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留头不留发

    类别:散文 作者:君子坦荡荡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7/9/25 23:58:35 网友阅读:677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现如今美容美发也算得上是个热闹行当,美女帅哥半大小伙花在头发上的时间很多,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后面一看分不清是男是女是洋人还是中国人。年长的人看不惯摇头叹息:“不可教化、不可教化,”大男孩儿冷不丁一回头呲牙一笑:“不顺眼您别看,头发怎么样和你有什么关系?”

    想想也是,人家头发怎么样和你有什么关系?盖头发这种东东好象和社会风气、天下兴亡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象咱们中国的足球国脚再怎么臭和国家大事似乎关系不是很大。不过留什么样的头发是个姿态问题,如果是个学生,还是规规矩矩的好。

    讲起学生头发的事情就想起了我们当年的学生时代,上中学的时候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候思想开放的还不够,那种新潮现在看来就象中国的土裁缝做出了头一件西装,实在是怡笑大方。

    我们那个时候学校规定男生一律留平头,女生留短发,因为学校地处农村,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穿校服。那时候玩新潮标新立异算是异类,学校领导眼中的异己分子,当时的留长头发也并不是玩新潮而是懒得去理发。当时的教导处主任主管学校风纪,对这种事情管得很严格,专门以苟查为能事,那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想起来感觉还是相当有趣。

    那天赶上下午上体育课,我们一律操场上出操。这时候教导处主任忽然来了和体育老师耳语几句,就从队伍里抽出了几名学生。现在看来学校是早有准备的,挑的都是清一色的长头发,不过都是男生。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反正学校经常找学生去干杂活,也没怎么想乖乖地跟人家到教导处去了,顺便补充一句,这几个人中也包括我。

    一进教导处就发觉情形不对,屋子里已经挤了七八个高中部的学生,都和我们差不多一律“长毛贼”,还有一位颇有点长发飘飘的感觉,一个男生这样的确说不过去了。屋子里只有四把椅子,坐着几位老师,桌子上放着理发的推子和剃刀,看来主任要讲几句话。

    主任姓丁,是从北京过来的,听说还是个满族人,底下有人给他起个绰号叫做“宫里来的”,听听都好笑。他五十岁的样子一副干条脸绷着不冷不热地说:“今天把你们请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学校是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地方,来的学生呢,都是有点问题的。一个学生怎么可以没有仪表呢?今天就是要把你们的长头发剪掉,下不为例,再让学校发现了你们可要准备要理高价发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十几个人依次排好队伍,由学校老师拿着手动推子挨个理发。不过现场条件十分简陋,连个洗脸盆脖子上围的白布也没有,就这么干理吗?现场只有一桌一椅、一推子兼一剃刀而已。初中部的都是小孩子没有什么,高中部有几位可是胡子都老长的,看上去有点小老头的意思。这学校还管刮胡子修脸吗?老师们有这门手艺吗?我满腹狐疑胡思乱想着。

    理发足足理了一个下午,可以看得出理发的老师手抖动的相当厉害,还没有人敢去用剃刀。拿惯了教鞭的手来拿推头发的推子是种什么感觉?真是种很滑稽的事情。可是现场并不幽默,学生哭丧着脸说:“您就稍微给我留长点吧,老师,难看死了。”老师一边理发一边笑着说:“你得了吧,我这里累得够呛,后面还好几位呢?你这可是免费的啊。”“光头,”主任厉声喝斥,“一律光头,”结果毕竟不是专业,理完发一照镜子大伙都乐了,这可怎么出去见人?光头不算光头,平头不算平头,高低不平这里的理多了,那处又理少了,看来什么也不是外行做的,四不象的光头弄得一屋子人哄堂大笑。主任平时是不苟言笑的人,但是我发现他笑得也是很天真。

    理完发天都快黑了,现场一片狼籍,当然是自产自销啦,我们一边收拾现场一边相互取笑:“你们都是才从少林寺里出来的啊?”第二天上学大伙清一色的戴上了帽子,等这要命的头发长出来后再摘了吧。

    有的学生私下说咱这主任做事情可真损,干的这事情那是清朝在江南的作法,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咱这主任说到底是清朝满族,对咱们汉人有偏见;咱这主任是旗人吧,不知算是满族哪一部分的?是金兀术哈密赤那边的还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这边的,当然一切也无从知晓。

    不过有了这些线索,一些淘气鬼开始动歪脑筋了,有人在教导处门上用油笔写了几个字:“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想处理也得先征得同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反清复明,人人有责”。好象主任也没有真得当回事,没多久字迹也被用油漆处理掉了,并没有人追查此事。

    时光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当年的老主任现在也不知道还健在不健在?如果健在的话也就是七十开外的古稀老人了,他也应该在家里尽享天伦之乐了。

    想想当年的事情,真是一种幽默的享受。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