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认证信息

广告

最新期刊点评

电音桂桂子电音桂桂子 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23 16:10:03 对 人文天下(原:戏剧丛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5天
  • 我的职称:副研究员
  • 我的学历: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见刊周期:2个月

投稿主题:公共文化

我的点评:文旅融合主题的文章见刊非常快

荆晓嘉荆晓嘉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23 15:37:44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我的点评:今天看了《史林》杨善群老师写的《姜太公的籍贯和早期活动》。论证出来姜子牙在今天山东,河南等地的活动历史,并且演义出来姜子牙的许多故事。1935年,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到了陕南,还没有落脚点还不知道离陕南不远的陕北,就有一支红军队伍。后来,看了报纸,才知道陕北有一个徐海东领导的红军根据地。于是决定到陕北去。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之前,当时有没有报纸?姜子牙会不会那么清楚地知道西岐周文王那么贤明?那时候,山东和河南的语言可以通吗?道路有那么方便吗? 说了这么多,那么,杨善群老师总结的那些姜子牙在河南山东的那些事迹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吗?也不是,这些资料只能说明,姜子牙是一个率领着一个有许多不同姓的家族组成的,有几十个人或者一百多人组成的一个小部落,类似于”后稷”后代公刘,古公亶父等率领部落迁移到彬县,迁移到岐山一样,姜子牙的祖先,也经过这样的迁移,只不过古代语言没有那么丰富,姜子牙祖辈事迹也没有整理的那么清楚,姜子牙祖先许多辈的事迹,后世史官记录转抄写时,没有注明解释,而且古代语言不发达,往往一个部落得到了一个称号,上一个首领使用,后面的首领也使用同一个称号,

SMELLYSMELLY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3 15:52:30 回应:

平时发一些感想也就算了,一笑而过。但是仅凭臆想攻讦任何一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你还没有资格。

荆晓嘉荆晓嘉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3 16:36:53 回应:

有些老师的文章,错误太明显了。你觉得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姜太公一个人有那么多的经历吗?而且那时候是奴隶社会,一个人不是一个部落首领,必须就是某个部落的奴隶,因为所有人都是必须臣服于一个个部落里,才有人通婚,组成家族,共同生活,共同抚养后代,如果你是一个只有几个不同姓的小部落,你这个部落如果不臣服于其他大部落,别说被大部落消灭,就是你自己这个小部落一直近亲繁殖。也会自取灭亡,何况姜太公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活。姜太公的后代,一直是一个君王,率领他的臣和奴共同生活,他的祖辈,可能也是一个小君王,只是他这个君王势力很小,只能是其他大部落君王的臣,看待历史,要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情况,西周以前,中国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除了首领可以结婚娶外族女人,其他的人,如果是一个人,根本没有部落里的人员跑出来跟你结婚,首先,部落有权利的人不允许,第二,就是你找到媳妇养育后代了,这些后代又怎么跟别人结婚?因为你不做其他大部落的臣或者奴,人家就不可能跟你通婚,

荆晓嘉荆晓嘉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3 17:34:33 回应:

杨老师在这篇文章开头,把羌族跟姜姓,这两个字同样讨论,就完全错误,羌是一个族,跟汉族,回族,满族等一样使用,姜是一个姓,跟张王李赵一样使用,扯羌和姜的关系,估计是杨老师学生写的,

苦逼的科研猪苦逼的科研猪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4 9:04:50 回应:

学术研究本来就是百家争鸣,为何不能质疑?有质疑,有思考,才有进步。

leilei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4 9:46:36 回应:

有些老师的文章,错误太明显了。你觉得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姜太公一个人有那么多的经历吗?而且那时候是奴隶社会,一个人不是一个部落首领,必须就是某个部落的奴隶,因为所有人都是必须臣服于一个个部落里,才有人通婚,组成家族,共同生活,共同抚养后代,如果你是一个只有几个不同姓的小部落,你这个部落如果不臣服于其他大部落,别说被大部落消灭,就是你自己这个小部落一直近亲繁殖。也会自取灭亡,何况姜太公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活。姜太公的后代,一直是一个君王,率领他的臣和奴共同生活,他的祖辈,可能也是一个小君王,只是他这个君王势力很小,只能是其他大部落君王的臣,看待历史,要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情况,西周以前,中国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除了首领可以结婚娶外族女人,其他的人,如果是一个人,根本没有部落里的人员跑出来跟你结婚,首先,部落有权利的人不允许,第二,就是你找到媳妇养育后代了,这些后代又怎么跟别人结婚?因为你不做其他大部落的臣或者奴,人家就不可能跟你通婚。 荆老师,您上面所说的观点都是猜想,需要有历史文献或出土资料证明的。例如,姜太公一个人有那么多的经历吗?这不是猜谜,这需要历史资料证明的。您提出了这个疑问,您需要证明他,不能靠猜测。如果不能证明,那就伪论,说话需要负责任的。学术就像拳击一样,要懂得基本的拳击规则,您都用上脚了,那别人就不和您玩了,建议多读读经典著作,多学习、少批判,世界上不仅你很聪明,比您厉害聪明的人多着呢,要承认自己的少知,这样才能进步,固执偏激是有害处的。

荆晓嘉荆晓嘉给他发短信 于 2021/1/12 18:09:37 回应:

我不知道你是真不懂历史,还是说中国历史都是神话,首先我说的话,肯定有文献资料论据的,只是篇幅所限,不能几万字都写出来,第二,你有论据,你来说说,古代人怎么生存,怎么婚姻,怎么演变??你的老师说的姜子牙那么多事迹。你觉得在古代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他能做到吗?这种常识性的逻辑都不符合,这样的结论,就不能质疑吗?我说的话都是你说都是噫猜,你说,那一句话不符合逻辑和文献记载?我批评的话,都有证据,你拿出来论据再说,别只说我是瞎猜,是不是你要用理论来说,我说姜子牙仅他一个人,做不到那么多事情,因为那时候生产力和社会情况根本不允许,

荆晓嘉荆晓嘉给他发短信 于 2021/1/12 18:39:37 回应:

你先把我说的话反驳再说,我说古代人生活不是一家一户生活,是互相臣服的,由一个家族首领为中心的集团,,还有,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姜子牙一个人,不可能做那么多事迹。你先说我说的对不对?你的观点是什么?你不说自己观点,永远没法反驳你。你只是攻击我,又没有理论,我怎么跟你辩论???

科研小白科研小白 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20 15:21:00 对 道德与文明(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18000字
  • 我的职称:副教授
  • 我的学历: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
  • 见刊周期:尚无出版

我的点评:系统投稿,一个月后被拒稿。估计是初审的时候,编辑就没看上。

太平令太平令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9 16:50:21 对 中国道教(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4个月
  • 稿件字数:4000字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 有无课题:无课题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投稿难度:中等
  • 见刊周期:4个月
  • 该刊可发:硕士独作

投稿主题:道教历史风俗

我的点评:这个刊物让我很头疼,中间联系编辑询问审稿进度,回复说没有看到分稿有我。。。自己再投吧,当时最近一期的确没有我。后面无意中在其官微发现文章竟然在下一期刊发了,我完全不知道文稿是否有修改、编辑也没有跟我联系说过相关事情,中间还去另一边排队的地方撤稿很是狼狈。 拿到刊物之后发现文稿没有很好的编辑修改,只是很大手笔的砍掉了一节,瞬间让我的文章跟之前研究相差无几、很是乏味了。哎,砍掉的地方花了很大精力去多方求证,现在没有了就很难受。 请大家一定注意他不通知可能就会刊发,四个月时间一定等到最后,,不然就会很麻烦。

胖胖的胖胖的 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9 15:52:21 对 清史研究(原:清史研究通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2个月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见刊周期:其他

我的点评:又被拒稿了。。。9月22日投稿,10月6日收稿,11月19日退稿。。。我是学术辣鸡无疑了。。。。。。

大象大象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19 16:48:56 回应:

退稿有多种原因,如研究方向与期刊选题重点不符,编辑偏好,约稿与自由投稿比例限制,刊期安排已经过长且难以确定为不耽误作者等都有可能退稿,努力尝试即可。

胖胖的胖胖的给他发短信 于 2021/6/10 16:52:23 回应:

感谢各位鼓励

新用户(ID:147838)新用户(ID:147838)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8 18:44:57 对 文史(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2个月
  • 稿件字数:30000字
  • 我的职称:讲师
  • 我的学历: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退稿有回复
  • 投稿难度:

我的点评:两个月就退稿了,退稿信如下,难道是文章质量达不到要求,一头雾水。 您好,承蒙惠寄《#######》一文,已拜閲過。尊稿誠有學術參考價值,但本刊來稿量較大,用稿率甚低,作爲綜合性季刊,每年只能發表兩三篇#史研究論文。限於版面,編輯部不得不以較爲苛嚴的標準對國內外學者賜下的絕大多數稿件做出割捨。綜合考慮文章的選題分量、研究難度、創新程度、投稿規範以及本刊發文標準、用稿數量、特別是近幾個月來#史研究領域總體來稿情況等諸多因素,建議您選投其他較爲合適的刊物,以利早日發表。   又,本刊自2018年起多次在《稿約》中請求各位作者在賜稿時提供打印本和電子版各一份,本次您似未提交電子版,未來若再賜稿,還希留意。   感謝您的支持,望今後繼續對本刊多加關注和幫助!順祝 撰安                《文史》編輯部 敬上

萝卜萝卜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18 19:39:53 回应:

《文史》给发退稿信的都是文章质量不错但因为各种原因发不了的(主要是版面少,作者职称低等等),质量不达标的稿件一般都是了无音讯石沉大海的。

湖南大土鳖湖南大土鳖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2/14 23:41:11 回应:

想请问一下,您有收到通过初审的通知吗,还是直接收到退稿意见?谢谢~~

荆小嘉荆小嘉 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8 11:42:51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我的点评:“钻木取火”是不是专家说的钻木头发热,用来取得火种吗?不是,其实就是钻进森林取得火种,因为古人很早就知道使用火了,在知道使用火之前。肯定还没有制造出来“钻”这样的工具,而且从自然界取得因为森林起火或者雷击起火燃烧的火种很容易。又可以想得到,古人不会那么古板,也不会凭空研究出来,利用钻木头发热可以得到火种,首先想到的就是取得自然界火种,后来大家使用火多了,肯定是去其他使用火的部族去取得火种,不论是去取得自然界火种,或者去其他部族取得火种。都需要穿过丛林。都是值得纪念。值得歌颂的事迹,“钻木取火”可能是类似于中国古文献里面歌颂祖先故事的其中一句,由于年代流传,整个诗歌都散失了,或者因为缺失。其它语句无法读懂。只留下这一句可以单独理解,但是,今天把它理解为通过钻木头取得火种,显然是不对。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钻进入森林,通过艰难跋涉,小心保存。取得火种,从而改变了古人生活。

想发权威的青椒想发权威的青椒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7 20:49:28 对 史林(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我的点评:投稿一个多月,都还未初审,根本就没看呢

HarukaHaruka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1/20 19:21:28 回应:

一直是“待处理”状态

gzu111gzu111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2/29 22:57:04 回应:

投稿不是显示的是初审么?

撑蒿人撑蒿人给他发短信 于 2021/3/10 16:35:18 回应:

请问后来回复了吗?我也是投稿一个多月,未处理,给那边发邮件也没人回复。

荆小嘉荆小嘉 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7 10:37:49 对 历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是否录用:直接录用

我的点评: 今天发现的历史新材料。不足以认定“烽火戏诸侯”是凭空编造的,因为我们不足以否定西周时期,人们没有使用烽火传递战争信息,如果使用烽火,必然在使用过程中跟诸侯产生误会,这样的误会被史官说成烽火戏诸侯也是难免的,至于是不是一定就是因为褒姒,这个可能不一定,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诸侯,是拱卫镐京周边的诸侯,而非分封中原各地的诸侯

新用户(ID:295253)新用户(ID:295253)给他发短信 在 2020/11/13 9:53:10 对 盐业史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8个月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朋友3月投稿,刚刚(11月)被拒。 中间一直自己电话询问进度,甚至告知不要转投。 本以为至少也是修改后收录,也不算白白耽误一年光景。 被拒也不说明如何不好。 这个期刊至少在审稿专业度上还有较大提升潜力。微笑

akjyakjy给他发短信 于 2020/12/7 11:21:40 回应:

同样的遭遇,2019年投稿,期间查稿几次,告知不要转投。拖到现在退稿。大家小心这种刊物。

只想躺平只想躺平给他发短信 于 2021/9/4 13:20:54 回应:

不是核心了,没必要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