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晓嘉
在 2020/11/23 15:37:44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今天看了《史林》杨善群老师写的《姜太公的籍贯和早期活动》。论证出来姜子牙在今天山东,河南等地的活动历史,并且演义出来姜子牙的许多故事。1935年,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到了陕南,还没有落脚点还不知道离陕南不远的陕北,就有一支红军队伍。后来,看了报纸,才知道陕北有一个徐海东领导的红军根据地。于是决定到陕北去。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之前,当时有没有报纸?姜子牙会不会那么清楚地知道西岐周文王那么贤明?那时候,山东和河南的语言可以通吗?道路有那么方便吗?
说了这么多,那么,杨善群老师总结的那些姜子牙在河南山东的那些事迹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吗?也不是,这些资料只能说明,姜子牙是一个率领着一个有许多不同姓的家族组成的,有几十个人或者一百多人组成的一个小部落,类似于”后稷”后代公刘,古公亶父等率领部落迁移到彬县,迁移到岐山一样,姜子牙的祖先,也经过这样的迁移,只不过古代语言没有那么丰富,姜子牙祖辈事迹也没有整理的那么清楚,姜子牙祖先许多辈的事迹,后世史官记录转抄写时,没有注明解释,而且古代语言不发达,往往一个部落得到了一个称号,上一个首领使用,后面的首领也使用同一个称号,
科研小白
在 2020/11/20 15:21:00 对 道德与文明(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18000字
- 我的职称:副教授
- 我的学历: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难
- 见刊周期:尚无出版
我的点评:系统投稿,一个月后被拒稿。估计是初审的时候,编辑就没看上。
太平令
在 2020/11/19 16:50:21 对 中国道教(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4个月
- 稿件字数:4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有无课题:无课题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4个月
- 该刊可发:硕士独作
投稿主题:道教历史风俗
我的点评:这个刊物让我很头疼,中间联系编辑询问审稿进度,回复说没有看到分稿有我。。。自己再投吧,当时最近一期的确没有我。后面无意中在其官微发现文章竟然在下一期刊发了,我完全不知道文稿是否有修改、编辑也没有跟我联系说过相关事情,中间还去另一边排队的地方撤稿很是狼狈。
拿到刊物之后发现文稿没有很好的编辑修改,只是很大手笔的砍掉了一节,瞬间让我的文章跟之前研究相差无几、很是乏味了。哎,砍掉的地方花了很大精力去多方求证,现在没有了就很难受。
请大家一定注意他不通知可能就会刊发,四个月时间一定等到最后,,不然就会很麻烦。
新用户(ID:147838)
在 2020/11/18 18:44:57 对 文史(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2个月
- 稿件字数:30000字
- 我的职称:讲师
- 我的学历: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退稿有回复
- 投稿难度:难
我的点评:两个月就退稿了,退稿信如下,难道是文章质量达不到要求,一头雾水。
您好,承蒙惠寄《#######》一文,已拜閲過。尊稿誠有學術參考價值,但本刊來稿量較大,用稿率甚低,作爲綜合性季刊,每年只能發表兩三篇#史研究論文。限於版面,編輯部不得不以較爲苛嚴的標準對國內外學者賜下的絕大多數稿件做出割捨。綜合考慮文章的選題分量、研究難度、創新程度、投稿規範以及本刊發文標準、用稿數量、特別是近幾個月來#史研究領域總體來稿情況等諸多因素,建議您選投其他較爲合適的刊物,以利早日發表。
又,本刊自2018年起多次在《稿約》中請求各位作者在賜稿時提供打印本和電子版各一份,本次您似未提交電子版,未來若再賜稿,還希留意。
感謝您的支持,望今後繼續對本刊多加關注和幫助!順祝
撰安
《文史》編輯部 敬上
荆小嘉
在 2020/11/18 11:42:51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钻木取火”是不是专家说的钻木头发热,用来取得火种吗?不是,其实就是钻进森林取得火种,因为古人很早就知道使用火了,在知道使用火之前。肯定还没有制造出来“钻”这样的工具,而且从自然界取得因为森林起火或者雷击起火燃烧的火种很容易。又可以想得到,古人不会那么古板,也不会凭空研究出来,利用钻木头发热可以得到火种,首先想到的就是取得自然界火种,后来大家使用火多了,肯定是去其他使用火的部族去取得火种,不论是去取得自然界火种,或者去其他部族取得火种。都需要穿过丛林。都是值得纪念。值得歌颂的事迹,“钻木取火”可能是类似于中国古文献里面歌颂祖先故事的其中一句,由于年代流传,整个诗歌都散失了,或者因为缺失。其它语句无法读懂。只留下这一句可以单独理解,但是,今天把它理解为通过钻木头取得火种,显然是不对。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钻进入森林,通过艰难跋涉,小心保存。取得火种,从而改变了古人生活。
荆小嘉
在 2020/11/17 10:37:49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 今天发现的历史新材料。不足以认定“烽火戏诸侯”是凭空编造的,因为我们不足以否定西周时期,人们没有使用烽火传递战争信息,如果使用烽火,必然在使用过程中跟诸侯产生误会,这样的误会被史官说成烽火戏诸侯也是难免的,至于是不是一定就是因为褒姒,这个可能不一定,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诸侯,是拱卫镐京周边的诸侯,而非分封中原各地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