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化严乙铭课题组ACS Energy Letter:Pd-TiO2界面的氧空位增强氢溢流,促进甲酸盐电催化氧化

2023/9/7 17:08:17  阅读:118 发布者:

▲ 第一作者:唐政

共同通讯作者:谢江舟,杨志宇,严乙铭

通讯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论文DOI10.1021/acsenergylett.3c01426

01

全文速览

Pd-TiO2催化剂的表面引入氧空位,可以诱导Pd纳米颗粒表面形成富电子区域,进而促进了甲酸盐电氧化(FOR)过程中Pd活性位点的Had的脱附。这种Pd NPsTiO2载体间氢溢流增强策略,可有效提升碱性体系中FOR动力学。

02

背景介绍

在基于碳元素的物质能量循环中,甲酸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化学物质。它一方面可以通过二氧化碳还原制取,另一方面可以用于燃料电池直接发电。甲酸盐燃料电池(DFFC) 具有理论输出电压高、毒性低、结构简单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被关注绿色能源技术。在碱性体系中,DFFC的阳极甲酸盐的电催化氧化严重受限于其缓慢的动力学。其中,钯基(Pd)材料是有效的FOR催化剂。然而,在碱性体系中Pd基催化剂上的FOR会产生吸附氢(Had),占据活性位点,阻碍HCOO-进一步吸附,从而导致催化效率迅速下降。因此,如何促进Pd活性位点上Had的脱附成为了碱性体系中FOR研究的焦点。

03

本文亮点

制备了TiO2负载的Pd纳米颗粒(Pd NPs)催化剂,向TiO2载体表面引入氧空位。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均表明,氧空位的引入促进TiO2Pd NPs的电荷转移,从而得到表面富电子的Pd NPs,进而使其d带中心向下移动。这有助于削弱Had吸附,增强氢从Pd NPsTiO2载体的溢流能力。

利用原位拉曼光谱技术验证了所制备的Pd/Ov-TiO2催化剂界面上发生的氢溢流过程。在FOR过程中,Pd-Had特征峰减弱,Pd/Ov-TiO2O-Ti-O对称拉伸振动峰蓝移。

制备的Pd/Ov-TiO2催化剂,起始电位为0.430 V(相对于RHE),尤其是其质量活性高达4.16 A mgPd-1,分别是对比样品Pd/TiO2和商业Pd/C催化剂的1.41倍和2.72倍。

04

图文解析

利用氧化还原法和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含有氧空位Pd/TiO2材料(Pd/Ov-TiO2),通过RamanXRDSEMTEMHRTEM等手段,证明了Pd/Ov-TiO2材料的成功合成。

利用EPRUV-visXAS证实了材料中氧空位的存在。利用XPS表征了PdTiO2之间的电子转移,证明了氧空位引入后,在Pd NPs表面形成富电子区,改变其能带结构,d带中心下移。

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Pd/Ov-TiO2相对Pd/TiO2和商业Pd/C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FOR反应动力学。

原位拉曼结果显示,在碱性体系中,相较于对比样品,Pd/Ov-TiO2材料上FOR过程中,Pd-Had特征峰明显减弱,尤其是TiO2O-Ti-O对称拉伸振动峰发生蓝移,证实从Pd NPsOv-TiO2载体上有较强的氢溢流现象。

进一步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探究氧空位引入提升FOR性能的机理。DFT结果证实,引入氧空位的Pd/Ov-TiO2催化剂,在界面间发生了显著的电子转移,形成富电子Pd表面,有助于减弱PdHad的吸附。对FOR过程各步骤的自由能的计算表明,这种氧空位诱导增强氢溢流策略,可以明显降低FOR限制步骤的反应能垒,进而促提升其动力学。

05

总结与展望

本工作报道了一种电催化剂设计策略,通过向TiO2载体中引入氧空位,增加Pd NPsTiO2载体的氢溢流效应,削弱FOR过程中Pd催化剂上Had的吸附,从而提高FOR性能。通过深入理解氧空位的作用和催化剂表界面上的氢溢流效应,可以为设计更先进的电催化剂提供有益的借鉴。

06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唐政,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电化学催化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严乙铭,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电化学催化、电化学水处理以及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杨志宇,北京化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领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 (i)电化学储能,(ii)电催化CO2还原,电催化甲酸氧化和电催化氮还原 (iii)电容除盐。已发表一作、通讯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7项,授权5项。

谢江舟,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和硕士,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主要从事电化学水处理和电化学催化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3c01426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