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最佳写作顺序是什么?
2024/7/5 17:24:59 阅读:61 发布者:
一种参考:提纲(架架) -> title -> method -> results -> intro -> conclusion -> abstract
最先搭文章骨架:确定文章标题和每章节的标题(罗列出关键词);大概确定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列出提纲。论文的骨架,可以是你的研究提纲,也可以是图片和表格。图片和表格是研究的精华,所以论文的写作可以先围绕图片和表格展开。
文章标题:用尽可能少的词来描述论文的主体内容,提供尽可能相关的信息,但要非常简洁,凸显文章关键词。
方法:你闪光点和创新点的部分,你要写的最清晰,这样别人更好懂,如果已有的,可以不用写太细,一笔带过即可。在撰写方法章节前,必须要已经完成研究,这样才可以确定好最终的方法流程及细节。在撰写章节时,论文中的内容一定要与代码相符合。在每一章节中,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进入方法介绍,先从痛点或者提出方法所基于的基本技术开始,这样易于读者理解。大部分段落最好在段落开始就表明本段的目的或者中心思想。
相关工作:核心要点在于,通过比较说明别人工作的不足,如果自己的方法是在某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需要着重讲讲他做的什么工作,我在其上面有哪些工作,从而显示出自己方法的优势和创新。
引言:一般是遵循从宽泛到具体再到宽泛的次序一步步衍生。在引言中,首先需要对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洁的概括。接着指出在本领域中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列举出前人所做出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还有什么待解决或者待完善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方案,凸显自己工作的亮点。在引言末段,可以简洁概括自己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意义或者贡献。
实验结果:图表类型尽可能应有尽有;对图表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最好是一个图表对应一个内容,可以是一个段落,也可以是多个段落。得到所有实验结果中确定哪些结果需要放在论文中,不是所有的结果都需要放在论文中,选择支持论文结论的结果(扬长避短)。
最后写摘要:需要体现科研工作的研究背景,实验方法,主要结果以及意义。这部分一定要简洁。同时,要尽量使用具体数值来表述结果,而避免使用类似good,high,very high这样比较空泛的形容词。这一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全篇论文写作过程中。
补充:
●沉浸式科研,专注投入
●多读所投方向的Top期刊,学会临摹包装
●对本研究领域工作、大牛、主流方法要门清
●先搭整体框架,列出章节关键词 (先确立主要部分,再逐步填充细节)
●按总-分模式去写,先说清楚物理意义,再解释数学意义(方法论)
●重要的实验结果尽量放前面
●不写废话,不重要的不写,目标感要强,要写的自信,有底气,对自己的工作有把握
●方法图的画细、画精美点,甚至有点小复杂点 (按写本子的要求)
●方法部分的标题methodology或approach可换成模型框架名
●让外行觉得整体能读懂,而细节又有些复杂
●在文中反复强调创新点,加深审稿人印象
●行文过程中副词转折,过渡自然
●公式字体和标点问题
●准备充分,有把握再投;因为被拒会很受挫
●不是自己有啥给别人啥,而是别人想要啥给啥!!
转自YuJinBio誉津医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