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4期):
https://gzg.cdut.edu.cn/
3、刊内电话:028-84078996
4、刊内邮箱:gzg@cdut.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2025年03期信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杂志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动态,凝练2025年度重点选题方向如下。
一、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政策创新
1.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测与动态优化机制
2.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党政同责制度的地方实践与效能评估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乡村振兴效应
4.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与公共利益界定的法治路径
5.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6.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治建设
二、绿色低碳与生态安全关键技术
1.“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与碳汇能力提升
2.矿山生态修复的智能化监测与长效管护机制
3.海岸带生态韧性评估与陆海统筹治理模式
4.生态保护红线内人类活动监管的技术集成应用
5.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利用协同优化
三、数字赋能与智慧国土建设
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数字底盘”构建与数据治理
2.遥感AI解译、区块链技术在自然资源中的应用
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与风险预警模型
4.智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管控
5.生成式AI在国土空间规划辅助决策中的伦理与规制
四、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新能源产业用地标准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联动机制
2.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与国际合作路径
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区域差异研究
4.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
5.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蓝色国土空间优化
五、国际比较与治理现代化
1.国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比较与中国经验
2.国际国土空间治理的比较与中国经验
3.欧盟《数字李生地球计划》对中国智慧国土的启示
4.自然保护地法治建设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
投稿说明
1.内容要求:注重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鼓励跨学科、跨尺度研究,倡导数据驱动与案例实证。
2.格式规范:参照本刊官网投稿模板,字数10000~13000字,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编辑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双月刊)投稿须知
【2025年03期信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创刊于1984年,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是一份刊载资源、土地、矿产、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科技和管理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其科技性、学术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来稿可通过登录本刊编辑部网站http://gzg.cdut.edu.cn在线注册投稿或通过E-mail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gzg@cdut.edu.cn,邮件主题必须为“作者名投稿:文章名”。请作者注明姓名、电话、E-mail地址、通信地址及邮编,并请提供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姓名、单位、电话、通信地址和E-mail地址。
2.来稿力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合乎逻辑。全文长度一般宜控制在5000~10000字。
3.文稿请按如下顺序书写:中文题目(一般为20字以内,若太长可用副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标准英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请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职务或职称,研究方向。论文若获得项目资助,请注明资助单位与项目名称;国家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署名作者应是文章创作的参与者,并对其文章内容负责。
5.中文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短文,一般为200~300字。摘要请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采用第三人称主动态表达;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作诠释和评论(尤其自我评价);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6.凡文稿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的,请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并请用右上角方括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跟注在正文引用处(未公开发表的如:内部资料,请用脚注的形式标注在正文下方),并按下列格式附在文末。
①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②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④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⑤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⑥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⑦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⑧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计量单位: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在量和计量单位之间有一个英文字符的空格,如 5 cm, 7 km。
8.数字: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5位以上的数字需使用“科学记数法”,中文改写为以104n、英文改写为以103(n为不等于0的整数)作单位的数。
9.公式、算式或方程式:文中使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且与文字叙述对应;序号用圆括号括起置于公式右侧;式中的字母变量、角标、函数符号等须注意区分正斜体和大小写等;变量要用斜体,向量和矩阵用黑斜体,名词缩写用正体。
10.表格:建议采用三线表,表题置于表上居中,表中相关量的单位须给出,如:深度/m。对表格附加说明时,其说明内容置于表的下面。
11.插图图件要求:图题置于图下居中;灰度图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彩色图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①图件为分层图,格式应为下列之一:1)*.cdr(须保存成coreldraw8版本);2)*.psd;3)*.tif; 4)*.jpg。
②图件要求线条简洁、清晰,不宜过粗或过细,图中线条粗细为0.25mm,彩色图件应色彩分明。
③应标明坐标轴所代表的参量和单位,如:深度/m。分图用(a)(b),(c),标号。请避免出现中国国界线。如果出现中国地图,请注意地图的完整性(如国界线和南海诸岛等)。
④图的宽度分两种:半栏图宽6~200px,通栏图宽14~400px。图例框的长×宽为5mm×3mm。图中的文字和数字为9px宋体,字母用9px TimesNewRoman字体。
⑤图中比例尺应提供线段比例尺。
⑥每幅图单独存一个文件,且每幅图须提供两个图,一个含文字的完整图,一个无字的线条图。
12.本刊收到作者来稿后,三个月内给作者复函或刊用通知,在此期间作者切勿另投他刊,
以免造成版权纠纷;作者若撤回稿件,请及时函告;三个月后作者可自行处置。来稿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13.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14.来稿一经刊出,赠当期本刊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