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书籍不单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类别:其他 作者:琭璐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12/16 22:46:56 网友阅读:128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一个老一辈的榜样能否带给这个时代年轻人更高尚的求知方向?——题记

    当今时代,常常可见双休日拥挤在幼儿辅导学校的幼儿园娃娃;闷闷不乐被家长逼进补课班的小学生;到处请家教的初中生,彻夜通宵准备应考的高中生;和临时抱佛脚而夜以继日赶论文的临毕业的大学生。我从小到大和其他孩子相比没有这样繁多的应考琐事全得益于我的祖父陆先生。陆先生往往鼓励我多学些自己喜欢的知识并层层深入。与考试或有关或无关,陆先生希望我多掌握些知识,并不不加思考地一味为学习而学习。

    一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对的往往要到好几个时代以后才能体现。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这是一直以来的发展观。每个时代都有发展杰出点,这个是必然的也符合事物的两面性。但有些发展方向及对应政策或许短期见效,或对时代发展带了巨大好处被无数人追捧,但对今后的时代或许怠害无穷。就像一种短期的速效药,一时见效,多年后其副作用及潜伏的毒性才侵蚀人体。比如20世纪末期,教育改革,鼓励学生高考,学业量加大,风行课外补习。当时看起来学生的整体理论知识水平的确有所提升,但到了21世纪初,许多学生为上档次高些的学府不择手段,走后门成传统,各省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骗钱的补习班多的如硬质糖果里的含糖量,而学生又像觅食的蚂蚁,黑压压的往上涌。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批填鸭填出来的复读机,只会应付考试附录课本,毕业后并不能适应社会,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同时也导致了对于社会所需要的少量的职业就业过热,而大量需要的具有实际本领比如底层劳动者却又劳动力短缺。于是现在许多高中的入取人数范围又在逐年缩小,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提前走向社会去劳动就低有学历有文凭的人一等的心理从而忽略了学习高级只是只是技能一种。每个人天赋不同,只要有一技之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同样是付出,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一个时代的隐藏问题可能对今后好几个时代的发展构成威胁。

    人也正是如此,一个人对时代的洞察力高低,对问题的分析是不是对的能见证的只有时间。而需要的时间却远远长于一个人的一生。

    引领时代潮流符合时代潮流的人往往红及一时,那些敢于抗拒时代,一语道破时代漏洞的人往往被时代所摧残被时代所埋没。因为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大众是对的,却忘记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句话也是对的。

    陆先生即是这少数。而其一生也就随着事态发展规律受时代所迫害。知道陆中明先生的人很多,知道他的人往往欣赏他的伟大公正与无私。能欣赏他的人基本上都是富有正直感的或学术方面造诣较深的。而了解他生平事迹的大都是老一辈,是陆先生的同学,同患难的挚友等。

    据我所知陆先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通过成人考试一去就考上的具有先进思想的考生。参加高考那年陆先生30有余。陆先生是46年出生的,在考前30余年的时光中,求学便是其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早年的学习成绩就可谓是出类拔萃。

    对于名,陆先生常常以自己的号召力,来带领一群人更深的认识社会及更深入的认识问题;使人们从不同视角更正确的认识问题,更全面的分析问题,引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许多知识,树立全新的,积极的,理智的三观。

    对于利,陆先生可谓是淡泊名利的。在陆先生的观点中,追求知识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与利益无关。这在当代才高八斗的人中可谓凤毛麟角。著名的冯友兰学者曾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当代大多数读书人处于第二重境界——功利境界。因为在当代,多读书 ,有好的文凭,有高的学位的确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家长们在孩子童年就给予学习重压也形成了一定社会风气,往往导致当今孩子越大越厌学。倒是有这么句名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家长们也都不希望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通常当代高才生的学习生涯固有模式——通过各种辅导班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大学再读研……然而从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从单纯对世界探索到厌学再到不得不学。因为从中学阶段,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便发现这条成功捷径,于是学习便成了他们的一根救命稻草。

    首先陆先生自己在文学、金融学、社会学、历史、古文物学等许多方面就造化很深。同时他的分析与洞察能力很强,对知识的领悟与运用也是卓越的。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便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陆先生便是如此,常常为看书废寝忘食。床头也堆满了书。在我记事开始,在陆先生的家里便随处可见书。只要记忆一联系到陆先生便离不了书。这样的人在当代的80后90后里几乎不复存在了。

    其次,陆先生热爱读书,也常常教导后辈多读书。我是和陆先生和他的太太带大的。所以很小很小我的童年记忆中在一间租的不大的小房子里,晚上没有母亲给我讲别的孩子听的小白兔的故事,而是陆先生给我讲的历史故事,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草船借箭,曹冲称象等,也有教我一些古诗,比如清明节的牧童的故事,孟浩然春天睡觉赖床的故事。当然这些生动的故事是陆先生自己根据古诗意境编的,目的是为了让我记住一首首古诗。

    到了大一些,陆先生更是常常给我推荐著名书籍。我是自小学美术的,所以大多和美学有关,当然百科全书什么的也有。我记得我小时候书架上有很多儿童画书和插图书。后来变成了素描书,西洋艺术,中国艺术,剪纸艺术,桥梁设计,几米漫画等等。还有一些《牛津百科》,《鲁迅全集》,四大名著,《狗典》等等,后来陆先生为了提高我文学水平与知识鉴赏的档次就常常推荐我看他自己的藏书,印象较深的像《忏悔录》,《半生为人》……

    说到陆先生藏书的习惯——陆先生买书可是从不吝啬。我印象中陆先生代课下班后最长去的便是书店和图书馆。家附近几乎每个报亭,打印店,书店,的老板都认识他。

    俗话说能讲大学课的老师未必教的了初中。陆先生却不同,我从小到大学的课程陆先生统统可以教。可见陆先生对知识的运用也可谓运筹帷幄。论道兴趣爱好,我从小更倾向于理科。陆先生鼓励我学理科,给我买了很多有关的书,但也常常教导我文理不分家,也时常给我推荐很多文科书中的典藏。

    在后来的道路上,因为选择了艺术统归文科生的原因。我问陆先生:‘我理科知识白学了?’陆先生说:‘知识从来没有白学的,而且你尚且掌握的知识也只是沧海一粟,在你们这代人中能脱离了手机好好去贯彻一些知识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但总揽整个人生来看,你目前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非但不白学,而是既然你有这方面的爱好就应该去更多的读这方面的书,而不是单纯地去应付考试。'在当代,培养有单方面兴趣的卓越人才与全方面发展的全才其实都是必要的。

    在我看来,当代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和目的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无所谓读书,顺势而为的,第二类是以读书为捷径来得到名与利,第三类是热爱读书真正渴望知识的,这类寥寥无几。若用鸟来比喻,第一类可归为麻雀——飞行对麻雀来说无所谓,只要扑腾几下翅膀躲避人类,遍地残渣也可供它们丰衣足食。第二类可归为鹈鹕——它们只有飞起来再冲进水里才能更迅速捕到更多鱼。第三类可归为雄鹰——单纯的捕猎物并没必要飞得很高,但它们热爱飞翔,会努力飞得更高。

    三者相比,我更爱雄鹰。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