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ew Phytol | 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教授团队发现一种新的大豆结瘤调节因子miR4407

2023/9/7 16:06:12  阅读:84 发布者: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4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转录后参与调控基因表达,是植物生物学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据报道,miRNAs参与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如miR172c),以及固氮。高通量小RNA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结瘤相关miRNAs的发现,尤其是参与调节结瘤自主调控(AON)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miRNAs

2023831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豆研究中心林汉明(Lam Hon-Ming)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MicroRNA 4407 modulates nodulation in soybean by repressing a root-specific ISOPENTENYLTRANSFERASE(GmIPT3)”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新的miRNA介导大豆结瘤的调控机制,MiR4407在侧根和根瘤发育中发挥双重作用。

该团队前期在大豆根和根瘤中鉴定到miR4407,并且它在接种根瘤菌的根中被抑制,但其在大豆中的功能尚不清楚。MiR4407为大豆所特有的miRNA,能够正向调节侧根的发生和根系结构,并抑制根系特异性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SOPENTENYLTRANSFERASEGmIPT3)的表达。已知IPT是细胞分裂素(CK)合成的重要限速酶。通过改变miR4407GmIPT3的表达,本研究对miR4407在侧根和根瘤发育中的功能进行了鉴定。

miR4407GmIPT3均在根内皮层和根瘤原基中表达;接种根瘤菌后,两者分别显示下调和上调。miR4407过表达转基因大豆的毛状根根瘤数量减少,而过表达野生型GmIPT3株系或miR4407抗性GmIPT3突变体(mGmIPT3)的根瘤数量显著增加。miR4407GmIPT3功能的机制也与AON有关,其中miR4407过表达抑制miR172c并激活其靶标Nodule Number Control 1GmNNC1),开启AON。外源添加CK能够模拟GmIPT3过表达对miR172c的影响,表明GmIPT3通过增强根来源的CK来调控结瘤。因此,本研究证实在大豆中,miR4407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通过调控GmIPT3的表达以协同调节并优化根瘤形成和AON信号转导。

1. MiR4407负调控大豆根瘤的形成

2. miR4407GmIPT3和细胞分裂素(CK)调控大豆根瘤形成的模型

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教授和李敏华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范克兢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香港研究资助局卓越领域计划(AoE/M-403/16)和罗桂祥生物医学研究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nph.19222

转自:“植物生物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