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 2018.1.22;前一段时间,与朋友一起去长沙天心阁游玩,望着那块励志碑帖、高悬的警钟,看到重建的天心阁,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遗迹,不由心潮起伏。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天心阁始建于明朝,清乾隆时期复修过,也在这场大火中毁于一旦,只留下残垣断壁;1983年,重新修复。天心阁见证了长沙城的兴衰荣辱;见证了长沙人的苦乐哀愁;见证了日寇铁蹄的践踏!“沧桑兵火,欲将世事问天心”!
今天的天心阁
绿荫重重庄严肃静
一块励志碑铭
一座高悬的警钟
伫立在花园的正中
那么醒目
那么令人悸动
轻敲警钟
浑厚久远其声低沉
浩渺之声回荡苍穹
......
凭栏聆听
时而
刀光剑影
战马奔腾
那是为保卫长沙城
英魂们愤怒的厮杀声
时而
听见数万同胞在大火中
挣扎的悲鸣
时而
犹如风马摇铃轻缓
镇静安神
似抚慰冤死的魂灵
为祖国而战的英灵们
......
文夕惨案洗长沙
千年古城化为尘
数万同胞魂不甘
凭籍钟声诉悲情
毋忘国耻常警醒
雄鸡高歌国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