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社会科学>>历史与地理

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Email投稿)

简介
《华夏考古》(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该刊立足河南,面向全国,集学术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考古研究人员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栏目:田野考古报告、考古文物研究、考古技术与文物保护、古文字研究等。
本刊为:AMI核心(2022版), 中文核心(2023年版), RCCSE(中文B+)(2023第七版), CSSCI扩展版(2025-2026), 知网收录, 目次收录(维普), 目次收录(万方), NCPSSD(国哲社文献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主办单位官网:

https://www.hnswwkgyjy.cn/Include_hxkg.php

3、刊内邮箱:hxkg@chinajournal.net.cn

 (202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4新投稿邮箱:hxkgtougao@vip.163.com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5、刊内电话:0371-66319695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7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8、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河南考古

2025826日星期二

                     

 

《华夏考古》投稿须知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河南考古20250825

期刊简介

《华夏考古》创刊于1987年,目前为双月刊(160页),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

《华夏考古》立足河南,面向全国,集学术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考古研究人员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设栏目有田野考古报告、考古文物研究、夏文化探索、考古技术与文物保护、古文字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者与学术史、书评、学术动态以及译文园地等。《华夏考古》被中文核心期刊(2023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2022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2025-2026版)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投稿注意事项

原创性与独立性

稿件必须是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应确保稿件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对研究内容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禁止AI参与论文主体内容撰写,作者使用AI辅助时应说明使用详情并提交相关材料。

学术规范性

稿件应严格遵循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标题(含副标题不超过30字)、关键词(中英文,35个)、摘要(中英文,200400字)、正文及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正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参考文献需准确标注出处,采用尾注格式,具体可参考《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篇幅要求

稿件字数要求一般为5000~15000 字(含图表、参考文献等)。考古发掘报告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投稿时请一并附上相应考古发掘证照。

图表要求

文中图、表应清晰、准确,具有自明性。图、表需插入文档中,并另附图片格式文件。图片格式可为TIFFPSDJPEG,宽度不超过15厘米,高度不超过21厘米,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图像大小一般不低于10M。专业绘图要求请参照《田野考古制图》(WW/T 0035-2012)。

作者及单位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均不宜超过5个,以对论文贡献大小为序排列。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一致,所在城市及邮编也需准确标注。

基金项目

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如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名称及编号。同一篇文章受资助的基金项目数不宜超过3个,且所注基金项目须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

投稿方式

请将稿件发送至本刊指定投稿邮箱。目前处于新、旧邮箱过渡阶段,在此期间,新邮箱与旧邮箱同时使用。自202611日起,将全面启用新邮箱,届时旧邮箱将停止使用。

投稿时,请务必在投稿邮件主题中清晰注明:“投稿+文章标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姓名”,同时将稿件文档与所有相关附件整合为一个压缩包,压缩包命名需与文章题目完全一致,作者信息附于正文文末。

特别提醒,邮箱是《华夏考古》接收投稿的唯一途径,两邮箱均已设置自动回复,收到自动回复即为投稿成功。若投稿后有任何疑问,可通过电话(0371-66319695)进行咨询。

新邮箱:hxkgtougao@vip.163.com旧邮箱:hxkg@chinajournal.net.cn

审稿流程与时间安排

《华夏考古》实行季度集中审稿机制,具体审稿周期分别始于每年的3月、6月、9月与12月。通常情况下,单轮审稿时长约为1个月,但实际耗时会因稿件多寡与复杂程度以及外审专家反馈的时效性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审稿结束后,编辑部将通过作者投稿时预留的电子邮箱,及时反馈审稿结果。稿件的正式采用时间,以作者成功接收拟用稿通知的日期为准。一旦稿件通过审核并被录用,本刊将依据既定出版计划,合理安排稿件刊期,确保学术成果及时发表。

版权授予

稿件一旦被录用,视为作者默认同意将论文版权(包含但不限于印刷版权、电子版权、网络传播版权等)排他性授予本刊。本刊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内容修订、出版发行及多渠道传播,作者享有署名权。若作者不同意上述版权授予条款,请在来稿时明确注明。

稿酬与样刊安排

本刊秉持学术公益原则,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用,为答谢作者的学术贡献,将为刊发稿件的作者提供一定稿酬。论文正式发表后,编辑部会在一个月内完成稿酬支付流程,并向作者赠寄当期样刊,以便作者留存与交流。

欢迎广大考古学界同仁踊跃投稿,共同为推动考古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18/6/13 9:47:38
    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16年5月投稿,7月录用。到现在也没发出来,电话问编辑部,说稿件太多,还需等待
    学而何为2022/5/28 9:37:38
    现在发出来了吗?
  • 2019/8/13 22:43:08
    水墨皖南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投稿后如果用稿会信件回复,已经不多见了。不过就是发表周期太长,本人发了两篇,从投稿到见刊都是3年,没办法,考古文物类刊物本来就少,好多大咖也得排队呢,加上《华夏考古》原来还是季刊,周期长是难免的。今年改为双月,应该会好一些了。期待《华夏考古》再升C刊。
  • 2020/4/3 22:05:51
    luminoussally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投稿一个月了,投稿的时候没有自动回复,所以现在的状态是耐心等待,但是感觉可能没有多少希望。后续如果有回复会更新。
    luminoussally2020/5/15 15:51:09
    没有得到回复,所以应该录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 2020/1/12 21:57:59
    无与伦比的美丽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先生:您好! 大作《*******》已经审阅,因不合适在《华夏考古》刊用,故奉还,敬请查收。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欢迎您继续支持本刊的工作。 专此函告。
    学而何为2022/7/27 16:22:12
    您好,您提到的反馈信息是投稿多久后告知的
  • 2024/7/27 21:22:40
    我啥时候能发C刊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去年4月份投稿,8月末收到录稿通知,中间无任何修改,至今尚未见刊。听说刊期三年起,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毕业用[流泪]
  • 2022/3/10 7:05:55
    学而何为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21年7月中旬投的稿,编辑部在8月初关于初审提了两点意见,修改后就送外审了,10月下旬返回修改意见,11月初给了录用通知。前后近4个月的审稿时间,但编辑部老师始终细心认真,很负责任。另外,从其他老师处得知,《华夏考古》作为为数不多的考古类C扩期刊,见刊周期比较长,不过好在是已经录用,等待见刊即可。
    会飞的猪2022/3/10 8:55:27
    恭喜!看了录取的期刊,很厉害!向大佬学习!
    学而何为2022/3/10 13:05:26
    现实所迫,不得不写,不得不发。我还是初学者,尚需努力!![尴尬]
    lan2023/7/14 10:02:12
    请问录用后刊发前会再校稿吗?还可以修改署名单位吗?
    学而何为2023/7/14 10:45:04
    刊发前的清样校稿肯定是有的,署名单位能否变更我不清楚。
    lan2023/7/14 11:25:15
    谢谢,因为看评论说三年才能刊发?请问您是多久见刊的?怕发的时候已经毕业工作了,势必单位已经变更。
    学而何为2023/7/14 11:44:46
    我的这篇还没见刊,待刊中,只能先等着了。
    我啥时候能发C刊2023/8/30 16:39:12
    您好,请问录稿之后,如果文章中线图、图片已经是原图插入,还需要另发一份给编辑部吗?谢谢!
    学而何为2023/9/2 17:15:21
    可与编辑部联系,根据要求提供所需材料
    学术菜狗2024/1/30 17:19:21
    学友好!向您请教一下,如果是在读硕博学生发表这类刊物,因刊期过长,无法在毕业前见刊的,对方一般会同意在出刊前变更作者单位吗?如果无法变更单位的话,是不是相当于白发了?我在其他期刊也遇到了类似的超长刊期的情况,在纠结发不发。
    我啥时候能发C刊2024/9/4 17:07:09
    现在见刊了吗
    学而何为2024/9/12 16:21:49
    前段时间向编辑部咨询见刊情况,被告知最近几期无刊登计划。这样从录用到见刊,实际上就超过了三年。由于赶上了一个文集的组稿,因此已申请撤稿。也许是选题或者文稿质量问题,迟迟未能见刊,以后有机会再投吧。
    我啥时候能发C刊2024/9/26 22:12:38
    [撇嘴]唉 我的文章录用了一年多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 2023/4/21 20:34:24
    我啥时候能发C刊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请问大家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投稿邮箱是更换了吗还是[撇嘴]求大佬告知,感谢!
  • 2023/8/3 15:21:25
    大蚂蚁的小大象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三个半月收到拒稿邮件
    冰冻的烤面筋2023/8/14 15:03:26
    可以试试《藏天下》 官网地址:www.ctx.cnknowledge.com 流程很正规
  • 2024/12/10 21:22:52
    学而何为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24年4月初投稿,无回复,但是一周后邮件追踪提示文件被阅读。至8月底没消息,就打电话给编辑部,回复说9月中旬给结果。十一收假后打电话咨询,被告知还在外审,月底给回复。至十一月初还没有消息,遂发了撤稿邮件(至今未回复,邮件追踪也显示“未读”),随即改投他刊。12月初编辑部发来了拒稿信。可能是文稿质量问题吧,审稿时间延长了许多。
  • 2025/3/7 8:41:30
    yyx对华夏考古(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本科大三投稿,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没想到没有返修就直接录用了,没有挂导师的名字,只是见刊周期比较长,大概3年之后才发表出来。
    yyx2025/3/7 8:43:36
    很感动的是编辑不在意学历,但是对稿件的质量要求确实很高,文章也是反复打磨了半年才提交的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