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ESP研究| “新文科”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内涵与培养模式

2022/11/17 16:54:38  阅读:356 发布者:

《中国ESP研究》第28

名誉主编:孙有中

编:朱梅萍

副主编:李莉文 叶兴国 蔡基刚

“新文科”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内涵与培养模式

王立非  刘和平  北京语言大学

提要:本文定义了国际语言服务学科的概念,论述了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与内涵,以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探讨国际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具体实施,最后,提出加强语言服务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服务;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内涵;培养模式;新文科

1 引言

20218月,教育部公布了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批准北京语言大学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际语言服务”专业(代码0501Z5),业界和学界讨论多年的语言服务正式进入院校学历教育体系,2021年因此成为语言服务教育的元年。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经完成2022年首批国际语言服务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学生将于2022年秋季入学。本文论述国际语言服务学科的属性与内涵,以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探讨国际语言服务教育的模式、路径与建议。

2 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3.1 语言政策中的语言意识形态

语言服务起源于传统的翻译服务,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译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发展演变为语言服务行业(王立非,2021)。语言服务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学科交叉特征鲜明。李宇明(2016)对语言服务的萌生与发展、语言服务体系、翻译与语言产业等重要概念都进行了定义和解释。美国CSA语言服务咨询公司(CSA Research2019年发布的《语言服务市场报告》将语言服务业划分为语言类服务、语言科技服务和语言相关服务三类。语言类服务主要指笔译、口译、本地化翻译、机器译后编辑及其他服务;语言科技服务主要指翻译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工程技术、机器翻译技术、数字化内容管理与出版等;语言相关服务主要包括语言企业或项目投融资、语言资产管理等(王立非,2020)。中国翻译协会(2017)将语言服务定义为: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以促进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为目标,提供语际信息转化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显然,“语言”和“服务”构成一个产业、一个行业,更是一个专业/学科。从字面上看,用“语言”提供“服务”。研究这个产业、行业和学科,首先涉及的是该学科从语言学向经济学的转向。跨语言和跨文化成为基础,信息转化、知识转移、文化传播、语言教育成为目标,为需要语言服务的不同领域提供综合服务,构成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语言服务自然离不开语言、转换和传播,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比重大幅提升,这类语言服务的质量既依赖于语言,也依赖于专业能力,而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学知识,涉及语言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专业/学科交叉成为最大特点,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最大重点,契合教育部倡导的“新文科”理念。

3.1 语言政策中的语言意识形态

屈哨兵(2016)区分了语言服务与国际语言服务,将国际语言服务定义为:为需要国际交往的个人和组织提供的外语服务,属于跨国、跨境语言服务,所使用的服务语言既包括像英语这样的国际通用语言,也包括各种非通用语言;服务内容包括外语教育和培训、语言翻译(口译和笔译)、语言咨询、语言本地化、面向对象国的外语广播、外语电视、外语报刊宣传、翻译技术工具开发等。根据上述定义,从国际语言服务学科的内涵和边界看,国际语言服务学科涉及跨国、跨境、跨语言、跨文化多个层面,其设置和建设只能依托外语学科。

在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高校需要培养更多高端人才,与机器和信息技术实现互补,国际语言服务专业更注重某类专业领域的跨语言交际专家的培养,更具复合型和专家型特征,除跨语言转换能力外,更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能力,即某领域懂外语/翻译、通技术、会服务的专家,很多情况下不再是扮演“中间人”或“配角”角色,而是作为主角,直接进入中外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领域从事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这些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为财经、法律、医学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干不了,而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领域知识和专门用途语言理论知识也不行,正因为如此,语言服务人才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蔡基刚,2022)。

国际语言服务学科与现有的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方向相比区别较大,“新文科”外语学科的内涵更加丰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应用型行业特色更加鲜明。国际语言服务是以跨语言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为依托,结合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形成的跨学科领域,重点开展语言服务理论、语言服务教育、语言服务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翻译与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培训服务、应急语言服务、法律语言服务、商务语言服务、语言服务标准化、语言文化贸易等领域(王立非,2021)。

例如,把翻译学/翻译硕士(MTI)与国际语言服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翻译硕士和翻译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口笔译”和“翻译研究”人才,“口笔译”人才面向翻译职业岗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翻译研究”人才面向翻译师资和学术研究相关工作,培养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所需的教学研究型人才。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培养目标是“语言+技术”和“语言+服务”人才,“语言+技术”方向面向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语言服务,培养企业急需的本地化技术和流程管理、语言软件工具开发、术语库建设与管理、机器翻译语料库开发、语言信息处理分析、数字媒体内容编创、技术写作与传播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语言+服务”方向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企业国际化、海外市场营销、应急语言服务、语言标准化、语言服务出口、文化贸易、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语言技术服务人才、企业语言服务人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与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差异很大。

2.3 国际语言服务人才能力特征

国际语言服务与翻译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差别很大(见表2)。从语言交际能力看,国际语言服务专业主要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翻译硕士专注于口笔译技能训练和跨文化能力提高,翻译学专业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为翻译学博士培养提供生源。从专业知识/能力看,国际语言服务专业主要掌握服务业领域相关知识和行业服务能力,如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服务沟通、市场营销等。翻译硕士和翻译学专业主要掌握翻译相关专业知识和翻译能力。从信息技术能力看,国际语言服务专业主要掌握服务信息技术、语言资源与语言数据技术和工具应用,如技术传播写作、软件网页内容编制、多媒体运维、应急沟通、语料和术语资源研发、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机器译后编辑等,而翻译硕士和翻译学专业主要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国际语言服务培养的是从事语言服务的专业化人才,语言服务行业出现许多新岗位和新工种,是口笔译人才无法胜任的,需要复合型培养和专门培训,如语言经理、网站本地化专员、语言产品经理、术语管理员、语言大数据分析员、技术写作专员、国际会展服务员、跨境电商客服员、新媒体内容策划采编、语言资产管理员、应急沟通与管理员、语言智库研究员等(王立非,2021)。

3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国际语言服务是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研究生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人员以及国际留学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3.1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数字经济发展和语言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深厚的中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语言学、语言服务、本地化、技术传播、应急沟通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工作语言和语言技术,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信息技术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能够从事企业经营、国际经贸、国际传播、政府外事、教育培训、高新科技、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本地化、内容编译、技术传播、数据分析、营销贸易、研究咨询的国际化和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

3.2 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国际语言服务专业的硕士学位。

2)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依托国家级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数字贸易模拟实验室、语言服务数据实验室(筹)、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开展研讨式、启发式、任务式教学,创设模拟教学情境,充分运用大数据与语言智能技术,侧重对学生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开展语言服务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语言服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语言企业本地化服务实践和商务服务实践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环节,具体涉及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语言行业、本地化、翻译技术、对外传播等方面,语言服务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

4)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语言服务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业导师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在职教师与有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行业导师共同指导。

3.3 专业方向

本专业设置本地化管理和商务语言服务两个特色方向(见表3):本地化管理方向聚焦本地化技术与公司本地化管理流程,为企业提供国际化和本地化解决方案;商务语言服务聚焦国际商务领域的语言服务,为语言服务出口、企业语言管理、企业国际传播等提供专业支持。在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允许的情况下,本专业还可设置其他特色方向,如涉外专利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等社会需要的特色方向(李宇明,2021)。

3.4 课程设置

3.4.1 课程构成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学位必修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选修课和必修教学环节(见表4)。按照学分要求,本专业应修满总学分40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3学分,第二外语课4学分,学位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必修教学环节(包括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开题报告)5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修满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际语言服务硕士学位。

3.4.2 教学计划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见表5)。专业必修课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两类,共计6门核心课程,12学分,即语言服务概论、计算机辅助翻译、学位论文写作与规范、本地化行业概况(本地化管理方向必修)、语料库翻译学(商务语言服务方向必修)、本地化项目管理、一般性翻译BA(外语到母语方向,即BA)。本专业选修课共计10学分,开设14门选修课程,学生从中选修5门。选修课涵盖翻译类、语言服务类、语言技术类和专业知识类四个模块,学生选课时应保持每个模块至少选择一门。

3.4.3 专业课程群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课程与其他外语专业课程区别较大,主要围绕语言+服务和语言+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设置,包括口笔译、语言服务、语言技术、语言行业知识、语言服务研究课程群。

语言服务课程群包含语言服务概论、语言服务伦理、语言服务标准化等课程。以语言服务概论课为例,该课程旨在探讨语言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涉及语言服务的价值和效用、语言服务的成本与收益等。通过文献定量分析和数据调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语言服务产业和学科的总体进展与趋势,培养研究生未来从事语言服务相关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分不同专题,如本地化语言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服务管理、语言服务贸易、语言培训服务、语言服务标准化、语言服务信息化,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企业“走出去”的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对我国企业海外语言服务能力测评,就语言服务产业和学科发展提出建议(王立非,2020)。

本地化行业概况课向学生完整介绍本地化行业的基本情况、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各个岗位的基本要求工作内容、行业最佳实践案例、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优秀行业人员的工作模式等,以期帮助学生建立对本地化行业建立整体的系统性的了解(王华伟、崔启亮,2005)。

语言技术课程群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Python与数据分析、术语学、技术传播学等课程,以本地化项目管理课为例,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基础能力的本地化项目经理助理。课程涉及本地化项目的基本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翻译管理系统、翻译管理技术等,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案例,建立系统性的本地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3.4.4 课程教学原则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课程突出学科理论与相关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习实践三个方面,在保证基本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辅相成。语言服务概论、服务贸易概论、术语学、语料库翻译学、技术传播学等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的语言服务理论视野,为学生理解或解决语言服务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计算机辅助翻译、口译、经济类翻译等语言服务实践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语言服务实践、本地化行业概况、语言服务标准化等课程,通过模拟实训、校企合作、行业实践的形式,将实际的语言服务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采用研讨式、启发式、任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服务实践与应用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语言服务标准化、语言服务伦理、本地化项目管理、Python语言数据分析等课程(管新潮,2021;雷蕾,2020),着重培养学生与真实职场接轨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模式,综合提高语言翻译、技术研发、工具应用、研究咨询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四是发挥多语种同步培养与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互补优势。面向国际留学生,采用英、法等多语种同步培养以及中外学生混合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外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互补,增强中外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是实习实践。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可采用在(顶)岗工作或实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实习/助教/助管以及校内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培养单位考核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

3.5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包括以下四种形式(学生任选一种)。

一是翻译报告。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翻译长度为20,000字(汉字或非中文单词,以下同)以上的中外源文本,类型可为商务或语言行业语篇,然后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外文15,000词或中文18,000字的研究报告。

二是术语库项目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领域基于平行文本建设双语术语库并撰写结项报告。双语术语库应包含不少于220个词条,须含至少20个无现成译文的新词和/或词汇定义不一致的术语,200个该领域常用术语。双语术语库结项报告正文不少于外文15,000词或中文18,000字,平行文本附于报告之后。

三是行业调研报告。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就语言服务行业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展开调研或分析,采集统计数据,分析调研结果,提出行业建议,写出不少于外文15,000词或中文18,000字的行业报告。

四是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语言服务领域学术论文,论文长度不少于外文15,000词或中文18,000字。

国际语言服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同时也聘请校外专家和业内专家参与论文指导、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学位论文须经匿名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程序。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语言服务行业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位论文须经匿名评审、评阅、答辩及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4 结语

国际语言服务学科的发展具有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发展成长,更需要满足现实需求和知识创新。我们建议围绕以下四个重点目标建设:一是学科理论研究,学科理论是知识创新的系统化总结和提炼,加强语言服务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理研究;二是学科团队建设,学术队伍需要有学科带头人,加上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努力培养具有语言+专业+技术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师资;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规划需要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依托,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四是搭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模式和路径,设计全新的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匹配的课程,采用全新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创建人才实习实践平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国际语言服务是外语与相关专业高度融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是“新文科”外语学科发展的创新和尝试,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本学科发展应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全面了解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和内涵,依托各学校的不同学科优势和特色,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国际知识产权语言服务、多语言资源服务、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外术语标准化、语言服务出口、国家语言安全、全球语言治理等(李宇明,2021;王立非,2021;文秋芳、张天伟,2018),为服务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注:本文选自《中国ESP研究》(第28辑),第19

转自:“北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