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九开八闭话重庆》的短文,叙述的是我们重庆这座古城的历史沿革,其中重点描写了通远门,东水门两座硕果仅存的“开门”,而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推荐,我刚刚去过的,也是重庆城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闭门”,他的名字叫---人和门。
人和门,明朝戴鼎大修重庆城所建,顾名思义取“天地人和”之意,是重庆古城“九开八闭”中的一座“闭门”,他位于太平门和储奇门之间,面对长江,在老《重庆歌》里有“人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之说,意思是当年人和门的旁边就是古时候重庆的“市政府”,所以可想而知其旧时的繁华程度;而所谓“闭门”,即象征性的城门,不通人车,仅仅作为军事瞭望的用途。尽管如此,在“老重庆”的记忆里,他依然有着“神”一般的存在,是老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上个世纪20年代,重庆老城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可能因为当时的政府对文物保护不够重视,所以大量的城墙,城门不是被拆除,就是被掩埋;通远门,东水门非常幸运,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他们被保存了下来;而人和门同其他14座城门的命运就难说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决定着他们的生死..................
光阴似箭,沧海桑田,时间转瞬前进到21世纪一零年代,历史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巧合,与其他14座城门相比,人和门显然还是幸运的,在2012年的一次旧城改造中,被岁月的尘埃掩埋在地下近百年的人和门被一处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意外发现,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同样是城市建设,不同的是城门的命运;重生,人和门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打造与维护,如今的人和门,已经被政府开辟为一处城墙遗址公园,紧邻新建的白象风情街;老城墙仅余200多米,几株坚强的老黄桷树在有些风化的墙体上生根,依然那么的枝繁叶茂,见证着这里数百年的风云变换。而作为主角的人和门,虽然高只有5米,宽不过两米,因为属于“闭门”,城门洞内用密集的条石进行了封堵;他没有通远门的高大气派,也没有东水门的热闹喧嚣,仿佛只能静静的挺立在这里用身上的斑驳无声地向世人述说着往日的峥嵘,看似清冷,却也显得更加沧桑;几名老者在城门前摆谈着这座城门的前世今生,那是一种厚重的情怀;虽然现在知道人和门的人不多,甚至于路过这里的年轻人只是为了去时尚的新白象街,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九开八闭”只剩3座城门,而人和门是唯一健在的一座“闭门”,岁月已经让他沉沦了近百年,他的新生,是来之不易的,是对重庆历史的唤醒,在这座四周都是“水泥森林”的城市,他理应得到大家的认可与珍惜。
宁静,或许有些孤单,但也许只有宁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