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fxcsjs.cn
(202504期)
3、刊内邮箱:fxcs@licp.cas.cn
4、刊内电话:0931-4968280
5、官网微信公众号: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30日出版。
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投稿须知
【2025年04期信息】
感谢您对《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的青睐,欢迎您的来稿,投稿前请您认真阅读本刊投稿须知,凡不符合投稿须知要求的文稿,本部概不受理。
1 版权、学术规范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本刊的版权转让协议,投稿即表明作者同意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投稿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包括勿一稿多投和杜绝抄袭、剽窃等,保证做到编辑部有关版权转让协议书中的规定.
2 来稿范围
本刊设综述、分析测试新方法、分析测试新成果、分析测试经验介绍、大型仪器功能开发、大型仪器维修与维护、大型仪器科学管理、仪器自主创新等栏目.
2.1 综述 反映当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参考文献以近5年发表为主.不得少于8 000字,并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800~1000字符的英文摘要.
2.2 分析测试新方法、分析测试新成果本栏目所交流的分析测试新方法和新成果应突出其创新性和实用性.6000字左右,并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600~1000字符以内的英文摘要.
2.3 分析测试经验介绍分享分析测试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一般在6000字左右,并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900~1500 字符的英文摘要.
2.4 大型仪器功能开发、大型仪器维修与维护报道和交流科研仪器的改进和功能扩展,分享仪器维修及维护技术.6000字左右,并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800~1000字符的英文摘要.
2.5 大型仪器科学管理分享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及开放共享的经验.5000字以上.
2.6 仪器自主创新介绍仪器的研制及自主创新研发进展.6000字左右.
3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3.1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
3.2 本刊除印刷版外,还有网络版本.稿件一经录用,所有版权即由作者转让给本刊.稿件刊出后,本刊将一次性付给作者所有版本的稿酬.
3.3 来稿应观点明确,数据完整、可靠,论点清楚、准确,文字精练、流畅,层次分明.需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4 题目简洁、明白,并附英文题名、作者所在单位英文名称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
3.5 文稿所述研究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重要基金项目,请注明并给出标准基金全称及批准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攻关项目论文,可提前安排发表.
3.6 中图分类号请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3.7 摘要包含目的、方法、主要结果与结论四要素,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要2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尽量详细,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
3.8 引言部分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而且要起笔切题,切忌绕圈子.主要写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预期的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3.9 文中试验部分,应对使用的仪器型号、生产厂家、测试条件和精度、数据的有效值位数、所用试剂的纯度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加以说明,能足以使他人重复实验结果.
3.10 只选最必须的图、表和照片.插图按规范认真描绘,线条要均匀,不可涂改、污损.图上字符数码必须工整到位,标值线、标值、标目必须齐全,标值必须准确,纵横坐标标目使用法定的量符号及单位,放在坐标外侧居中,下注中英文图题.表格须编号并附题,采用三线表列出,上注中英文表题.
3.11 结构式不得夹杂于行文中,缩写或符号在第一次出现时均予以说明.容易混淆的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大小写英文字母,英文O和数字0,各种符号的上、下标或两级下标,各种符号的粗体、斜体字母等须清楚,必要时作旁注.
3.12 计量单位使用“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不使用已废止的量和单位符号.
3.13 参考文献建议15篇以上,尽量引用本刊相关文献,以引用先后顺序编号(以上标形式注于正文相应处),必须引用作者直接阅读的文献,内部资料、私人通讯一律不得引用,已录用待发表的文章需引用时必须注明刊物名称.作者不超过3个时,需全部列出,超过3个时,只需列出前3位,其后加“,等”或“.etal”,作者之间不用“和”字,分别用“,”隔开,本刊执行新的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示例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姓名.文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所援引部分或论文的起止页.[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信息]
中文例:[1]李志明,刘桂芬.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银样品前处理的讨论[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5.11(1):71-74. [LI Zhiming, LIU Guifen. Discussion of sample processing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 Analysi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2005.11(1):71-74.
外文例:[2] Jungbauer A. Preparative chromatography of biomolecule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3,639(1):3-16.
(2)图书:[序号]著者姓名.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中文例:[3]竺可桢.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3.
外文例:[4] Sanderson R T. Chemical bond and bond energies[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6:23-30.
3.14 一稿不能两投或多投.编辑部一经收到来稿,将及时函告作者,不接受的会尽快退还本人.
3.15需要修改的稿件,将由编辑部抄送审查意见请作者修改.修改稿应附有对审查意见的逐点说明,以便复审.
3.16 稿件经编辑加工定稿后便不得更改,作者在收到校对清样后,仔细校对后返回编辑部.
3.17 来稿一经发表,即按规定寄付稿酬,并赠送该期期刊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