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邮箱:lzxk2009@126.com
4、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老子学刊》稿约
【2024年02期信息】
《老子学刊》是由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本书坚持马列主义指导原则,以发掘道家道教思想和传统国学智慧为特色,以传承优秀文化、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健康水平、服务现代生活为宗旨,注重学术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力求雅俗共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稿、老子专题研究、道藏专题研究、易学新论、道家道教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探索争鸣、研究生论坛、学术动态等。
本书海内外公开发行,凡是有关老子、道家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关涉道家哲学及道教义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均欢迎赐稿。本书所刊发之文稿均为作者之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观点;同时,凡有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之情形,由该文稿作者承担相应的一切法律责任。
本书对来稿拥有修改、删节等相应权利,如果投稿者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告知。基于传播和推广学术思想之考虑,本书对所刊发的文稿,拥有转发、推送等权利,如果著作权人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告知,如未说明,视为同意。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书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书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等收录。凡向本书投稿,则默认作者同意其文章收录其中。
来稿请以电子Word文本发送至本书编辑部电子邮箱,并附上作者的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以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系相关事宜。
本书编辑部的联系地址、联系人及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或者《老子学刊》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610064
联系人:于国庆、李冀、余晓红
电子邮箱:lzxk2009@126.com
《老子学刊》撰稿须知
【2024年02期信息】
一、来稿应包括论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地、单位、职称)、正文等内容,字数一般控制在7000-12000字。
二、引文出处或者说明性的注释,请采用脚注,置于每页下,具体格式为:
(一)文中格式:以括号①、②……为系列标记,文中设序号:xxx①
(二)脚注格式:脚注序号须与文中序号相对应。具体规范如下:
1.凡引用专著,须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如:
①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版,第25 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页。
2.如果引用《道藏》《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须注明:作者、书名、丛书名、册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如:
①〔汉]严遵:《道德真经指归》,《道藏》第12册,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6页。
3.如果引用期刊论文或论文集论文,须注明:作者、篇名、期刊(论文集)名,期刊序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如:
①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哲学动态》2009年第2期,第9页。
②圆顿子:《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张广保:《超越心性:20世纪中国道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 页。
4.如果引用译著,须注明:国籍、作者、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如: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5.如果引用报纸文章,须注明:作者、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
①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2日,B1版。
6.如果引用外文文献,须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如:
①Millton M. Chiu, The Tao of Chinese Relig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