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需要走好这5步

2024/8/26 11:07:16  阅读:13 发布者: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有幸读到王春易老师的《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心中便有了答案。

一、基于课程标准

在具体备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觉得课程标准不如考试说明好用,普遍认为课程标准比较概括、宏观,不如考试说明具体、细致。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笔者认为,课程标准既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高大上的“纯理念”,也不是凌驾于与教学之上的“时尚新名词”,而是教学的指导与依据,我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因此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将宏观的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落实在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课堂上。

二、确定学习目标

在教学复盘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们都很诧异,一个知识点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经过回顾、分析、总结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并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更不清楚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甚至根本不知道具体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从教走向学又谈何说起呢?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将自己熟悉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看得懂,听得明白,知道如何做,让学习真实发生。

三、设计学习任务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在课堂中开展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常常是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似乎没有活动,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但学生动起来的课就是好课吗?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要获得这些综合的品质,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载体也应该是比较综合的内容,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学习任务不是设计简单的活动在45分钟内完成,单纯让学生在形式上动起来,而是应该立足于大单元、大概念,设计能驱动教学目标实现的、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主题和项目来承载。

四、建立“大资源观”

教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不能僵化地使用教材,而是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通过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体验情感,培养素养。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需要建立“大资源观”:一切能助力目标实现、一切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人员、环境、材料都是资源。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做好甄别和筛选,优化和整合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

五、丰富评估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对评估的认识更多地集中在对学习结果的检测。例如:单元检测、阶段考试等等。不可否认,这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出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发现漏洞,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内容,是需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馈的,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对教学的评估,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不应该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应该建立一个丰富的、多元的评估体系,通过综合性评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名校长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