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主办单位官网:
https://www.hnswwkgyjy.cn/Include_hxkg.php
3、刊内邮箱:hxkg@chinajournal.net.cn
(202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4、新投稿邮箱:hxkgtougao@vip.163.com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5、刊内电话:0371-66319695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7、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8、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河南考古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华夏考古》投稿须知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河南考古2025年08月25日
期刊简介
《华夏考古》创刊于1987年,目前为双月刊(160页),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
《华夏考古》立足河南,面向全国,集学术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考古研究人员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设栏目有田野考古报告、考古文物研究、夏文化探索、考古技术与文物保护、古文字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者与学术史、书评、学术动态以及译文园地等。《华夏考古》被中文核心期刊(2023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2022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2025-2026版)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投稿注意事项
原创性与独立性
稿件必须是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应确保稿件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对研究内容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禁止AI参与论文主体内容撰写,作者使用AI辅助时应说明使用详情并提交相关材料。
学术规范性
稿件应严格遵循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标题(含副标题不超过30字)、关键词(中英文,3~5个)、摘要(中英文,200~400字)、正文及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正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参考文献需准确标注出处,采用尾注格式,具体可参考《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篇幅要求
稿件字数要求一般为5000~15000 字(含图表、参考文献等)。考古发掘报告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投稿时请一并附上相应考古发掘证照。
图表要求
文中图、表应清晰、准确,具有自明性。图、表需插入文档中,并另附图片格式文件。图片格式可为TIFF、PSD或JPEG,宽度不超过15厘米,高度不超过21厘米,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图像大小一般不低于10M。专业绘图要求请参照《田野考古制图》(WW/T 0035-2012)。
作者及单位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均不宜超过5个,以对论文贡献大小为序排列。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一致,所在城市及邮编也需准确标注。
基金项目
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如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名称及编号。同一篇文章受资助的基金项目数不宜超过3个,且所注基金项目须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
投稿方式
请将稿件发送至本刊指定投稿邮箱。目前处于新、旧邮箱过渡阶段,在此期间,新邮箱与旧邮箱同时使用。自2026年1月1日起,将全面启用新邮箱,届时旧邮箱将停止使用。
投稿时,请务必在投稿邮件主题中清晰注明:“投稿+文章标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姓名”,同时将稿件文档与所有相关附件整合为一个压缩包,压缩包命名需与文章题目完全一致,作者信息附于正文文末。
特别提醒,邮箱是《华夏考古》接收投稿的唯一途径,两邮箱均已设置自动回复,收到自动回复即为投稿成功。若投稿后有任何疑问,可通过电话(0371-66319695)进行咨询。
新邮箱:hxkgtougao@vip.163.com旧邮箱:hxkg@chinajournal.net.cn
审稿流程与时间安排
《华夏考古》实行季度集中审稿机制,具体审稿周期分别始于每年的3月、6月、9月与12月。通常情况下,单轮审稿时长约为1个月,但实际耗时会因稿件多寡与复杂程度以及外审专家反馈的时效性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审稿结束后,编辑部将通过作者投稿时预留的电子邮箱,及时反馈审稿结果。稿件的正式采用时间,以作者成功接收拟用稿通知的日期为准。一旦稿件通过审核并被录用,本刊将依据既定出版计划,合理安排稿件刊期,确保学术成果及时发表。
版权授予
稿件一旦被录用,视为作者默认同意将论文版权(包含但不限于印刷版权、电子版权、网络传播版权等)排他性授予本刊。本刊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内容修订、出版发行及多渠道传播,作者享有署名权。若作者不同意上述版权授予条款,请在来稿时明确注明。
稿酬与样刊安排
本刊秉持学术公益原则,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用,为答谢作者的学术贡献,将为刊发稿件的作者提供一定稿酬。论文正式发表后,编辑部会在一个月内完成稿酬支付流程,并向作者赠寄当期样刊,以便作者留存与交流。
欢迎广大考古学界同仁踊跃投稿,共同为推动考古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