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俪生:兰大史学人的“精神标杆”
他是为兰州大学历史学院和历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史学泰斗,1917年出生于山东安丘,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早年投身革命,中年转入学术研究,曾在全国多所大学任教,1957年辗转来到兰州大学。先生以其曲折的经历、独特的个性、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执著的追求,成为当今时代逸群绝伦、独具风采的学术名家,是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他就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2007年11月27日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1 历史系的发展:赵俪生功不可没
1957年,是赵俪生来到兰州大学历史系的第一年,也是建国后兰大历史系成立的第二年,师资力量薄弱、学术思想单薄,历史系就像一个刚刚搭起来的“草台班子”,面对如此窘境,兰大师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时候,我们都对历史系不抱希望了,但听到赵俪生先生要来兰大,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建新回忆说,“学校里都在传,要来一个‘大家’,得知消息的学生无不激动欢呼,大批师生自发前往兰州火车站,敲锣打鼓迎接赵先生。我能感觉到,学生们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了。赵俪生的到来为历史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当时历史系的学习风气也一改从前,学生学习的动力变大了,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我觉得有盼头了。”
“真要论赵先生的贡献,他带动了一个学科的发展,这一定是第一个要写的。”杨建新如是说。
1958年,刚过44岁的赵俪生被划为“右派”,派往山丹县农场接受改造,口粮定量每月21斤,不足一个孩子的定额。很快,兰大文科下马,教师群解散,历史系被并入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范大学)。
“每当我回想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山丹农场倒卧地铺,饥肠辘辘,点个用墨水瓶自制的小油灯,还在捧读《左传》以此疗饥的场景,就会让我想起路边乞食的读书人。”赵俪生的女儿赵?在其作品《孤灯下的记忆》里这样写道。
那段日子里,赵俪生的处境非常困难,后来他收到时任兰大校长江隆基的电报,要求他返回兰大。
“那时候我被学校派往中央民族大学进修,才逃过一劫,每每听闻赵老师的不幸遭遇,我都感到十分难过。”杨建新说。
回到兰大,摆在学者们面前的又是一个新生的历史系,只有仅存的十几个老师。“即使这么难,我们几个老师也不愿意混下去,我们想要做实事。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赵俪生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选择了不被看好的‘农民战争史’进行研究,后来又选择了‘土地制度史’,都搞出了不小的名堂,并出了相关著作,这部著作为兰大历史系特色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杨建新说。
此后,兰大历史系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期,敦煌学、民族学、一带一路、中亚研究等研究方向纷纷出现,并且主办了3本学术期刊——《敦煌学辑刊》、《西北史地》、《苏联历史》。一个系有3本期刊,在当时全国都很少有这种情况。此后,兰大历史系的特色办学越发成熟,赵俪生功不可没。
2 讲台就像舞台:将自己完全融入其中
虽然自己的教学经历并不平顺,但赵俪生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依旧专心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作为兰大的宝藏,赵俪生是无数学生的榜样,大家都以能有幸听到赵俪生的课而感到骄傲。
1978年,赵俪生一下子招收了7名研究生,他以爱犊之心将这7名学生喻为“七只九斤黄”,基础课和专业课全由他一个人包办。名义上是给研究生上课,可教室里却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教室外也挤满了学生,文科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来蹭着听他的课。
1982级学生是赵俪生授课的最后一届本科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永明是1983级的学生,赵俪生这个名字当时在学生中间如雷贯耳,让人肃然起敬。有一年冬天在街上,刘永明偶遇了这位传奇人物。一起的同学悄声说:“快看,这就是赵先生。”伟岸的身材、一头白发、长方脸、大棉衣,这是刘永明的第一印象。“赵先生长得高大威武,如果穿上军装,肯定就像大将军一样。”同学们倾慕地议论着,有些同学动不动要激动地模仿赵先生独特的手势和话语。同学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去听赵俪生的讲座。
每一次上课或讲座前,赵俪生都会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来提前备课,把该堂课上需要用的文献资料整理一遍,然后思索推敲讲授的内容体系,把提纲和重要的资料记在小本上,一些细节都会仔细考虑好。“我上课是理论派和考据派的折中使用,每教一段,先对这一段历史作一个总述,我在备这一段总述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工夫,有时候要翻二十四史里的很多东西,把脉络理清楚……既有考据又有理论,学生很喜欢。”赵俪生在他的《篱槿堂自叙》中写道。
刘永明毕业留校后,正好赶上赵俪生为助教进修班主讲《中国思想文化史》。“每次上课,赵俪生都会换上一件干净的白衬衣。高超的讲授艺术,高度的概括性,对史料娴熟的运用,每一句话都不是临场发挥,而是提前拌好了‘佐料’。他不提问,也从不批评学生,讲台就像舞台,赵先生就像个演员一样,将自己完全融入进去,在讲台上边走边讲,然后再自己感叹一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听课的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会分神。”
赵俪生生前工作照。照片均由兰州大学提供
3 独特风范:兰大史学人的“精神标杆”
赵先生讲课的气势、激情以及游刃有余的风姿,如同一门艺术,直到今天一直被后辈们称颂。上世纪90年代初,赵俪生不顾年事已高,在兰大旧文科楼1001教室给学生们开讲座。120多个座位的教室中连过道都挤满了学生,没能进入教室的学生都挤在窗外听。后来家人劝阻不让赵俪生再去讲课,说讲课回来后好几天精神、体力都不能恢复,就像大病了一场。
可对赵俪生来说,沉浸在学术世界里是幸福的,能够把所学传授给学生更是自己肩负的重任。
说起赵先生的治学,刘永明感叹道:“赵先生学问博大通透,理论思维能力、宏观驾驭能力都极强,见解深刻而精辟,常常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我自己做了学术之后,回过头来再看,的确感叹不已。我有时候感觉到,如果把学术比作捕猎,一般人用尽浑身解数,挥汗如雨,如能得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赵先生则像高空盘旋的雄鹰,一旦发现猎物,便俯冲而下,迅猛自如,毫不拖泥带水。”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说:“赵俪生先生作为资深历史学家不负自己的盛名,他宏大、通透,做事直切要害,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赵俪生的存在,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兰大历史系的今天离不开赵俪生的辛劳和付出。先生搞研究的路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世时特别支持我们这些后辈的工作。”
一个火源加上N个拾柴人就构成了今天的历史文化学院,赵俪生就是这个火源,他将自己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
2007年11月下旬,赵俪生重病住进了省人民医院。11月27日,先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赵俪生老先生离世已经12个年头了,但在众多兰大人心目中,先生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远去,他杰出的教育思想、崇高的人格风范依然回荡在百年兰大的校园里,成为兰大史学人的“精神标杆”。
在赵俪生眼中,他只是一介布衣,但他给后代留下了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那就是不忘书本,勤于笔耕,乐于施教。
来源: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武永明 实习生 李金雯
转自:学术治愈系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