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进城,当年可是个稀罕景致,计划经济时代,一年到头在地头战天斗地修地球抠工分,可没有随意进城市的自由。那时候乡下真穷,什么都缺,城市里人的各种福利待遇农村人可是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可是教学生的老师却微笑着说:“等等吧,早晚乡下和城里一个样的。”地处城郊的农民总算还有个盼头,当年最大的盼头是国家政府征用土地,那年头能有什么群众上访告状?想都来不及呢。到时候摇身一变放下锄头吃上商品粮,进工厂做职工,那可就是意味着从此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用粮票、烧平价煤、能论资排辈福利分房。然后就可以高傲地面对偏远地区修理地球曾经是同类的农民,看来还是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还是身份决定着一切。
城市里什么都新鲜,今天看来不伦不类寒碜掉渣水泥砂浆勾缝五六层高的砌砖结构火柴盒式宿舍楼,当时的感觉就象中国的深闰大小姐头一次见到洋裁缝,哇噻,好高啊。至于为什么只盖五六层高不再往高了处盖了呢?后来才知道咱们是计划经济,再高要计取建筑超高费了(超过六层或者说超过20米都得计算),不说那么多了,说多了列位也不明白。井底之蛙是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的,而这个井口还要盖个井盖子,你就别想再开溜了,出去的家伙那叫“盲流”,现在好久再没有听过这个叫法了。乡下人背地里也真不服气,凭什么你做城里妞我就得做乡下娃?凭什么你生下来就有那么多的福利待遇而我就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凭什么乡下的姑娘嫁到城里就只能找个残疾脑残的主儿,嫁个好人家就算前世的造化候门深似海?是你城里人智商高人一等还是天生异禀我就得伺候你?把你放在我的位置你也未必比我强得到哪里去?我菜农种的菜就得让你吃还挑肥捡瘦一颗大白菜剥得只剩那么点,吃多了能把你噎着?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本来就是相对自由而平等的,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自由流动,有了自由与平等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乡下人的不服气一忍就是几十年,象个受尽公婆白眼气受的小媳妇,人家可都是亲儿子亲闰女,咱可是外来人口。后来和一些南方经商的朋友交流人家就告诉我,当年北方人的思想地域观念是很强的,我们算是南蛮子,根本不被接受,只能算是个过客式的局外人。大家都是来自南方农村,为了生活才跑到北方来的,很难融入当地城市生活。尽管天天也是生于此长于此。梁园虽好却非久恋之地,这时不是我们的家,当年最大的想法是做生意赚点钱后是回老家盖房娶个老婆,怎么会想到在这里买楼房啊。
大批的农民工进城,还是在政策开放以后的事情。这个群体质朴无文,文化素质偏低,算是一种弱势群体,所从事的都是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干不屑去干的艰苦性危险性高的职业。比如建设工程工地,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女人则是餐饮服务业、卫生保洁保姆,再不然就是流动式的小商贩。此后时期就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家庭小作坊、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家族企业,被国老大的国企老大哥戏称为“游击队”、“杂牌军”。放下锄头拿起刀枪闹革命的农民兄弟,你们那个小作坊能鼓捣出什么名堂来?瞧你们厂连围墙也没有,厕所简陋得连门也没有装,哎呀,这种条件怎么行呢?当时的城里人信条是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才做个体。也难怪受人家白眼,当时大家做的项目都是给国企打下手打零工的承揽活儿干,自己感觉都不爽,又岂能怪受人家白眼?咱充其量不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益补充,怎么着也轮不上你做主体啊?也就是一只鸟笼子里鸟的水平,你也飞不了多高。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岁月的风风雨雨历程,几经大浪淘沙折戟沉沙长风破浪,当年的许多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形就象二战以后的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岛国,当时有人以一个彪形大汉和一个小男孩儿来比喻两国情形,然而现如这个小男孩儿长大了。经过六七十年代经济实现起飞突飞猛进,经济战、贸易战倒把老大哥搅得焦头烂额自悔养虎为患,气得再也不许小男孩儿免费乘车,记得以后上车必须买票啊,没有我哪有你的今天?美国人象个美女一样的吃醋捻酸。形势不同以前啊,去年的黄历今年就看不得,因此总要把新桃换旧符啊,乡下人发现以往里总是喜欢昂首挺胸走路的城里人有的人精神头一下子好象有点蔫了,底气也不那么足了,愤世嫉俗大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辈也多了,到月准发的铁工资也不那么保险了,钱包也不再那么鼓鼓的了,隐隐听到一些什么诸如医改啊、房改啊、改制啊原本和他们毫不相干的名词,忍不住一种幸灾乐祸式的心花怒放:哈哈,你们也有今天啊,也总算获得一种阿Q式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哥们儿别怕,我们家粮食多得都吃不完,再说年年地里都有啊,不够吃说句话,我给你装几袋子来,他也获得了一种优越强者心理式的满足感。
乡下人在城市里见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人情事故,漫馨与冷漠,光辉与无耻并存,不过他们早就修为的见怪不怪荣辱不惊不动声色了。世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早餐晚餐也不会有,现在做一个城里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用不着通过招工进厂托关系找指标挤兑参军名额;也用不着再花高价买个什么实际用途也没有的城镇商品粮户口本本儿。城里费用可是不低啊,你消费得起就请便。倒是乡下有许多免费的东西,入厕没有人跟您要如厕费,卫生费、停车费、物业费也是闻所未闻的东西,你真得收他也楞不会给你。
城里人大多是很过于精明的,他可以精心算计怎么用水而不让水表走字;精心对别人算计而对自身身上嘴上可并没有那么吝啬;吃公家饭的和吃自己饭的永远是两条航线,尽管时不时相交或正交或斜交;单位的帮帮派派热热闹闹并不亚于金庸小说里面的江湖英雄大会;领导头头的或英明伟岸或昏庸无能;身手矫健英勇神武追打街头商贩的城管人员,此情此景好象在看香港的警匪片;小市民炒期货、炒股票、炒彩票没他不敢炒的,整天就梦想着天下掉下来个林妹妹正落在他们家里;厂家商家薄利保本、惨淡经营;大老板产业大亨操纵楼市指点江山的大家气度,有的还会写博客,真是千古奇文;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政府维权机构、农民工工资拖欠扯不完的牛皮,踢不完的球赛,永远没有谢场之时;泡沫经济时代总有人想囤货奇居一夜暴富,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说来也怪,户籍改革大门放开以后,人们对城市之梦的热情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了,“感情城里人生活的也并不容易啊,不太象咱们想象的那样,”人们会有更加冷静理智现实的选择。不过人间悲欢离合,自是缘份不同,当年一块出来打拼的乡邻伙计儿时玩伴人家人模子狗样的买房买车,操着南方风味的普通话一代和新二代做着准市民加入进来,正在融洽入这个城市,哥们儿又是一种什么感觉?
乡下人的思想并不愚昧无知和落后,文化水平自身素质偏低的现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后天的努力一切都会改变的,当年笨笨的傻哥哥也会变得聪明睿智开朗起来。这个社会并没有亏待每一个人,你的一天是如何过来的?人家的又是如何过来的?就会看到根本的区别。人生的定位完全取决于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这一回的选择可不能怨天由人,至于是做城里人还是做乡下人,完全是您自身的自由。
套用一个电视剧的名子算是本文的结尾吧,《为了新生活,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