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路线”与“地图”,两种学习模式的对比与理解

2024/9/25 17:23:11  阅读:1 发布者:

在《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一书中,作者雷纳特·N·凯恩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教学中,我们在起步阶段需要建设“路线”的学习模式。从终生发展的角度看,教师需要让学生完成对“地图”学习模式的建设与拓展。

其一,理解两种模式的概念。

路线,隐喻着简单、机械地达成训练目标的学习方法。

例如,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区域,设定为到达某一个餐馆的时候,因为缺乏了解,需要了解抵达目的地的路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打探等,获得“到达这个餐馆最近的路”。之后根据路线,记住沿途关键的几个标志性建筑物,称之为“路标”。人们需要忠实地按照线路行进,这样才能确保准时到达餐馆。

使用“路线”,是抵达目标最简单的方式,达标的效果也能得到保证。使用路线的缺损是:单一、固定,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于各个“路标”的“打卡”,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规定动作”。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人们忽略的是沿途的风景。这样的体验,无疑是枯燥的,收获也是匮乏的。

依然以在陌生区域中行走为例,理解“地图”。

人们在这个区域生活一段时间后,开始对周围环境感到熟悉。此时,即便每天依然是从酒店到餐馆,行走的线路不变,也会开始留心沿途的风景,形成短暂、闪现的“地图”。也就是说,在原有的路线基础上,又增添了沿途的绿植、商铺、车辆、行人等丰富的形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更加了解这个区域内的建筑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发现周围的剧院、洗衣店、购物区以及其他的住宅区等。在人们的感受中,这个区域不再是生硬的“路标”,而是有了“烟火气”。

此时,人们对这座城市获得了许多的个人了解,不但可以自由地抵达餐馆,甚至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会绕道去看当地的风景,或者购物等。至此,“地图”在脑海中形成——获得关于这个区域总体的印象,建立了更为复杂与庞大的网络图谱。地图形成的同时,人们可以借助这幅地图,实现更多样的目标,解决随机生成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抵达餐馆” 的路线也变得丰富起来。

对比“路标”和“地图”,在四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1.信息量。路标简单,地图复杂。

2.获取方式。路标获取的方式是接受,是他人告知的。地图获取的方式是探索,经历的是个体的实践。

3.体验感。按照路标行进,容易按图索骥。形成地图后,体验更为个性且丰富。

4.变通性。路线局限性大,不容易变通,一旦某个“路标”损毁,程序卡壳,很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系统崩溃。地图有较大的灵动性,因为是个人自我建立的地图,因此可以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时,还有备选方案。不同路径的体验感、获得的学习结果也不同。

其二,认识“路线”与“地图”两种模式下的学习

1.二者可以综合运用,既需要“路线”,也需要“地图”。

从短期学习效果看,路线能立竿见影。例如课程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路线”模式,基于目标的抵达,直接付出行动,使目标和结果保持一致。路线模式也提醒教师:指导中需要优先设定目标,同时计划好抵达目标的方式、路径,让学生借助科学、简约的流程,采用有效的方法,精准抵达。

从长期学习效果看,专用“路线”,会让学习索然无味,造成思维的僵硬与固化。因此,必须建设“地图”学习模式,让“路线”中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形成的基本技能,成为建构“地图”的阶梯。“地图”的建设,让学生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做出反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为获得“地图”而设计的学习,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更为灵活地掌握知识,将各种学习材料和已有的经验不断组合、加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将全新的学习内容镶嵌在真正的实践中,调用学生的全身心参与,激活对未知的好奇,让学生富有创意地完成计划,达到目标。

2.“路线”与“地图”的博弈,须让“地图”模式逐渐占据上风。

在学习中,路线的优势显而易见。路线学习可以给出快速的、可见的结果,而且结果很容易衡量。例如,是否计算正确;是否写出比喻句;是否完成画作等。路线学习变得容易被测试,教师更容易控制。为了追求高分,大量教师明确发出呐喊“为考试而教”,生产出许多畸形的,转为获得高分的“教法”“教学模式”等。这些行为的本质,就是去除对人的基本认识,对学习发展的预期,是极为露骨的功利主义。

有时候,出于对“路线”的维护,会使教师提出“按照设定的训练方法,可以将学生培养成爱因斯坦或是莫扎特”的荒诞口号。这样诱人的标语,在很大程度上,让不明就里的教师和学生,陷入对路线的迷恋。这样的观点听起来很熟悉,但毫无疑问是愚蠢的。就在这本书中,摘录了爱因斯坦自述的一个故事:

年轻时,爱因斯坦曾进入一个德国的军事学校。在那里,考试期间的压力完全制服了他,以至于他暂时失去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1949年,爱因斯坦回忆了这所学校带给他的很坏的影响:“这种压迫对我产生了如此决定性的影响,以至于在我通过终考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思考自然科学的问题感到十分厌恶。”

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地图”模式逐渐占据主流。为达成目标,教师有必要了解人们大量采用“路线”模式而不是“地图”模式的原因。

原因之一:路线模式简单,看起来有效。例如,“路线”模式下,教师以考试分数为借口,以完成课后练习为抓手,让学生一道一道练,一遍一遍重复,达到几近自动化的效果。教师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力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算出更多的问题,回答出更多的答案,写更多的报告,或抄写完更多的黑板上的句子……所有这些做法,不断强化了路线,逼迫学生的大脑几乎完全倾向于记忆系统。

为了确保抵达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动用显而易见的“惩戒”方式,对几个具备“路标”性质的关键知识点的获得进行评估,且严厉地予以纠正。学生经常被训练去记住必要的信息,却很少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或含义。更让人害怕的结果是,学生总是潜移默化地学习着“如何为了获得外部奖赏和认同”,缺乏对自我的回望与观照,很少体验过由创造性的、独特的、争论的和冥思苦想而得出的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纯粹快乐。

原因之二:路线模式好操作,容易成瘾。路线模式的教学方法,总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强化训练,让人脑更多依赖机械地记忆系统。同时,这将导致教师的无助与慵懒,缺乏对学习过程复杂性的预判,以为“学习就是做练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即便是为了参加考试,也一味认定“考卷就是原先的那个样子”。殊不知,随着新课程时代的来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试卷正在发生着变化。

教师和学生一同缺乏对学习的充分认识和调控,在事实上抹杀了“地图”的创建。地图建立的前提是对信息的充分掌握,是对信息内在组织、包含元素的统筹运用,是个从凌乱到清晰的变化过程。其对个体的要求,远远多于、高于对练习题的回答,因此,一直被冠以“不好学”“不容易掌握”的恶名。但是,当每一步的学习行为都被预定时,学生就没有机会去应对突发情况组织信息,久而久之,学生最擅长的就是记忆而非思考。这样的依赖,让学习与复杂的、多变的、个性化的真相格格不入。当我们意识到教师放弃丰富的地图学习,选择单一的目标导向的路线学习时,我们应该感到危机。

二者比对,应该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三,为素养而教,合理设置“路线”与“地图”两种学习模式

1.在某项技能的练习掌握起步阶段,以“路线”模式为主

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得某一学习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以设计“路线”的学习模式,但不应将其视为终极的学习目标抵达,而应视为进一步学习的准备阶段。

2.在提升与进阶时段,创设情境,创建“地图”学习模式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任务群的理念,重新组织与呈现学习。首先,充分理解目标,掌握与目标相关的的多元内涵。其次,根据目标创设情境,转化为学习任务,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其间,完成学习感受与体验。

以统编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为例。

学生要在此单元学习并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学方法,用方法,是目标。除了在课文学习中,结合文中批注,体会预测生成的路径之外,还可以提供一篇较长的文章,让学生尝试自由预测。之后进行讨论,总结出多种预测的结果,最后进行比对。在预测结果和原文结局的差异比对中,让学生总结并提取“准确预测”的规律。教学不满足于学会一些“口号式”的预测方法。诸如:根据插图预测、根据标题预测等。学习的重点要放在预测的实施过程中,让更为多样灵活的预测方法为学生所掌握。

课内学习还可以结合课外学习,在单元学习中,更多让学生参与到预测的实践活动中,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真正去预测,在真实的预测活动中,掌握有用的预测方法。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