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生日

    类别:散文 作者:江泳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9/25 7:12:16 网友阅读:1319次 网友推荐:4次  字号:   

    生 日

    小的时候,对生日并没有太深刻的记忆。上学后,接触的同学多了,又识了几个字,才知道生日原来是个

    应该庆祝的日子。

    我的生日是阳历9月23日,秋高气爽的季节。那时的西北确很荒凉,通往学校的路是用煤碴铺成的,远远

    望去,黑沉沉路面,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星星点点的光亮,两旁的垂柳,一棵接着一棵,直通到天边,

    秋季的深绿,浓得让它们抬不起头来。

    几乎从来没有汽车驶过,偶尔会有一驾那种两匹马拉的车得得而来,扬起一股土腥味的烟尘,赶车的人把

    竹杆系着红布条鞭稍的长而细的皮鞭在空中抽出“叭”“叭”的脆响,比我大一些的男孩子这时候会勇敢

    敏捷地追上去,轻轻一跃,就如雨后蜻蜓落在草尖,轻盈地就扒在大车后厢板上……由于是两轮车,所以

    车轩部分立刻会抬高些。和善一些的车主笑一笑,喊一嗓子,再把鞭子在头顶舞的风响,吓跑就算了;有

    的则阴阴的假作不知,口中尚唱着“一马——离了西凉界……”的秦腔,打点精神,出其不意将鞭稍向后

    猛甩,抽得车板尘土飞扬,有的孩子就被抽中,中弹一般从空中跌落,爬起后捂着脸上凸起的血痕大声咒

    骂。侥幸未中的终究多,团在一起嘻嘻哈哈笑着,只一会儿,浑忘了刚才危险的闹剧。

    我和同学小胖很要好,每天结伴上学。因为小,跳起也够不到车厢板,所以总是看的时候多,参与的时候

    少。但跃跃欲试的心情却密密地缠满心头。小胖其实也并不胖,瘦瘦小小的,许是他刚刚生下时胖些,故

    得有这个不大确切的名字。

    我们两家的条件都不甚好,我家也许更差些,兄妹四个,还有70多岁的姥姥一同生活。家里常吃的主食是

    叫做“两掺”的馒头——就是把白面和玉米面掺在一起蒸的馒头。那时候建厂初期,从遥远的东北迁来,

    一切都要白手起家,父母都很忙,回来时往往晚上八、九点了,我和哥哥就摊上做饭的差事,生火是我的

    责任范围。

    这一天放学较早,我和小胖一路兴高采烈,而我的兴致尤其高些。因为这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觉得应该

    庆贺一下,于是就神秘兮兮地许愿:“小胖,今天我妈能给我一毛钱,你信不信?”小胖不信,我说你看

    着吧,我这就找我妈去。今天——是我的生日!

    妈上班的单位就在路旁的工厂,每天都路过。进去的时候就一眼望见,妈和许多大人坐成一排,围着桌子

    忙着叠铁片。我把愿望咬着耳朵对妈讲了,妈犹豫了一会,小声说你先回家吧,妈今天没带钱,我说我

    不,眼泪快下来了。

    有阿姨过来笑着问:“小杰子来啦,哟,怎么哭啦!”妈就极尴尬。她从来不打我,可这次她打了我一巴

    掌……

    那天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忘了对小胖说了些什么,反正是我第一次自己要郑重欢庆的日子,终究没有如

    愿。

    现在想想,那时候妈一定的确没有带钱,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还有老人孩子。一毛钱差不多要相当于

    二、三天菜钱了,更何况为了一毛钱去借,大人的脸面也下不来。贫困的年代,年如何过都不知道,何况

    生日呢?

    而今介于中年人的我,常想起这些细碎的往事,也愈发理解了父母,理解了自己娇惯着的孩子。

    现在,每逢老人过生日,我总会预先就在当地最好的饭店订好一桌丰盛的菜肴,把兄弟姐妹全家都叫来,

    儿孙十几人,热热闹闹地阖家举杯祝福他们。让勤劳一生的老人们知道:我很爱他们,就像他们爱我一

    样!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