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宜昌我的家

    类别:散文 作者:calder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7/26 12:04:24 网友阅读:460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宜昌我永远的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猪年,人生第一次踏上宜昌的土地。中学生随团旅游,到过玉泉寺,到过三游洞,到过葛洲坝船闸。夜船过船闸时,汽笛声尤为轰鸣,宛如牵引十五岁少年的心醉入江中,随浪摇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龙年,我第二次来到宜昌。属于走访亲戚,在朦胧少年淡淡的印象中,洪涝之后的城市,百废待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鸡年,我第三次来到宜昌。响应国家统一分配,在这里安顿下来,成全永久的家。乘坐南下的列车,满腹经纶的热血青年兑现毕业后有所建树的承诺。

    有幸参加三峡工程建设,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成为长者呵护赐教的后生,成为上级培养的苗子。有幸三峡工程的机缘,与我的“妻”相识,见证者是高家溪后山顶的独树。那一年的三八节,我作为英俊青年被选中为春游大部队搬运上山的行李,在山顶第一次认识我的“妻”,留下一个小合影,合影中有“妻”、她的另外两位同事和我,那时,“妻”在我心中留下第一次深刻的印象,内敛、好人缘。

    在后来的工作间隙,有事没事地跑到“妻”的办公区和宿舍区串门,混个脸熟。久而久之,“妻”给我留下贤惠、睿智、本分的印象,我给“妻”留下勤俭、勤奋、有前途、绩优股的印象。正常交往了近两年,确立了恋爱关系,到了九十年代猪鼠交接年份的冬天,我们领取了结婚证。但是,没有自己的房,所以,一直过着游离生活,妻守护着他父母的家,我守护着单位的集体宿舍。

    时至九十年代牛年春节后,一纸调令将我派往海南工地,满不情愿地离开了宜昌。在海南,工作起来特别疯狂,整个人晒的黑又亮;生活方面,靠工地指挥部的“大砖头”联系外面的世界,通过0717-6447448转三峡再转高家溪调度室,与妻通话半小时,变成情感奢望。有妻在的时候就有家,同年夏天,妻扮成好似“上海滩冯程程”的模样来到海南看望我,我陪伴妻游览了东郊椰林、三亚、文昌、海口,之后赶在台风来临之前离开了海南。坐上湛江至襄樊路过宜昌的火车,囊中羞涩地度过“漫长”的旅途,中途还让妻忍受了一顿饥饿。

    经过一场南行颠簸,感受人生的不易,感受身上的责任,感受更要担当给予妻一个温暖的家。于是同年的八月三十日,租房当婚房,给妻一个“盛大”的结婚仪式,让妻真正成为我的新娘。

    蜜月之后,再也不愿离开宜昌,不愿离开我的妻,借故没有再回到海南的工地。辗转到了三峡永久船闸工地,毕竟离宜昌不太远,虽然不能常回家看看,但至少心理距离还可以接受。

    虎年五月二十五,迎来儿子降临这座水电城,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加幸福的色彩。陪伴儿子的长大,日子过得很拮据,苦了妻,也苦了儿子的外公和外婆。

    九十年代兔年的七月,再度离开宜昌,从此,工作一直漂泊在外,宜昌好似家的驿站,半年光顾一趟,一趟有一个月吧。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视频、录音传递家的信息,记录儿子成长的过程。跨世纪的兔年至蛇年在青岛工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马年辗转湖北的襄樊、监利,羊年到了安徽,猴年至狗年在河北,又一个猪年到了内蒙古,同年中叶离开服役15年的施工单位,来到七彩云南。

    云南一呆至今整七年,与妻筑成的家,更多成为心灵的融合和慰藉,以及假日的祈盼。回到妻子的身边,感受莫大的幸福感,其乐融融。

    我们搬过四次家,日子过得仍然清贫,但心境安逸,毕竟有贤妻的默默付出和呵护,有贤妻的静静祈祷和祝福。三生有幸我的妻,感激祝福我的妻,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宜昌,是我故土,是我妻儿常在的地方,有妻儿就有家,宜昌是我家,宜昌是我永远的家。

    2014年7月25日calder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