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euron:朱心红教授团队揭示老年痴呆症中肝脑轴的作用机制

2023/7/10 9:25:44  阅读:190 发布者:

琶洲实验室脑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朱心红教授团队在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这也是琶洲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技术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以「肝脏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活性调节脑内 Aβ 代谢和介导老年性痴呆症发病机制(Hepatic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activity regulates cerebral Aβ metabolism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mice)」为题,已在线发表于 2023 7 3 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

阿尔茨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据 WHO 预计至 2050 年全球痴呆患者可能超过 1.35 亿,其中 6070% AD。现阶段,我国 AD 防治面临严峻挑战。以往对 AD 发病机制研究多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外周器官(组织)在维持正常脑功能以及脑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AD 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阐释外周器官(组织)在 A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为 AD 防治提供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肝脏参与 AD 发病:肝脏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的酶活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血浆中 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水平则呈进行性下降;在 AD 小鼠模型中,特异性调节肝脏 sEH 酶活性可双向调节脑内 beta-淀粉样蛋白(Aβ)生成与沉积并调节 Tau 蛋白磷酸化水平,进而调控认知行为缺陷。此外,肝脏 sEH 酶活性特异性调节血浆 14,15-EET 水平;14,15- EET 可快速穿过血脑屏障并通过多途径调节脑内 Aβ 代谢;脑内 14,15-EET Aβ 水平的失衡是 Aβ 沉积发生的先决条件(图)。靶向肝 sEH 重组腺相关病毒治疗,能够逆转 AD 小鼠模型的病理进程,改善认知行为,为 AD 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基于 AD 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液 14,15-EET 水平检测研究,提示血浆 14,15-EET 水平降低能够预测 AD 发病,具有高灵敏、特异性,为 AD 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3)00437-3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