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重要相关理论
2023/9/6 14:33:01 阅读:67 发布者:
精英: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因其散布于各行各业,从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该词最早指质地特别精良的商品,后被社会学家所借用,成为社会学术语。19世纪后期在欧洲和20世纪30年代在英、美各国开始流行,逐渐发展成为精英理论。
精英理论:一种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认为少数人由于在智力、性格、能力、知识、财产等方面超群而在社会、政治中获得统治地位。主张对精英人物的出身、经历、文化、社会背景、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说明社会的结构,揭示政治的规律。
社会阶层冲突:社会各阶层或阶层与阶层之间因利益占有和分配关系而导致的矛盾与冲突。社会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其他标准划分的若干层次,如资产阶级中有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其二,指按照特定的标准,如谋生方式把部分社会成员结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阶层。例如,知识分子阶层就是按照劳动分工的原则划分的。社会阶层在社会利益格局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如果这种地位与其自身的贡献和付出不相吻合,而另一阶层又因为某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事实获得了超越其社会贡献的现实利益,就会导致社会阶层冲突。解决社会阶层冲突,需要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结构,建立和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相对。阶层结构呈封闭性的社会。其特征:拒绝外来思想或势力的影响;个人的地位多属固定,主要由家庭出身、种族、肤色、性别及其他先赋条件决定,极少流动性。如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泛指同外界没有往来或往来甚少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形态。
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相对。阶层结构呈开放性的社会。其特征:社会流动的经常性和广泛性;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主要是自致的,而不是先赋的。
神圣社会:与“世俗社会”相对。指传统习俗和道德规范被视为神圣不可变易的、成员受其约束的社会。其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保守性,排斥任何外来思想和文化,拒不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以防止社会变迁的发生。
世俗社会:与“神圣社会”相对。指不受传统文化模式的约束,成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过安定和谐生活的社会。其特征:无严格的行为规范,反对传统习俗;人与人之间易于相处;重视合理的与实用的文化模式;鼓励成员接受有利于这一社会的新思想、新事物。
权力社会:由各种权力关系网络交织而成的人类社会。权力关系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无不存在着权力关系。权力关系是由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和群体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社会权力维持、调整或发展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社会便会瓦解。因此社会是一种权力社会。
监狱社会:服刑人员在监狱和监禁中生活所产生的特殊社会组织。美国伊克勒墨等提出。认为其主要特点有:(1)是一种力学上的社会,服刑人员并非静态地被收容,而是与其他服刑人员、监管人员之间互相影响而形成力学上的关系。(2)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人际结合的原因只有一个,即被收容于监狱。(3)服刑人员会产生排斥监狱文化的心理,但其后将会在无意识中受其同化。(4)在服刑人员与监管人员的双重关系下,产生冲突与妥协。
转自:“社会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