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标书的评判准则与组成元素
1.选题的创新性
优质标书最为关键的特征,首先体现在选题所具备的创新价值方面。一个优秀的选题应满足以下这些特点:
(1)拥有新颖独特的研究视角,能够充分展现出学术领域的前沿趋势;
(2)题目表述在学术层面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能够成功吸引评审专家的目光;
(3)研究范围的界定要适度恰当,建议把宏观层面的课题转化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问题。
尤其要留意的是,选题必须紧密贴合指南的要求,但不能直接照抄指南的原题,而是要通过学术层面的转化,形成带有个人鲜明特色的研究主题。
2.文献综述的质量
文献综述质量的高低,直接能够反映出申请者的学术素养水平。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当做到:
(1)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梳理整合;
(2)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3)精准地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空白区域或者不足之处;
(4)清晰明确地阐述自身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学术价值。
在进行文献评述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类似 “填补空白” 这样绝对化的表述,同时也要杜绝出现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贬低性评价的情况。
3.研究内容的设计
研究内容的设计需要体现出以下这些特点:
(1)具备清晰的研究框架,并且重点突出,能让人一目了然;
(2)创新点要明确无误,建议采用特殊的格式进行标注,以便于突出显示;
(3)内容的详略安排要得当合理,防止出现像教科书那样追求面面俱到的情况;
(4)研究方案要切实可行,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特别要注意的是,研究内容应避免过于繁杂庞大,建议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整个研究分解为若干个相互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子课题。
4.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考虑采用那些成熟且可靠的研究方法;
(2)适当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增添研究的特色;
(3)高度注重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方法能够切实服务于研究;
(4)建议运用图表等可视化的工具来辅助进行说明,使研究方法更加直观易懂。
在方法论的运用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此同时,合理地借鉴其他的研究方法。
二、标书撰写的技术规范
1.摘要的撰写要求
摘要部分应当涵盖以下这些要素:
(1)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和缘由;
(2)研究的背景信息以及当前的现状情况;
(3)前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展示;
(4)提出的研究假设内容;
(5)具体的研究方案规划;
(6)预期能够做出的贡献阐述。
在撰写摘要时,必须严格将字数控制在 400 字以内,确保语言精炼简洁,突出重点内容。
2.立项依据的撰写要点
立项依据部分需要着重阐述以下内容:
(1)研究在现实层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2)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3)自身所具备的前期研究基础情况;
(4)开展这项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分析;
(5)关键科学问题的提炼和明确。
建议预实验数据能够达到总研究内容的 30% 左右,以此来增强项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参考文献的使用规范
在使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重文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优先选择高质量的文献;
(2)合理地控制文献的数量,一般建议青年项目使用 30 篇左右的文献,面上项目使用 40 篇左右的文献;
(3)重点引用近三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体现研究的前沿性;
(4)避免出现过度引用文献的情况,以及简单地进行文献堆砌。
4.关键科学问题的提炼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研究目标和内容紧密契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2)问题的表述要准确清晰,让人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核心;
(3)针对提出的问题,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问题的数量要适中,一般建议青年项目提炼 2 个关键科学问题,面上项目提炼 3 个关键科学问题。
三、研究团队与实施保障
1.研究团队的构建
在组建研究团队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团队成员的结构要合理,充分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2)团队规模要适度,建议控制在 3 至 5 人;
(3)注重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4)避免出现过度依赖研究生参与团队工作的情况。
2.研究实施的保障
为确保研究能够顺利实施,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拥有充分的前期研究基础作为支撑;
(2)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对研究进度进行科学安排;
(3)做好科学的经费预算,确保经费使用合理有效;
(4)设计可行的调研方案,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预期成果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做出过度承诺。
四、总结
高质量的标书,不仅要求研究内容扎实可靠、创新点清晰明确,还需要在结构方面做到逻辑清晰,表达精准无误。在撰写标书时,要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避免出现冗长繁杂或者不必要的信息堆砌现象。同时,要通过合理的排版和格式设置,突出关键内容,从而提升标书在评审中的竞争力。
转自睛鸿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