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拉
在 2021/8/18 16:35:55 对 思想教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122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课题:省部级
- 有无回复:无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较难
- 见刊周期:2个月
- 该刊可发:博士独作
投稿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我的点评:3月初投稿,三月底收到拟用稿通知,要求按照专家的外审意见作部分修改,并删减字数,返修后一周左右收到了编辑部的清样,并要求再次核对引文文献,而后顺利发表了,收到样刊4本,后期通知有稿费,暂未收到。审稿周期大概是一个月左右
kiwi
在 2021/8/16 21:43:43 对 行政与法(原:政法丛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见刊周期:2个月
- 该刊可发:导师二作
投稿主题:竞争法
我的点评:主题偏热点,4月初投稿,中下旬收到电话说录用并要求加导师,原因为我不是985211学生,还好导师也为我破戒加了二作。因为想评奖学金(该刊为SCD在我校评分较多)所以和编辑老师说希望能够尽快见刊,没想到六月份就发出了。前几日收到电话有编辑老师和我要了卡号准备发稿费,数量未知。
狗儿跑得快
在 2021/8/13 13:58:49 对 求实(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5个月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课题:国家级
投稿主题:党建
我的点评:感觉编辑态度很好,也很认真负责,文章比较符合主题,自己投之前作了多次的修改。重视文章的理论性,最好有点政治学或哲学的功底最好
小书童
在 2021/8/13 12:25:37 对 交大法学(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3个月
- 稿件字数:20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较难
- 该刊可发:硕士独作
我的点评:为《交大法学》点赞,应该不存在学历歧视的情况,审稿流程也相当规范与严格。本人在读研究生,4月初通过系统投稿,一个月左右后系统状态变为二审,点击“查看审稿意见”显示专家1的意见为“建议送外审专家作出评价”;二审专家有两位,审稿也比较迅速,半月后即返还了将近3k字的退修意见,审稿相当认真、严苛,甚至对于部分字词都提出了意见。后因学校事务性工作多,通过站内信向编辑申请延迟返修,编辑很爽快的回信表示理解。最终修回时间比编辑部希望修回的时间迟了一个多月,修回后随即进入二审重审阶段,之后通过进入主编三审阶段,三审耗时半月左右最终录用,有邮件通知。所有上传的稿件都是匿名的,故应该不存在学历歧视的情况,因考虑到该文本人导师前后指点了很多,在三审之前方于系统内添加了导师(教授)信息作为第二作者。整个流程相当透明、清晰。排刊虽然遥遥无期,但该文也是对读硕期间于写作上成长与提升的纪念,感谢万维网提供的平台!
发C是唯一“救赎”
在 2021/8/12 9:36:26 对 中国法律评论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这真是我见过最体贴作者的C刊,必须宣传一波:
尊敬的作者:
您好!
稿件收到,感谢您对《中国法律评论》的信任与支持!
来稿将进入我刊稿件评审流程。如两个月内未收到我刊回复,视为稿件未被采纳。
在上述两个月内,您可将稿件同时投给其他期刊。
但在收到我刊初审通过的通知后,如确认愿意于我刊发表该文,请撤回向其他期刊的投稿。
谢谢!
《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
123456
在 2021/8/11 1:40:15 对 法治与经济(原:法制与经济)(不收版面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真没想到8月9号的即兴评论竟引发诸位如此热议(请允许我用热议一词,哈哈哈)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或者说为“长夜漫漫”作证吧,我和“长夜漫漫”并无任何联系,如果有懂技术的朋友可以查询评论的相关ip地址,也可佐证我和它并非大号小号,并且我和它也不认识。(解释如此,是为了大家就事论事,别搞偏了方向)
其次,正如评论中一些朋友所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黑刊的朋友也有它的道理,认为杂志改过的也有依据,谈不上谁对谁错。而我8.9的评论只是因为我觉得说它黑刊的那几位朋友言辞过于激烈了,所以才有了那个评论。其实这个万维也是想为大家投稿提供一些比较客观的杂志情况描述,至于对杂志的内容价值评价是比较淡化的,大部分关注这个杂志的朋友都是社科出身,想必也知道价值评价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大家不如减少一些价值评价,多一些客观事实陈述,想必那样更有利于其他朋友的参考与选择。当然,实在想辩论也无伤大雅,毕竟真理越辩越明,但请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也算是保留作为文人的一丝气节。
最后,回到问题的最初,其实把这个杂志作为黑刊与否,并不能解决一些朋友所说的学术氛围的问题。因为根源并不在此,关键在于制度,尤其是以发文章论英雄的相关制度。在此就不做展开,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文章,就拿最近的评学位来说,高校扩招,师生比失调,就业环境对高学历的痴迷,学生浮躁等因素的催化下,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高校学生又有多少能静心于学术,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并且貌似社会也不需要如此多的人全部去搞学术。这样背景下,这种迎合部分人需求的学术杂志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说,杂志发文质量低确实不好看,但也真的没到学术不端的程度(最起码目前还没)。
大家初心都是好的,希望学术圈有学术氛围,但可能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一步一步走吧,一下子全砍掉也不现实。那只能寄希望于诸君努力,改善我国学术环境了。
(辩论支持,但不要人身攻击)
为什么我大半夜写评论?一是看到评论区这么热闹,想参与参与。二是晚上喝了一杯奶茶,太精神了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