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白如︱从语法知识到诗意审美——第四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例谈

2023/8/16 16:15:51  阅读:29 发布者:

【摘要】语法知识是把握语言内部规律、提升语言运用规范性的一个重要抓手。语法教学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呈现,通过“学—用”双向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习得并巩固语法知识,同时助力语文素养的多维建构。本文以任务群“词中观月:摹月类词语梳理探究”的任务设计为例,梳理以“月”为中心语的偏正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明晰概念、整合材料、分类分析、提炼总结等探研步骤,夯实语法知识基础,感受汉语词汇及诗文的意境美感,培养建立在语理规律认知基础上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偏正结构,语法教学,审美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义教课标”)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确立为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其中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到“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1]这一表述可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板块的语法知识相联系,体现了新课标与统编教材的呼应关系,同时也为语法知识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语法教学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呈现,将语法知识作为梳理语言文字材料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夯实知识基础,形成良好语感,养成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感受汉语的民族性特征。下面就以“词中观月:摹月类词语梳理探究”为例,探讨侧重语法教学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目标定位与实施路径。

 

一、方向定位:将语法与语义、语境紧密结合

语法知识是把握语言内部规律、提升语言运用规范性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习得语法知识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工具与手段。如何使得学生通过恰当途径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是语法教学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法教学不应孤立开展,而应当融入词汇、语篇教学中,实现语法与语义、语境的紧密结合,促进语文素养的多维提升。

1. 理论基础

将语法与语义、语境紧密结合,是汉语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印欧语言具有显性的形态标记,所以西方语言学有着“形态本位”的研究特点。而汉语“是一种语法结构形式简单、语义内涵十分丰富的词根语”。[2]自《马氏文通》开汉语语法研究先河以来,许多语言学家都在借鉴西方语法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挖掘汉语自身特点。其中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汉语研究不能脱离语义、语境等要素,单纯地就语法而谈语法。黎锦熙先生提出“依句辨品,离句无品”之说,强调汉语词性的判别应当进入句子组织、依具体语境而定。[3]王宁先生关注到语法结构形式与语义内涵之间的不对称现象:在同一语法形式下,语义关系则有多种可能不尽相同。如“雪花”与“梅花”,虽然在语法形式上均为偏正结构,但“雪花”的主体是“雪”,“花”是形容雪片形状特征的语词;而“梅花”的主体是“花”,“梅”为限定花类别属性的成分。[4]在前沿研究领域,语法研究也逐渐融入整个语言系统之中,更多地与语义、语体、修辞、韵律、句法等领域相结合,形成多元互动的研究范式。因此,孤立地认识汉语语法并不可行,必须将语法与语义、语境等其他语言要素紧密结合,才能做到客观、准确地理解汉语语法和词语意义,更充分地感受到汉语民族性的特征与魅力。

2. 教学方向

将语法与语义、语境紧密结合也符合新教材、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补白板块,呈现出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材不同的特点:减少了陈述性、概念化的知识表述,增加了更多课文示例,将语法知识用更贴近学生认知的方式展现出来。2022年版义教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也特别强调:“要避免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脱离实际运用进行机械训练。”[5]任务群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也可以为语法教学的综合开展提供路径支撑。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确定语法知识教学的基本方向:将语法知识与词汇语料梳理、语义内涵挖掘以及语境综合感知紧密结合,将静态化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化的过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服务于更大范围的语文素养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感受汉语自身特点,培养建立在语理规律认知基础上的正向语感。下面就以“月”为关键词,设计题为“词中观月:摹月类词语梳理探究”学习任务群,关联偏正结构、名词、形容词等语法范畴,探讨运用语法知识挖掘汉语诗意审美的具体策略。

 

二、案例研讨:语法与语义、语境的配合模式

“月”是汉语的基础字,也是古诗文的常见意象,甚至可以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于月亮寄托了多重想象,在摹状月亮方面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材料。任务群“词中观月:摹月类词语梳理探究”以词语为单位,以“偏正结构”为线索,以诗文语境为背景,关联古诗文中以“月”为中心成分的相关表达,引导学生在运用语法知识判断、筛选语料的同时,从中挖掘富有诗意审美特征的深层意蕴。本任务群分为以下四个探研步骤。

1. 明晰概念

明确语法范畴的概念要素是开展本学习任务群的首要任务。为了避免语法知识的机械灌输,统编教材中关于语法范畴的介绍有意识地减少了概念化的知识表述,而在实际运用语法知识处理材料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提炼总结相关概念的核心特点,为材料搜集工作打下基础。

“偏正短语”的介绍在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9课课后,基于课本材料,可从中提炼出偏正结构的几个核心特征:偏正结构正如其名,内部结构有主次之分:“中心语”为其“主”,居于主导核心地位;中心语之前的“修饰成分”为其“偏”,具有修饰、摹状、强调等功能。按照中心语成分的词性类别,偏正结构又可分为“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两种。教材中呈现的材料均属现代汉语,古诗文中的偏正表达并无“的”“地”等明显标记,所以更需要学生对偏正结构的概念特征建立清晰认识。此外,教材中的一些其他知识补白内容也可作为预备知识提前掌握。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所涉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础词性类别的特点,以及“词义与语境”的概念,也有必要作相关整理与提炼,为材料的筛选与分析作准备。

2. 材料整合

材料整合环节需要进行材料的甄选与加工,具体要求如下:

1)梳理线索:以名词“月”为中心语的偏正表达。(注:只关注表月亮义的“月”,其他义项排除在外)

2)材料范围:课内或课外古诗文,可借助网络资源及字典词典进行广泛搜集。

3)材料加工:将搜集得来的语言材料进一步缩略为双音词。

材料搜集的过程也是语法知识运用的过程。学生可通过识别、筛选材料,与相邻的易混概念进行离析,从而达到巩固语法概念的目的。一些表达虽形似偏正结构,但具体判断还须联系语境。如“醉月”表示对月饮酒,“月”并不是中心词,而是“醉”这个动作发生的具体环境——月下。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又如“月明”与“明月”虽只调换“月”字顺序,但语法结构已发生变化。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中的“月明”就属于主谓结构。也有一些表达存在双重属性,如“云月”既可以作偏正结构,指云中月,也可以作并列结构,指云和月。前者如杜甫《宿青草湖》:“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强调“递微明”,说明此句主体为“月”。后者如李白《陈情赠友人》:“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云月”与“冬春”相对,皆为并列结构,此处指美好悠闲的时光。可见,语法类别的归属判断与诗篇语境密不可分,这样“偏正结构”定义就与“词义和语境”概念相联系了。在此过程中,可建议学生将一些模棱两可的材料聚合起来集中讨论。

完成材料搜集工作后,接下来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将搜集得来的语言材料进一步缩略为双音词,为下一步的材料分析作准备。如“床前明月光”缩略为“明月”,“素月分辉”缩略为“素月”。同时保留语料的原初语境,便于后续分析。依据以上材料整理方法,可搜集到不少以“月”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双音词。本文为了充分展现词语内部规律,所以材料搜集范围较广,有一些例证不限于课本之内。在任务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依学生搜集材料的实际情况而定,提倡材料资源的共建共享。

3. 分类分析

材料分析建立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分类是观察事物内在关联及相似特征的思维活动,将搜集到的词语予以分类,才能从中挖掘规律、归纳特征。这一过程涉及聚合材料、归纳整合、抽绎特点等环节,含有思维训练的特征。

从内部语法结构出发,可将相关语词分为“形容词+月”和“名词+月”两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汉语词性之间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语词在词义引申过程中也涉及不同词性的转换,所以个别语词的分类存在讨论空间,也可作为认识汉语词性特点的讨论材料。

【形容词+月】:满月、圆月、纤月、明月、朗月、素月、胧月、微月、暗月、残月、斜月、凉月、冷月、孤月

【名词+月】:扇月、弦月、弓月、蛾月、云月、烟月、松月、竹月、江月、山月、晓月、秋月

摹状修饰是形容词的核心功能,所以在偏正结构中,“形容词+名词”的搭配最为常见。研讨过程中可结合具体例证,把握形容词语义特征与诗文语境的相互配合情况。限于篇幅,本文对这类表达的语义内涵暂不详述。名词多用来指称事物,不过在偏正结构中也可作修饰成分,但“名词+月”这类结构并不能理解为“修饰语”意义与“中心词”意义的简单拼合,而是具有一些特殊的语义内涵及表达效果。下面重点对“名词+月”这类表达进行分析,从语义指向出发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形状特征

扇月、弦月、弓月、蛾月描摹的都是月亮的形状特征,这类语词的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属于比拟关系。“扇月”指形似团扇的月亮,也即满月。弦月为形似弓弦的月亮,为半月之形。当弓箭处于静止状态时,竖直的弦与弯弓相配合,类似“D”形。“弦月”一词后多用于月相系统。“弓月”为形似弓箭之月,用弓箭的弧形特征比拟弯月凸出的一边。如隋代明余庆《从军行》:“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此外,诗文中还有不少意象与弓月类似的表达。如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蛾月”亦指弯月,因蚕蛾触须细长且弯曲,故多用来比喻女子眉毛,诗文中常有“蛾眉”之称。“蛾月”亦有细长弯曲的特点。如南朝梁何逊《七召》:“绮霞映水,蛾月生天。”

2)周边环境

云月、烟月、松月、竹月、江月、山月关注的是月亮及其周围的景物,这类语词将月亮与望月所及的其他事物关联在一起,定格为一个画面,凝结为一个双音表达,最能凸显古人的审美意趣。“云月”指被云遮掩的月亮。月亮常被云雾遮蔽,影影绰绰的月光正是月色朦胧的特点所在。前文提到杜甫《宿青草湖》:“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仇占鳌《杜诗详注》:“微明曰递,见云月迭掩而迭开。”意境相似的还有“烟月”,云气如烟雾缭绕在月亮之旁,同样意指朦胧月色,但因“烟”多带有漂泊易散的特征,故“烟月”更添一分苍茫、沧桑之感。如白居易《题清头陀》:“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五代时期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松月”指松间之明月。青松苍劲、明月皎洁,故“松月”常能营造出一种幽远自适的意境。如宋戴复古《题赵庶可山台》:“松月照古今,樵风送往还。”“竹月”与“松月”类似,同样是从观月的视角出发,将遮挡视线的竹叶纳入摹状月亮的表述中。又如明高启《林间避暑》:“松风催暑去,竹月送凉来。”此诗的“松风”与“竹月”相对,构词模式亦相似,指的是穿过松林之风。可见类似的表达模式在古诗文中并不偶见。

“山”和“水”也是常与月亮共现的两类景致。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月亮常会倒映在水中,“水中月”的意象也是诗人兴发诗意的典型场景。水中之月只是天上月亮的倒影,故“镜花水月”常被用来形容虚幻的景象。与“水月”相似的还有“江月”,不过“江月”既可以指江上之月,也可以指江水中的月影。前者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后者如杜甫《漫成一绝》:“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中提到:“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这段表述正可与“山月”“江月”“松月”“云月”这类表达相照应。

3)出现时间

“晓月”和“秋月”皆带有时间信息,这两个词在语义内涵方面较为显豁。“秋月”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组合,秋季天气爽朗,月光空明澄澈。古诗文中鲜有“春月”“夏月”“冬月”的表达,而“秋月”的用例却较为常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秋”之“月”与“春”之“花”相对,皆为特定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致,可见“秋月”的景致较之其他季节更胜一筹。朱熹著有《秋月》一诗,其中“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两句,可视为“秋月”意象的注脚。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些都是吟咏秋月的著名诗篇。

“晓月”之“晓”指拂晓时分,“晓月”也即黎明之前的月亮。破晓时分往往是人酣睡的时刻,能够看到晓月之人,势必一夜未眠,或是即将早行赶路。如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岗。”“晓月”与“落日”相对,体现诗人赶路匆忙,在首句的白描之后,下一句的离愁别绪应势涌出。

4. 归纳总结

将含“月”的偏正表达进行归类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同一语法结构的框架下,古诗文中有内涵丰富、意境多样的各类表达。“形容词+月”的表达,充分体现出汉语对于月亮特征摹状的多维与细致:圆月、满月、纤月针对的是月亮的形状特征;明月、朗月、素月、胧月、微月、暗月针对的是月亮的明暗特点;凉月、冷月、孤月则更是将人类情感投射到月亮之上,且与月亮自身特性紧密结合,是古诗文情景交融的典型体现。“名词+月”的表达则充分体现出古人摹状月亮的审美意趣。蒋绍愚先生将这类由两种相关物象组构而成的表达视为唐宋诗词中最具特色的复合意象。[6]弦月、弓月、蛾月将月亮的喻体直接纳入词汇系统之中;山月、竹月、松月这些词,本身就构造出了一幅含义隽永、意境幽远的画面,可以说古人观察月亮的视线、角度已经具有了诗意审美的特色。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仅从语法结构出发,脱离语义内涵,无法把握汉语语词的意义指向,更无法揭示语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趣和文化特征。但如果缺乏语法知识,则不能将相关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聚集,也就无法通过汇总比较的形式挖掘语词之间的共同特征。因此,语法知识虽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目标,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具。语法知识与词语语义和诗文语境相结合后,其作用就不局限于语言的规范运用这一教学功能,还可以助力语文素养的综合培育。

 

三、延伸拓展:从语法到诗意的更多可能

沿着语法、语义、语境相结合的探研模式,此类学习任务群还具有可复制、可延展的特性,为“语法—语义—语境”的探研学习提供更多可能。

“可复制”是指本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可以套用到其他一些关键词或语法结构上。针对偏正结构还可考查含有“云”“水”“风”等中心词的诗文表达。如愁云、暂云、松云、春水、秋水、林水、桃花水、梅风、竹风等,均含有不少可挖掘的语义内涵和审美意趣。也可以围绕“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其他语法范畴梳理语言材料。仍以“月”为关键词,可关注“月”作主语的主谓表达以及“月”作宾语的动宾结构,如“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四更山吐月”(杜甫《月》),重点品味与“月”搭配的动词的巧妙之处。蒋绍愚先生在《李白、杜甫诗中的“月”——计算机如何用于古典诗词鉴赏》一文中介绍了不少从语法结构出发研究“月”的意象的思路,可作参考。[7

“可延展”是指深入剖析以“月”为中心词的偏正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月”的意象,进而理解“月”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特征。本文所整理的诸多偏正表达本身就是一个个浓缩的意象。在古诗文中,同一意境的语言表述有“可收缩、可延伸”的特征。以最为常见的“明月”为例,将其前后语序和语法形式略作调整,便可变化出更多诗句,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又如“松月”有“明月松间照”(王维《山居秋暝》),“江月”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晓月”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找寻与相关表达对应的诗句,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并不靠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将与“月”相关的典型意境用简约清丽的笔触描摹出来。而这些典型意象的代代传承,就凝固为具有审美特征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

审美多被视为一种个性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并非没有规律的主观感受。将语法与语义、语境相结合,可以共同构筑语理探研的学习路径。“语理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把语言现象提升到规律,就产生语理。”[8]通过语理的挖掘,可将内隐的语感予以规律化、外显化的呈现,进而促进学生对汉语审美意趣的感知和民族性特征的认识。

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集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组织形式,可为与语义、语境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提供多维助力:运用语法概念、剖析语料类型体现“语言运用”能力;聚合整理材料、抽绎内在特点关系到“思维能力”的运用;关联诗文语境、品味语词美感,可以积累“审美创造”经验;而基于语法结构充分了解汉语词汇的语义特征,则可对“文化自信”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123.

2]王宁.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 语文建设,20191上).

3]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6.

4]王宁. 汉语双音合成词结构的非句法特征[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蒋绍愚. 唐宋诗词的语言艺术[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35.

7]蒋绍愚.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计算机如何用于古典诗词鉴赏[J. 语文建设,200811.

8]王宁. 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 语文学习,20181.

[白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小学(含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211(上半月)]

转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