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栾静文 |《竹节人》教学设计

2023/9/1 17:15:51  阅读:51 发布者: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感受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检查预习

1.你会读吗?

  PPT出示“读读写写”字词,指名读,改正错误,齐读。

重点强调多音字:攒

1.你会概括吗?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和同学们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纠正字音,了解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程度。

三、整体感知

现在,挑战升级:快速浏览课文,试试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玩”“迷”。

明确:这两个字都可以,文章归根结底是围绕“竹节人”来写的,主要写如何“玩”竹节人。

四、 细读文本,感受乐趣

(一)从文中我们得知,竹节人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是怎么制作的呢?

首先,先找出说明竹节人制作过程的段落(第三段),齐读,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这样一个用料少,步骤简单的竹节人,只有“我”做吗?

明确:“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从“总是”“特别”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大家都在做竹节人,而且做了很多。

提问:大家为什么都做呢?为什么做这么多呢?

明确:因为竹节人“好玩”。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竹节人的制作步骤及所需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简易的玩具也能带来乐趣。为下一环节的进行做好铺垫。

(二)聚焦8-19自然段,画出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句段,读一读,与同学交流一下你体会到的乐趣。

提示:我最感兴趣的是第(  )自然段(读相关句子),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预设:1.“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体会到同学们永不知疲倦地玩竹节人,玩的入迷。)

2.“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写出了僵住的竹节人直挺挺、一动不动的可笑模样,体会到玩游戏的快乐与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3.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感受同学们之间玩竹节人时互相较劲儿的乐趣(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展示——齐读)

4.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体会到了突然翻转,带来的欢乐。)

5.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通过观看视频,体验情景,配音朗读,感受作者在回忆童年玩竹节人时,内心的热血澎湃,更能突出竹节人的好玩。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思考:一般来讲,写搏斗场面都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呢?

PPT提示:

(三)思考:文章为何要写老师没收竹节人这个“意外事件”呢?

提示:仔细阅读文章第20-29段,通过筛选关键词句,感受两个对比,即老师形象前后对比,“我”和同桌心情的前后对比。

为什么我俩两手空空却“心满意足”呢?为什么“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呢?

明确:当我们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的时候,我们心中怨恨老师不理解我们的快乐,但是,当我们偷偷看到老师也在入迷地玩着竹节人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老师也爱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不是因为我们的竹节人不好,而是我们在不该玩的场合玩竹节人。我们的竹节人能得到老师的青睐,我们更是感到自豪。竹节人不仅仅是我们学生的玩具,也是老师的玩具,我们仿佛和老师之间有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小秘密它是属于我们那个时代记忆的玩具。

这部分内容更深入表现了“我们”对这个材料简易的玩具喜爱至入迷,才会在上课的时候忍不住去玩;其次,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最后,它使得“我”在对这个游戏的回忆中加入了可爱可亲的老师,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筛选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认识,并感受作者诙谐、幽默、夸张的语言。

五、课后作业

你的童年记忆中,有没有像作者一样的趣事呢?课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转自:“商杰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