任务指导语如下:

可使用工具来完成调查假设或回答实际研究问题。

关注制定拓展试验调查计划,问题解决和分析实验一手数据。

实验可能在实验室或者自然情境。

一个拓展实验可能会持续四周或者整个学期。

拓展实验结果以科学报告呈现。

如何找问题、找证据,如何解释、论证,如何写报告,都是开放式的。如果学生能完成,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考卷声称在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给了学生各种各样的限制,唯恐学生给出出其不意的答案。

国内某市9年级物理测验

总结而言,在进行命题或者任务设计时,第一要强调开放和综合,第二要弄明白,测的素养在具体的任务里究竟是怎么起作用的。

04

素养导向等级评分标准的研制

在实践中,比情境创设更难的是评分标准的制定。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到,现在新课标有两大突破,一个是素养,一个是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到目前为止老师们做等级评分标准最好的依据。但是它太抽象了,讲的是一个学段的表现,老师们需要把抽象的表述变成具体任务里的标准表述。

举例:

按照素养导向,这道题测的是高中化学的第一个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即要分析两种物质背后深层次的微观元素之间的关系,以此解释为什么它们在宏观上不一样。

外国专家研制的评分标准中,从05分了6个等级。0代表只是出于经验和常识回答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经验的,你只能用自己的常识来理解这个东西。2代表开始用化学的概念和符号来解释这个问题。3代表不仅能结合化学的概念,还能用化学的概念和原理表达结构化的知识。5代表把结构化的知识形成了化学模型,解释微观元素和宏观现象之间的关系。

随着对化学的学习,学生开始进入化学世界,能用化学的概念、化学的思维、化学的眼光来认识世界,越往高阶发展之后,就可以像专家一样,能用结构化的、体现化学思维的方法论,构建一个系统的模型来解释、反思现实问题。

这个逻辑就是高中、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的逻辑,上图中的标准只是把它具体化到了这个问题中。老师们要好好研究,在你的学科中,从 0 5,学生是如何进阶的。

比如,有一个学生这样作答:

“它们的气味闻起来不同,虽然它们具有同样的分子式,由于不同的结构,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式。”

评分示例:

该回答恰当地运用了“具有同样化学式的分子可能具有不同的原子排列”原理。这是水平2的典型特征,但回答缺少对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分析,也即水平3的特征。因此,该学生属于水平2

这种评分的方式可以作为参考,提取抽象的特征,基于这个特征来判断处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哪个水平。

给老师们两条思路建议。

第一,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刚才的例子中,外国专家就是用到了SOLO模型。水平分为无结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关联结构、抽象和扩展,和前面05的水平划分很像。具体到化学学科中,最简单的是描述,然后是表征、关联、预测和整合。这些是学生进阶的具体表现。

如何制订等级性评分标准(自上而下的模式)

特别要提醒的是,现在制定评分标准容易有个误区,最高水平的标准描述得最多,低水平的标准描述得很少,似乎是把其他水平的答案当做正确答案的错误版,这是不对的。每个水平的表现都是真实的,是对的。学到一定的阶段,就有相应的认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认识是错的。

这种方式是把一个理论具体化。它的难点在于各位老师的理论水平,SOLO模型是否合适,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很考验老师们的理论水平。(拓展阅读:比格斯SOLO分类理论)

第二,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比如我们出过一道开放性命题:

然后我们搜索了很多人的回答,有专家、大学生、高中生等,分析每个人是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取/回忆了什么知识,做了什么推理。

从中,我们提取了以下变量:

并做了分类:

纵轴代表术语用得好不好,横轴代表知识是否结构化。图中的五个圈代表五群人。这样的分类和前文专家根据理论做出的分类非常像,因为它们都符合一个人从外行慢慢变成专家的历程。

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可能更便于老师操作。先找到一道开放题,然后找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回答中的特点,把这些特点用文字描述出来,就能构建出一套标准。

最后,我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评价做好,解决“只有分,没有内容”的问题,中国教育也会更上一层楼。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