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脚步丈量勇气 我们是高原铁军

    类别:散文 作者:hh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7/12/13 13:25:54 网友阅读:129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这是一条比记忆还长的路……用六天时间登上神秘的青藏高原,跨过金沙江湍急的流水,看过落在雪山顶绝美的余晖,见证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路遇了徒步、骑行、自驾,各种各样朝圣的人。

    高原铁军也是这朝圣人群中的一部分。两个月前,一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熊剑、项目执行经理栾晓波带队进驻西藏,开启巨龙铜业驱龙铜多金属工程建设。用脚步丈量勇气,将项目建设拓展到了世界屋脊,朝圣“敢想敢闯,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品质,朝圣心中炽热的“狼性精神”。

    11月23日,晨曦刚刚唤醒城市,一分公司安全科朱毅云、兰志坤和驾驶员朱明一行人就正式启程了。此次前去,一是为已经驻地两月的西藏项目部送去项目用车,二也是为了熟悉现场,摸底施工安全情况。一路向北,气温越来越低,到了四川盐边县,道路两旁开始出现积雪。这让早晨还身处明媚春城的一行人感到有些穿越。路面结冰湿滑,路上的车都放慢了行驶的速度。到达计划的住宿县城四川石棉,已经是晚上9点。休息一晚,第二天清早继续赶路,进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后,三人朝着康定的方向继续向前……金沙江畔,阳光普照高原,天空澄澈如同洗过一般,白云缭绕在远山山顶,雪山与江水相伴,映衬寥寥几户人家,苍苍茫茫,一路风光陪伴。不知不觉,正式进入了318国道,这条在各种游记中被提到过无数次的318,这条被无数人讴歌赞颂奉为信仰的朝圣之路,今天是他们第一次亲自踏上。

    车继续往前开,气温开始出现大幅的下降。到了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山路盘旋,车里变得安静,大家似乎是都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没有再多说话。朱毅云后来回忆说:“开始在车里难受,不想说话。一下车,差点跪到地上……”三人赶忙吃下之前准备的速效救心丸,稍作休息,才又重新上路。盘算着当晚到达住地该买一些氧气了。大自然就是这样,让人无能做更多的抵抗。青藏高原,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但是敢想敢闯的高原铁军怀着一腔炽热,把项目拓到了世界屋脊之上。求生存谋发展,铁骨铮铮,说干就干。

    晚上七点,气温零下8摄氏度。崎岖的山路和一路几百公里过程中的高原反应让大家都苦不堪言,若留在海拔4500米的理塘县住宿,必然影响第三天的行程安全。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大家决定走夜路赶去三百多公里外的巴塘县。那里的海拔为2500米,会让他们休息得更好一些。一行人在理塘县吃了碗馄饨,买了氧气后就又匆匆继续赶路……夜幕降临,白昼里太阳给高原带来的所有温暖似乎不余一丝全部被黑夜吞没。气温越来越低,到了零下十摄氏度,黑夜里开始飘下鹅毛大雪,这对正在赶路的一行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坏事。冰雪路上前行,车没有防滑链,刹车没有作用,窗外又一片漆黑,车里所有人都紧张到屏住呼吸……司机放慢速度,以时速15km的速度,在凌晨2:30到了巴塘县,大家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当晚没有坚持离开理塘县,那么第二天就会封路,最少也是三天。如果被困在4300米海拔高的地方可不是一件好事。”朱毅云在帖子里这样写到。第三天,跨过金沙江大桥,终于正式进入了西藏界。只是一直向前,路上到底会遇到些什么情况,所有人对这一切都是未知。

    才入西藏,首先迎接他们的便是一段被称为“死亡之沟”的土路。“大货车鸣着刺耳的喇叭向我们驰来,扬起了巨大的灰尘,此段路是最容易塌方的路段,较为惊险。路面大片都被山上的滚石所毁,有经验的老司机都在这段路加速行驶,所以有人称它为‘死亡之沟’。”朱毅云回忆说。继续在318过道上行驶,从巴塘县前往左贡县。一段连绵起伏的路,上坡下坡,海拔就在3000到4500之间不断波动着。“盘山路,没有护栏,急转弯,飞驰而过的大货车都让人感到不安。”翻越雪山,海拔愈来愈高。天色渐晚,山边升起宏伟的黄昏。终于要在一天以后抵达项目部了……

    川藏线,总有一些见闻,触及你的灵魂。各种各样前行的人,各种各样坚持的人,是什么支撑他们?第五天,海拔一路升高从八宿到了林芝,路遇一家四川人开的藏族风格饭店,从他们家老旧的货车上,竟然还能看到上世纪岁月的样子。那一瞬间,青藏高原仿佛就是与世隔绝的天堂,不论几千米之下的内地如何发展,她依旧从容。第六天,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一分公司巨龙矿业项目部。一路跋涉,感慨万千。车一到现场,熊书记和栾经理便赶忙来迎接,“看到他们,悬着的心放下了,像见到了亲人。”朱毅云后来回忆说。

    维基解密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消磨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答案是:“没有办法。”西藏巨龙铜业驱龙铜多金属工程分为三个标段,计划最迟到2018年8月15日全部完工。两个月前,一分公司人员开始进驻做前期准备,一面建设大临设施,一面紧张有序地开始了工程作业。入藏两月,项目部人员的肤色大多都变成了黑红,任何时候都只能慢慢走路,慢慢说话,情绪一定要平稳,这样才能缓解高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反应。

    高原上的铁军,只呼吸着内地一半的氧气,在零下十度的环境下作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艰辛,测量员将墨盒准备好,走出室外却发现墨线已经结冰,只能又回到帐篷,等待气温升高,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环境状况已经对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涉及地点协调和与各方人员的交涉,这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耐心。而就算这样,他们也依旧乐观。熊书记挥笔成诗:“一份青椒牦牛盖饭,可以填饱肚子;一壶酥油茶,是高原感冒药加补水美容剂;一个小男孩,一路虔诚到拉萨;一头牦牛,可以站在十字路口随便指挥交通;一缕阳光,不热但可以灼伤你的皮肤;一阵微风,不大但可以风干任何尸体。啊!这就是天堂。”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人之罕至焉。“身在炼狱,眼在天堂。”朱毅云这样评价西藏。5100米海拔作业,真正的高原铁军,踏上雪域高原,毅力坚强,用行动展现出国企“国家脊梁”的风采。持之以恒,用脚步丈量出高原铁军使命担当的勇气。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