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生长丨范继敏:博士论文写作心得

2023/8/23 9:32:50  阅读:40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作者范继敏

又一年毕业季伴随着盛夏而来。毕业生们已然匆匆离校,他们的潜心耕耘和学术生长却值得记录和回味。

这个暑期我们将陆续推送“学术生长”优博专题,介绍我系2023届优秀博士论文。

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学术生长的力量,也希望这组专题成为2023届毕业生燕园故事的结点和未来学术生涯的新起点。

优秀博士论文写作感想

历史学系2023届毕业生 范继敏

我是2018级博士研究生范继敏,导师为李维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西德和平运动研究(1980-1987)》。从选题到答辩,我用了5年之久,才交出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份答卷。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术水平,更是对个人执行力的一次考验。在学术积累方面,我仍然任重道远,况且不同专业要求不同,我的个人经历没什么参考价值。因此,我在此简单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吃力地提高个人执行力的。

首先,史料搜集工作的难点在于,不仅要“全面撒网”,更要学会“重点捕鱼”。一开始,由于我对和平运动的历史过程、众多组织与思想主张都十分陌生,读史料时倍感吃力,因此,不太能鉴别史料的相关性与重要性,只能采取最基础、可能也是最笨的办法:先检索关键词调阅相关档案,再边读边逐字翻译记笔记。在前期,这种“全面撒网”的方法,有利有弊。一方面,翻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精读方法,让我发现了史料中的很多细节,熟悉了和平运动的话语体系与组织名称。而且,我阅读中文、英文、德文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如果干巴巴地读史料,一碰壁就可能倦怠,进而半途而废。相比之下,翻译史料能让我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确保每天去档案馆都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最终在回国前积累了30多万字的史料笔记。

但另一方面,再全面也难免疏漏。有些史料信息,可能隐藏在前后页的相关文献中,而非跟具体内容放在一起,如果机械性地翻译史料,会遗漏一些关键的历史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外文标题等。在前期“扫盲”阶段之后,随着史料越收集越多,再继续进行地毯式调阅、翻译,就会导致在先到手的史料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来不及利用一些更关键、但发现较晚的史料。

因此,有意识地“重点捕鱼”,才能切实推动论文进度。随着时间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导师的反复提醒,我才转过弯来:史料是永远读不完的。动笔写论文后,我也慢慢意意识到,史料细节固然重要,但史料的体系性与完整性更是必不可少的。出国前,导师曾指导我,一篇合格的历史学博士论文,至少要用到几十篇核心史料。我当时还心生疑惑,难道不需要调阅成百甚至上千卷的档案吗?回国后,看着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史料笔记,真正可供直接利用的却不到五分之一,我才明白,搜集史料也是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无论是已经翻译好的史料,还是电脑里带回国的新档案扫描件,都不能直接为我所用,而需要从中筛选出至少几十篇能够回答主干问题、支撑基本论点的核心史料。首先,我确定了3个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且前人研究关注不足的历史事件,然后,挑选出相关度最高、且内容相对连贯的史料。最后,通过精读,锁定可供利用的核心史料。当然,如果时间更多、能力更强的话,找到的核心史料会更多。

我也认识到,没必要逐字翻译所有可用史料,而要时时调整做笔记的方法。导师一再告诫我们,应按照可直接挪到论文的标准,去做史料与论著的阅读笔记。因此,记笔记时,在确保信息完整、准确的基础上,得尽可能地择其要。如果不加区分地全篇翻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体量过大也难以突出重点信息,不便于调用。回国后,我一边动手写论文,一边配合写作进度,阅读新史料,学习有所选择地记笔记,尽量抓取、突出重要的历史信息。只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机械性地翻译史料。凡是论文利用到的史料,几乎不可能一遍过,而需要反复阅读原文或笔记。因此,对于手头的档案扫描件,除了核心史料之外,对其他可用史料都不再翻译,而只在档案pdf上做标记,或在word中记其要,便于反复调阅。

其次,务必要尽早动笔开始写。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构思论文时,我时常有完美主义倾向,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错误。在阅读史料与论著的过程中,我常常思如泉涌,甚至有一种论文即将大功告成、只差动笔的错觉。但一拿起笔,就犯了难,要么缺乏论证想法的充足史料,要么无从入手,难以把灵光突现的想法嵌入论文结构中。事后来看,假如说我构思了一篇100分的论文,那么,实际上,手头掌握的史料、个人写作能力与速度充其量只够让我完成一篇30分的论文。而要顺利毕业,至少要写出一篇60分的论文。我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才从30分提高到60分的。

在导师指点下,我认识到了迟迟不能动笔的两大原因:史料积累缺乏体系性、对二手文献重视不足。上文已经述及史料的问题,下面主要讲一讲,我如何克服后一个难题。

相比于凌乱的史料,二手文献结构更清晰、叙事更完整。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宏观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为解读具体某一份史料提供背景信息,甚至佐证论文观点。因此,利用好二手文献,可以有效提高写作速度。但是,二手文献那么多,从何入手呢?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与其沉湎于自己想写什么,或者按计划该写什么,不如先看看自己此时此刻能写出什么,进而找到阅读的具体方向。一想到时不待我,就容易自欺欺人,妄图毕其功于一役。但扪心自问当下能写出什么,我才能客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水平:不可能一气呵成,无论是用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周写出的一段文字,都需要反复地修改。因此,要先动笔写。导师也一再告诫我,要落实到笔头。先打开word文档,敲下当下能写出的大致内容,进而找到下一步可以立刻付诸行动的任务。如果能直接成文,就写下去;如果写不动,就先明确一下当前正在思考的问题,再想想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然后,针对那些有望解决的具体小问题,调阅二手文献。

最后,可以借助zotero等软件,把庞杂的二手文献理出头绪。选什么软件因人而异。世界史专业的博士论文需要使用大量的外文论著,其数量与难度本就让人望而生畏。如果文献存储杂乱无章,势必增加开始阅读的阻力,还容易让人记不清读过什么,找不到有待阅读、或者需再次阅读的文献。在zotero的帮助下,我对这些文献进行分门别类,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添加新文献条目与文献pdf,而且能直观看到标题、作者、简介、发表时间、刊物等出版信息,进而能够快速查找、随手调阅目标文献,还可以配合word插件,把引用信息一键插入脚注,并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列表。根据实际需要,我会时不时调整zotero的分类层级,并补充文献条目信息。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文献的调阅速度与引用信息的完整性,而且帮助我熟悉手头文献的大致情况,提高了搜集、阅读与使用二手文献的效率。

我的博士论文还有很多不足与遗憾,但整个写作过程本身已令我受益匪浅。于我而言,读博是一次无比珍贵的学术训练机会。一方面,有了相对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我得以赴德国留学两年,见识国内外的丰富资源,拓宽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导师的耐心指导、详细批注与及时点拨,不仅帮助我顺利毕业,更让我得以在实践中领悟治学之道与写作之术。这些都为我未来的学术道路打下了根基。

作者简介

范继敏,河南上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2023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现代史。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