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英文写作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2023/5/8 15:42:38  阅读:139 发布者:

作者对于作品须经历多次修改已经见怪不怪,许多博士研究人元的论文进度表被打乱,只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要做的不只是写一篇学术论文初稿,实际上,极少有人能从一开始就写出完美的绪论、优美的结论与有说服力的论据,绝大多数的作者通常需要经过好几次修改

有少数的人确实很早就能达到始终如一地出色写作

多产的作家与那些刚好擅长写作的人,似乎能够比一般作者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章节或一篇论文。确实有些人可以躲在房间里用三周的时间写一本书,而且事后只需对内文进行少许的编辑。然而,这些人往往是例外而且不常见的。

曾经有过作者能奇迹似地在第一次就写出质量很好的期刊论文,并且在几乎没有修改的情况下被期刊所接受。也看过有作者花了很多年写一篇论文形。

如果有人告诉您有人花了一周写一篇论文并将其发送给期刊,请不用羡慕他们。 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作品很有可能写得不好,缺乏充分的润色,使得读者无法轻易消化。

完成初稿往往感觉像是获得一场期待很久的胜利,作者们往往禁不起诱惑而迫不及待地就将写好的初稿公诸于世。您原先不知道自己可以写得出那么多字,而如今自己却写出了一篇长长的论文; 于是急着将初稿寄给指导教授或上传至期刊网站上,并急切地等待答复。

然而,当您收到对方回复要求您进行大幅修订时,您可能无法理解为何要做这么大幅度且戏剧化的修订,顿时许多灾难化的内心戏一直上演。但事实并非如此,您的文章所需要的就是再次的全面通读与修订而已。

这也是起因于自己因为完成了一篇文章而过于兴高采烈,却疏忽了我们事先就应该进行的自我校对与修订。

但另一方面,有些人敏锐地意识到无论是在现在的初稿还是未来的完稿,他们的写作都不够好。所有关于写作障碍的研究皆表明,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严重抑制他们的写作。他们为语句苦恼,对每一句话句斟字酌,并花了数周的时间才写出他们所谓「高标准」的短短几页内容。

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一位失意的作家自信地开始写第一句话,但几小时后在褶皱的纸张包围下沮丧地坐着,悲哀地盯着空白的屏幕; 学术作家也常经历同样的情况。

在学术写作中,我们其实不需要去讨论质量不好的初稿,就是因为这是初稿,必然是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因此,不建议花太多的时间去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优美。若我们只是阅读已完成的文章,当然不会知道优秀的学术作家进行多少次的修改; 因为有那些过程,才会有丰硕的果实。

对于博士研究员而言,与他们的指导教授共同写作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接触从最初执笔写作、修改、到最后完成一篇学术作品的整个过程。

修订拼写错误、标点符号和语法、注意表达方式、整理引文与参考文献,与为了含意与叙述或论点流畅性的重要性相比,这些都是小事。无论有多好的计划或大纲,起草于重新起草时必要的,编辑则排在后面才进行。

若要建议的话,博士研究员除了他们的研究问题外,修改润色是学术写作的首要,而编辑则是次要。

转自:“辑思科研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