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工程科技>>航空航天

航空材料学报 (官网投稿)

简介
《航空材料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办刊宗旨:展现中国航空航天材料研究最新学术进展,促进航空航天材料技术发展,搭建科研人员交流平台,推动航空航天材料进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论文等。
本刊为:高质量科技期刊(T2),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自然科学), RCCSE(中文权威A+)(2023第七版), CSCD核心(2025-2026),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jam.biam.ac.cn202504期)

3、刊内电话:010-62496277

4、刊内邮箱:hkclxb@biam.ac.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航空材料学报(hkclxb)

2025814日星期四

               

 

《航空材料学报》简介及投稿注意事项

202405期信息】

 

一、期刊简介

《航空材料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中文双月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联合主办,《航空材料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航空材料学报》被国内 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在航空、航天类学科期刊中位居Q1区;同时被ScopusCSAINSPEC等国外数据库收录。多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论文电子数据除提供给CNKI、万方数据、维普、学习通等数据库外,同时提供给中国航发下属各成员单位、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中国航空学会等相关单位。

二、收稿范围

航空航天、新能源动力用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先进制造工艺研究等学术成果;实验、仿真模拟、性能表征与应用评价等研究内容;研究论文、重大项目进展、综评述文章、技术发展路线图、观点文章、研究快报等文章类型。来稿应具有创新性、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流畅。

三、投稿说明

1)请登陆《航空材料学报》网站:jam.biam.ac.cn进行投稿。

2)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文档,最好不超过50 M,大于50 M的文档有可能出现上传失败的情况,需要进行压缩。

3)论文撰写具体要求请参阅网站“投稿指南”中的“投稿须知”、“论文模板”等文件中的要求。

4)论文发表后给作者提供电子版单行本,并赠送当期纸质期刊。

四、其他约定及说明

1)作者请自留底稿。正常审稿周期不超过2个月,可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程,如逾期可打电话(01062496277查询。

2)论文从入库到纸刊出版的平均周期为810个月,因审稿速度、作者的修改速度都会对发表周期产生影响,每篇文章的出版周期差异较大。

3)投稿作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切勿一稿多投,并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须遵守有关保密原则,来稿不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及技术秘密。

4)稿件在投稿前请在原单位完成保密审查等手续。

5)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作者声明》后,不得擅自改动。

6)编辑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校对稿经作者校对刊出后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7)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版权归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网络出版权及提供给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机构(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的权利。

 

《航空材料学报》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1 征稿范围

本刊仅刊登国内外未公开发表过的具有应用前景的航空航天材料的综述和研究论文。来稿应具有创新性、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流畅。

2 投稿约定及说明

1)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文档,最大不超过10M,大于10M的文档无法上传,请务必压缩。

2)本刊不收取审稿费,但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250/页,彩图费用另计),在录用通知中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的具体信息。论文发表后,支付一定数量的稿酬(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

3)获得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项目,请注明基金类别和基金号,基金号也可录入到Acknowledgement项目中。

4)文章字数要求:研究性论文5000~7000字;综述论文8000~15000字。

3 论文书写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3.1 摘要

摘要为论文耳目,其内容应为文章的核心精华。它独立于正文而存在,应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中文摘要以200400字为宜,英文摘要400~600 words,不拘于中文摘要的直译,但应意义完整内容较中文摘要更为翔实。

编写注意事项:

1)研究论文摘要需包含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或结论三部分内容。通常直接指明研究问题不需要背景信息,如需介绍背景信息以不超过一行文字为宜,过程和方法应尽量详细陈述,结果或结论应明确列出。

2)综述论文摘要应对文章所述内容的核心思想进行简明归纳,如研究现状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的具体趋势等。

3)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洁明了。英文摘要尽量用短句子并同时句型尽量不单调,采用现在时态叙述。

4)摘要中最好不要出现类似本研究是对过去工作改进等词语。同时也不必谈及未来计划和对什么工作有意义。

3.2 引言

研究论文的引言(前言)部分以1000字左右为宜。引言部分应包含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本工作的研究内容三部分。研究进展应为最新进展、引用文献应包括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好不进行二次引用)、中英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5篇。

3.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且在文中引用出应“[文献序号(右上角标)]”顺序标注。参考文献格式可参考《论文格式要求》。

3.4 关键词

关键词以3~5为宜,最多不超过7个。关键词应能代表论文的核心内容。

4 其他约定及说明

1)作者请自留底稿。正常情况审稿周期为2个月,可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程,如逾期可打电话(01062496277查询。未录用稿件,只通知退稿。

2)论文从入库到出版的平均周期为68个月,因审稿速度、作者的修改速度都会对发表周期产生影响,每篇文章的出版周期差异较大。

3)稿件在投本刊前请在原单位完成保密审查等手续。

4)本刊通过投审稿系统技术支持以及万方、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辅助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投稿作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切勿一稿多投,并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须遵守有关保密原则,来稿不涉及国家政治、商业及技术秘密。若发现作者来稿未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的情况,本刊将对稿件进行退稿处理,两年内不再接收此作者的稿件,并通知所在单位。

5)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作者声明》后,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需要所有作者签同意书后,编辑部可同意更改。

6)编辑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做编辑意义上的增删加工。校对稿经作者校对刊出后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7)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及提供给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机构(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的权利。稿酬在论文发表后一并支付。

发布日期:2023-11-30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