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这个东西,坛子里已经有不少了,不过我窃以为还是所列太多,动辄几十本,乃至上百本都很平常。也许是大家比我用功吧,而我就像是五月天的歌一样“我只是游戏要玩,进度要赶,青春要糜烂”,游戏、打球、喝酒、谈恋爱都拉不下。不过书还是要读的,我就仅以我所学的专业,也就是历史文献学,以及我现在所偏重的经学来谈谈一些我看过,翻过的,可能有益于学的书目吧。
一、文献总述的书
1、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 张先生可算是中国现代文献学的开山之人,这本书我在图书馆、资料室都见过,顺手翻过几眼而已。
2、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 这本书是我复试前算是仔细看过的一本书,其内容详实,文献学史和文献分科均有讲授。
3、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这本书是我在一战时西北大的参考书目,自然也是下了点功夫。该书在版本,辨伪,家谱与地方志和出土文献方面的讲述,我窃以为很不错。另外,该书最后一章的敦煌文献也是其特色之一。
二、目录
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这个两本书时代文艺出版社“老本大讲义”本将其合为一本。《发微》一书分为概览、体制、源流、类例四部分。《通例》一书分为著录、体例、编次和附益四部分。例如“古书不题撰人”大多数为古书体制的总结。余先生对于目录学造诣很深,所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辩证》一书,享誉学林。两书均为案语与正文结合,内容量很大,仔细研读,所获定多。
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该书不厚,但是涵盖内容可谓面面俱到,可惜本人性情懒惰贪玩,尚未细看过。
3、王先谦《汉书补注》的艺文志 我只看了六艺略、诸子略和诗赋略。这个是上学期,一门专业课的作业,拿的是没有整理的本子,没有进行校勘,只是做了正式的标点,即书名号。专用名号都要标。这个我自认下的功夫还算可以,好歹体悟了一点学术源流的意思。另外,总序,各略之序和各类之序对于学术史的学习帮助也很大,文字也不多,我也进行了点选择背诵。因为毕竟读原典的效果还是最大的。另外,关于《汉志》的研究,著述很多,例如张舜徽、陈公柔等均有论著,没有好好读过,不做介绍。
4、张之洞《书目答问》 我手头的这本是范希曾补,徐扬杰订。关于这本书,我的看法是没事翻翻,不过最好是有目的的使用,比如我做《尔雅》类的东西,查询并实际查找,所获甚多。
三、版本
1、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先生的著作文字晓畅,版本如此枯燥的学问都能讲的生动易懂。黄先生是版本大家,有着这样的传说,看一本古书不用翻看,只需看眼书名、书口、纸张等就可判断该书的版本,大致不误。该书我最近正在翻看,大致内容分为版本史和版本鉴别、版本目录两大部分。版本之书,看的很少,专著就只有这一本,汗颜…………
2、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 黄先生这本书是针对古籍整理所作,实用性很强。选择底本,影印、校勘,注释、翻译和校勘记等整理古籍的步骤都清楚明白。该书写得量小但是很精。我对这个本细读过好几遍,现在实际做古籍整理,获益颇多。这本严格不算版本的范畴,不过当时在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断货的情况下,我导师指导我先读这本,也算是版本学的一部分。
四、校勘
1、陈垣《校勘学释例》 这本书享誉很高,但是主要是针对《元典章》而作,所以校勘之学只看这个怕是不够。我读过一遍,书很薄,关于“校书四法”的理论构建,是现在作校勘必然遵循的。
2、林艾平《应用校勘学》 张涌泉、傅杰《校勘学概论》 这两本书前者重于实践,如因何而误,如何写校勘记,标点错误的原因类型;后者注重理论构建阐发
不过,本人私下认为,校勘这玩意重于自己实际动手,在校勘过程中进行训练,再结合看书,以做为主,以看为辅。校勘学的这类著作还有很多,我手头只有这两本,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五、文字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裘先生该书是其代表作,构建其代表理论“三书说”。这个本为裘先生的手写稿,主要由于该书涉及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等字体,当时印刷技术有限,不好印刷。也正因为此,该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绝对值得一读。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这本书,我在上个夏天读了一百多页(一共八百多页)。之后基本上就是随查随用。想做好小学,《说文》自然要下大工夫,在阅读中熟练六书,举个例子,关于字的解释,“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据“颁”从“页”,当有头意,颁在《说文》即“大头也”,《尔雅》中也做如是解。有些注释《孟子》的书将之解释为“斑白”之“斑”,实乃望文生义。我觉得,专业阅读若没时间,也一定要随用随查。但是为了熟悉体例,也最好看个几十页。
六、音韵
1、唐作藩《学点音韵学》和《音韵学教程》 后者我只翻过,不做介绍。前者,倒是读过两遍,文意浅显易懂,音韵的一些问题有不少涉及。实为音韵入门之书。还听说过个《传统音韵学》,貌似作者叫周晓丽,一个老师推荐的,手头没有。
2、唐作藩《上古音手册》 这是一本工具书。由于我不是专门做音韵的,所以以会用,能在实践中应用为主。具体字和字之间可否通假,要看是否符合音近音同。双声叠韵等。
3、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 也是不错的入门书籍,看的不如第一本仔细,不好多说。
七、训诂
1、齐佩瑢《训诂学概论》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训诂学的书,也许是自己学识太浅薄,对于该书的例子总有些不好理解。不做推荐。
2、郭在贻《训诂学》 这本理论构建不错,大致翻过几眼。
3、陆宗达《训诂简论》 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才具有大家风范,将训诂这个样的抽象难懂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 分为训诂内容,方法和应用三个部分讲述,文字表述清晰。该本与上一本具应细读。另外,训诂也要在实践中训练,也就是古籍整理中注释、翻译的部分。关于这个,我没开始练,汗颜…………
写了这些,一看都两千多字了,关于经学的下次再开贴吧。顺便到时讲点古汉语方面的。挖个坑吧…………
文献和文献六科,我大概就看了这么些理论书,仅将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考研论坛历史学版、十九号见,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